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內兄合该当参政(1/2)

第112章 112.內兄合该当参政

闻知张巡抵达杭州,陆秀夫蚤夜赶来家中碰头。先是代替张巡写了本,递到大內,报知官家张巡已经抵达杭州,隨时可以接受赵的接见。

次后又替张巡写了表文,说明在前营军中的艰难不易,希望朝廷再三体恤壮士。注意了,一定要注意了,是派遣朝中良臣前往,抚恤军士,厚加赏赐。反正赏钱不能够张巡来发,得朝廷来发,朝廷发钱,朝廷才安心。

等把两本写完,张巡抄好,陆秀夫才同张巡坐下,聊起润州战事。得知双方根本未分胜负,斩首不过数百级,反倒是官军战死一千余,陆秀夫胃然长嘆。

就这么个局面,居然还把前军大將传回杭州陛见,真是不智啊。

那以你张巡的看法,能不能解围扬州,打下建康,恢復江防。陆秀夫儘管心里面可能早就有了猜测,但是眼神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期待,希望张巡给出一个好的答案。

没可能的,省省吧。

人家三万五千人打我们十二万五千人,我们差点被压著打。等伯顏那老子再次南下,数万精骑席捲而来,我这身板,不够他们的马踏三下的。

“唉-————”陆秀夫长长的嘆了一口气,怎么国事就败坏到了这种地步。

偏偏,偏偏,唉—

算了,陆秀夫不再计较这事。只问张巡面君之后,准备说些什么?如今说是面君,主要还是面垂帘听政的谢太后。赵才几岁,刚开蒙的小孩一个,根本无法治国。

不必说,出身宰相王爵之家,谢太后是有一些手段在身上的。要不然也没办法力排眾议,拒绝立长之议,而立大行皇帝嫡子赵继位了。

而且谢太后在安插了一部分谢家的门生故旧之后,主要就是抓兵权,像是已经被派去润州的张世杰、王安节诸將,都是在她的刻意拉拢下,改编为御营军的。

宰相汪立信年老,只能说是老成持重,备位参议罢了。陈宜中跳反贾似道阵营,收编了贾似道的不少人马,组织朝政,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也落了下乘。

等陈宜中反应过来,想要爭夺兵权时,朝中的主要兵权,已经为谢太后所掌。一开始陈宜中似乎还想和文天祥联手,收拢文天祥的四万五千兵。但是文天祥激昂慷慨,忠於王室,不肯同这般小人合流,反向谢太后输诚。

登时就被陈宜中给排挤出了杭州,发往苏州守城,担任什么劳什子的江淮招討大使。

现在朝廷召张巡陛见,也不完全是谢太后担忧兵权集中於张氏兄弟二人之手,或许也有陈宜中想要见见张巡的可能。

毕竟在几个月前,张巡还是完全游离在整个南宋朝堂之外的“素人”。几乎所有的当权者,都对张巡没有半点了解,也不清楚张巡到底是何等的行事逻辑。

按照陆秀夫的分析,谢太后要张巡来杭州,那就是要確定张巡的忠诚。陈宜中要张巡来杭州,就是想看看张巡是否可以拉拢。

尤其是张巡现在表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居然真的能够带领十几万大军和元军对对碰。

放眼四望,现在偌大的南宋,还有几个大帅臣能把十几万人拉上战场,廝杀一阵,又图个的退下来的?

除了被包围在潭州的李庭芝,就剩下张巡啦。

你的价值,在以前可能还不那么明显,在如今可真就是无与伦比。

“那我肯定是忠於王室的。”张巡其实两边都不想靠,但现在人都在杭州了,啥也不靠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