第321章 321.重建驛递体系难(1/2)
第321章 321.重建驛递体系难
冒著江淮之间连绵的大雨,文天祥从鄂州回返扬州。荆湖一线现在已经大致整顿出了一个样子来,李庭芝魔下的三万多人分散驻扎在郢州至潭州的七郡之內。鄂州又有张孝忠的一万余眾固守,
整道防线有条不的重建。
然后文天祥就发现自己计划的又一个漏洞,即便张巡肯跟他走,荆湖也离不开李庭芝。因为荆湖整条防线被元军彻底洞穿,需要全面重建。
最表面上的,城池需要修,粮草、军器需要囤积,稍微引申一下,鄂州到岳州之间二百里的无人区要修筑烽燧,设置屯田。
往深里一点,到重建军事通信系统这一条就开始上强度了。驛站制度,那真是维繫一个大一统帝国最重要的体系制度之一。
重建从郢州到鄂州、江陵,从鄂州到润州西津渡和扬州瓜洲渡,从鄂州到潭州等多条重要军事通信驛道,就费老鼻子劲了。
因为元军的杀掠,部分无人区完全没有布设条件,得先安置屯民屯军,建设烽燧、马场,到处徵集和打造船只。在驛站內派驻递铺兵和各种后勤人员,维持其粮道和源。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某种意义上算国家机密,得详细记录完善,明確配比,存档备份。正本存到临安的枢密院架阁库內,副本存在潭州的荆湖两路安抚大使衙门內。
要不老说仗打起来,摧毁一切很容易,可是重建一套秩序就难咯。
眼下重建才到一半,驛站这个土木房子好建,熟券军来屯田来充当递铺兵也简单,可是维持驛站体系的运作和安全,就得后续进一步跟上。
维持运转,可以迁移屯民屯田,可以强行徵发湖南各县的一等户二等户,支移各种军需品到指定驛站。
可保护驛站的安全,维持帝国血管的畅通,就需要在沿线的县城配置守城厢军,在河道和大江上设置游弋水军。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为啥北方蒙古军户起义,优先打击驛站和庄园,打驛站可以给自己创造游击战时间空间,打庄园可以夺取粮草武器。
基於此,直接把李庭芝,和其魔下的三万人迁移到扬州来成守,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马墅、麻士龙和孙虎臣都是军將,分派去驻守郢州、岳州、潭州没问题,可未必能够干得拢这样秩序重建的高难度项目。
一个政权內,草创製度,重建秩序,总理规划的人才,能有几个?
“所以呢?”张巡帮著文天祥把外头的大擎解下来,派人去用炭火烤乾,再薰香。
“计划还得重订,千头万绪总是难啊。”文天祥虽然叫难,但他完全不怕难,为了保扶带宋他是真卖命啊。
“对了,扬州总钞司,今年度量能得四百万贯过税,明年朝廷就不需要再转拨军资来扬。”瞧见文天祥喊难,张巡得给他说点好消息。
淮南一镇十万兵,一年需要一千万贯的巨款来养活。仅仅只是正常养活,如果要打仗,要出战,那是另外的价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