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英国,妥协,前所未有的外交胜利!(1/2)

布拉德利放下笔。

看着眼前这位似乎在一瞬间,就从一个暴躁的军事将领,蜕变成了一个纵横捭阖的政治家的史迪威。

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

“将军。”

布拉德利由衷地说道:“这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命令了。”

“当然不是。”

史迪威重新拿起一根雪茄,缓缓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仿佛将他所有的怒火,都一并吐尽:“这是政治,布拉德利。是纯粹的、冷酷的硬实力政治,还好我们的国家拥有绝对的实力,去办吧。”

布拉德利身姿一挺:“是,将军!”

——

英属印度,新德里,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部。

气氛,比英帕尔前线那干燥的空气,还要压抑百倍。

最高指挥官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元帅,正静静地听着电话听筒里,传来的、亚历山大那夹杂着喘息和咒骂的咆哮。

“……耻辱!这是彻头彻尾的耻辱!韦维尔元帅!美国人,他们竟然敢偏袒一群黄皮猴子!他们竟然敢命令大英帝国的军队后撤!史迪威那个该死的、傲慢的美国佬,他把自己当成谁了?远东的皇帝吗?!”

韦维尔耐心地,听完了亚历山大所有的无能狂怒,直到对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嘶哑,才缓缓地,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采的语调,开口说道:“哈罗德,你发泄完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如果你发泄完了,”韦维尔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冰冷,“那就请你,立即、无条件地,执行史迪威将军的命令。”

“什么!”

亚历山大难以置信地叫道:“元帅!您要我向那群中国人,和那个美国佬屈服?!”

“这不是屈服,哈罗德。”韦维尔的语气,依旧平静得可怕:“这是命令。是你,用你那愚蠢的、自以为是的‘战略试探’,所换来的命令。”

他没有再给亚历山大任何辩驳的机会,直接挂断了电话。

韦维尔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他看着桌上那份同样来自史迪威的、措辞强硬的电报,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无奈与苦涩。

亚历山大的那点小心思,他又何尝不清楚?

不就是想捏一捏中国人的软柿子,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线,好为帝国重返缅甸,捞取一点政治资本吗?

可他错得离谱!

错在他把一群刚刚在血火中战胜了日本甲种师团的虎狼指挥官,当成了软柿子。

邱清泉是什么人?

在英国看来,这是个成名于昆仑关大战的狠人!

是民国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悍将,中央军嫡系将领,还是个德国陆军军官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韦维尔拿起另一份刚刚汇总的战损报告。

上面的数字,像一根根钢针,扎得他眼睛生疼。

短短六个小时的冲突,英印军伤亡近三千人!

而对面的中国军队,根据战报初步估算,伤亡人数勉强只有五六百人!

这其中,绝大多数的战果。

还是在亚历山大恼羞成怒后,下令皇家空军的几架“喷火”战斗机强行升空扫射才取得的!

ps:喷火按理说应该是最先部署在澳大利亚三个中队,也就是次年3月才开始使用,小说中略有差异。

在地面战斗之中,他们几乎是被对方按在地上打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更让他感到心惊的是。

根据情报,与他们交火的,仅仅是中国远征军-定南军序列下的一个军团!

其主体,甚至还是一支刚刚完成整编的新训部队!

虽然装备的是全美械装备,可这战斗力简直强的离谱。

连这样的部队。

能把他们引以为傲的英印军之中的王牌部队打成这副德行!

韦维尔的脑海中。

不由得浮现出此前他们在缅甸战场上,那场堪称帝国之耻的大溃败。

事实,已经血淋淋地摆在了面前。

作为盟友的中国人,之所以死死地守住滇缅公路,不让英印军踏入缅甸半步。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从骨子里,一丁点也不相信英国军队的战斗力!

他们怕了!

怕这群猪一样的队友,再把他们坑死一次!

想到这里,韦维尔对于重返缅甸这件事,再也生不出任何一丝一毫的想法。

他拿起笔,开始亲自草拟一封发往伦敦的绝密电报。

他必须,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将亚历山大那愚蠢的错误,以及美国方面那强硬到近乎蛮横的态度,原原本本地,向首相和战争内阁进行说明。

……

伦敦,唐宁街十号。

这里紧急召开的战时内阁会议。

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叼着他那标志性的雪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份电报。

一份,是韦维尔从新德里发来的“说明”。

另一份,则是史迪威以盟军总司令部名义发来的。

这是一份近乎最后通牒的“通报”。

“先生们。”

丘吉尔缓缓地吐出一口浓重的烟雾,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与坚毅的眼睛里,此刻却充满了深深的疲惫:“我们在远东的‘朋友’,给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推了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贵族式优雅的腔调说道:“首相先生,美国人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他们在这件事上,完全站在了中国人那一边。

史迪威总参谋长的通报,与其说是通报,不如说是一份最终判决。”

“判决?”

陆军大臣詹姆斯·格里格爵士,发出一声不满的冷哼:“一群暴发户,也敢审判大英帝国的将军?”

“亚历山大的做法,或许有些鲁莽,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利益?爵士先生!”

艾登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我们现在在远东最大的利益,就是依靠美国人的援助,和中国人的陆军,尽快打败日本人!

而不是为了那点可怜的、早已过时的殖民地尊严,去和我们最重要的两个盟友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格里格爵士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向黄皮猴子道歉?”

“不是道歉,是妥协。”

艾登的语气,冷静而残酷:“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虽然地中海局势稍显缓和,这让我们可以投入部分力量进入南太平洋,可我们的补给线,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这场战争能不能继续打下去,就要看美国人在欧洲的投入到底大不大。

我们在东南亚的未来,也寄托在中国人的刺刀上。

很遗憾,绅士们,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仅仅只能够继续抽调我们那本就捉襟见肘的空军部队去支援澳大利亚,而不是将他们投入到和中国人的冲突上。”

会议室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诸位,我们面对的是一头已经苏醒的猛虎,他们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指挥官,最英雄的士兵,和他们作对,会让我们后悔终生的!”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大英帝国最顶尖的政治精英。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艾登说的,是血淋淋的现实。

从英国人的视角来看。

即便民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政府效率腐败低下,工业能力很差、农业很难做到自给自足。

但国民骨子里面的尚武精神已经被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激发了七七八八。

丘吉尔将那根雪茄,重重地按进烟灰缸里,心中的烦躁却丝毫未减。他示意机要秘书,接通了通往白宫的加密跨洋电话。

听着听筒里那熟悉的、跨越大西洋的电波声,丘吉尔整理了一下思绪,当罗斯福那略带疲惫的声音传来时,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一个抱怨的老朋友。

“关于缅甸边境的事情,我想我必须表达我的关切。您的那位史迪威将军,处理问题的方式,恕我直言,过于粗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