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1.杭城也已露乱相(2/2)

更重要的是,杭州承平日久,同常州城下一样,沿著街道和河流,一眼望不到边的民庐草市。朝廷不仅不禁止,还设置了官司巡检,征钞入锭。韃虏一旦骑来,城外绝无幸理。

因为没有张著旗鼓,也没有带骑从,城外钞司上的检吏还威嚇了一番张巡。

也就是张巡掏出自己先前郎官的官凭,那几名检吏才稍微收敛一些。

不过这年头,因为“军功”而获得郎官身份的人属实是多得不可思议,官的问题极其严重。加上张巡也就二十郎当岁,这年纪你就是岳飞,正经上战场杀人,也就是个副尉。

明显就是乡下捐资助军,买来的閒散郎官。等询问张巡是否是来行在谋求差遣,而得到准確答覆之后,检吏们更是笑出声来。

也是个乡下的土鱉,建康那边杀得人头滚滚,还不知道死了多少军兵,这廝居然还想著出来当军官?

可怜吶,放你一马吧。

收了张巡几个钞费,张巡才入得城来。身旁的谢拉一言不发,反倒是初九疑惑,为什么不亮明身份?张巡是国家的大帅臣,江淮前营排阵使,十余万大军的宗帅,何苦被小吏寻趁。

朝廷正忧虑十余万精兵尽付张巡一人之手呢,还是別惹事吧。张巡只想赶紧陛见结束,回返润州。

仗的输贏不重要,十余万军兵才是关键。这带宋只剩下这一付家当,若是赔了进去,必死无疑,绝无再兴之能。

连带著沿运各州,都將受到虏的杀掠,这是张巡绝不愿意看到的。和这事相比,检司钞司这点小事,且算了吧。

早些年张巡来过杭州两次,一次是张父受命巡抚湖南,一次是张父升登枢相,最后一次就是来杭州扶灵了。不过这都是原主的记忆,如今的张巡记忆很是浅薄。

张家在杭州有一间院,不大,居杭州大不易。能在京城二环有个四居室,那就了不得啦。先前张逞在杭州任官,就居於此处。

现下里还有几个家人在杭州守著,对於突然出现的张巡,还颇为惊异。毕竟朝命一到,张巡就起行出发,带上在常州的一天,也不过四日便抵达了杭州,想通知也来不及。

摆摆手嘱咐家小,让他们去通知陆秀夫自己已经抵达杭州。另外就是想问问,张父在杭州有没有什么年谊尚在。

其实不太可能,张父要是还活著,得六十四五朝上,他的年谊们基本上都在这个范畴。除非是重臣大吏,这个年纪基本都告老还乡了。

或者张遥的年谊同好也可以,他们这一轮都四十左右,至大不过五十岁,正是中层冲高层的年纪。文天祥不就是观文殿学士、江淮招討大使了嘛。张逞也担任淮南两路安抚大使了。

结果久在杭州的家人就说,先前常州等郡献降,杭州大震。很多官僚互相弹劾,不及朝廷批覆,就弃官跑路回乡了。

那时候常州的告急文书送到朝廷没人管,除了朝中正在党爭外,也和官员大量缺位有关。

现在韃虏北返,情势有所好转,又有人跑回杭州求官,这会儿朝廷人手都没塞满呢。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想找个人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