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你不主动,我们怎么会有故事(1/2)
第272章 你不主动,我们怎么会有故事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是清河郡王武安武子镇。
破吐蕃,灭新罗,封清河郡王,食邑五百户,威震朝野。
外人一直觉得武安料事如神,堪比算卦,但他算漏了两件事情。
一个是自己的夫人怀孕分娩的时间有点晚,超过了十月怀胎的范畴,从后世角度来说,晚產的坏处不少。
其次就是刘仁轨的异样举动,从进入辽东开始他就没有採取任何已经商定好的战略,不过因为战况极好,武安一直没有插手。
好在,自己夫人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並没有生出来一个哪吒;
刘仁轨的动向也大致可以把控和推算,不算完全失控。
总的来说,局面还算清晰。
朝廷这边上下都已经完成了规训,大部分人现在很赞成天后继续当家,除了武安推行的那些政令,天后宣布在全国范围內施行轻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让一些边关將士卸甲归田。
唐人的粮食產量其实是很高的,现在关中有江淮输血,又重新得到了西域的供给,而后更是多了藏地,反正,最近十年內都不需要再担心钱粮的问题,毕竟用的都是別人家的。
开疆拓土,並不是为了单纯给后世子孙留个自古以来的名头,而是有实际需求。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刘仁轨率军从辽东南下的消息传回朝中。
他身边带著一堆的中高层將领,甚至还有朝廷官员,
他身后还跟著三千辽东骑兵!
他在南下!
要不是武安看了一眼身边的上官婉儿,他几乎以为住在西內苑的那位皇帝年號崇禎。
战前战后武安一直是採取高放手的態度,隨便那群將帅如何折腾和索要钱粮,朝廷这边的底线很简单,把他们各自该打的仗打贏了,封侯拜將都可以。
灭掉一国的红利其实远不足以安抚边军,但如果灭掉三国呢?
吐蕃和新罗明面上都是一个存在时间较长且体系完整的国家,所以大唐必然要长时间提防两国残余势力的反扑。
不过,毁灭永远比创造来的简单,任凭边军和朝廷在那些国家的废墟里吃个肚皮溜圆,再发动底层百姓找路子继续榨乾这些小国的剩余利益。
不只是经济方面,人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武安明令不准在京畿和关中境內贩卖大唐百姓,但他可没说过他国百姓也適用於这条律法。
所以,不管怎么说,边军、朝廷以及民间,都能以战胜国的身份获得巨大利益。
刘仁轨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时候翻脸?
“莫不是天后那边又在准备什么事情,被刘公知道了?”
上官婉儿跪坐在书案后面,玉簪黑衫,在武安的注视下露出脆弱修长的纤颈,往下看是白腻如玉的肩膀,顺著婉约流畅的锁骨轮廓,让人一不小心就看到了饱满圆润的欲壑。
比起当年的少女,上官婉儿这两年在武安身边从不担惊受怕,天天养尊处优,养的越发好了,
说她是故宰相家的孙女,倒是再没人质疑,
上官婉儿正提笔誉抄文书,头也不抬道:
“天后心思狠辣果决,未必有多温情,过去几十年里面,她可从没有心软的时候,妾並非恨她灭族之仇,只是这里面的曲折,希望郎君自己能看的清楚,但不管郎君怎么选,妾都会同意。”
虽然听起来有点异样的语气,但中心思想还是好的。
你是我的男人,我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母后这边倒是不用担心。”
比她更能折腾且折腾更狠的事情,武安都见识过,更不用说现在时时刻刻处於宫城之中的天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