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公羊格物,体用合一(2/2)

“商鞅强秦,变法酷烈,民怨沸腾,此非前车之鑑乎!”

“若奇技淫巧流於民间,豪强私造水车兵刃,以此割据一方,动摇国本,此责,田都尉可当得起?!”

此言一出,土族那边精神大振,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此乃国之大患!看你如何回应!

然而,田信闻言,却笑了。

笑声清朗,却让东面那些士族家主,心底无端升起一股寒意。

“先生之忧,在国,不在学。”

“信,敢问先生,可知《盐铁论》?”

孟光一愣:“自然知晓!乃为固中央之权,防豪商大贾富可敌国!”

“然也!”

田信的声音如同九天惊雷,在整个广场上空轰然炸响!

“昔日盐铁官营,乃將天下之利器,收归朝廷!”

“今日,官办学堂,亦是此理!”

“格物之道,若由我大汉官学执掌,便如盐铁,乃强国之刃,利归府库,惠及万民!”

“若我等今日不办官学,任由格物之术散落於民间,被豪强世家私相授受,那才是真正的养虎为患!”

“那才是真正的割据裂土!”

田信的目光如刀,如剑,狠狠地扫过东面那些脸色瞬间煞白的士族家主。

他声音再次拔高,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敢问先生,到那时,谁来收拾这倾颓的国本?!”

“你·.”

孟光手指著田信,嘴唇剧烈地哆嗦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败了,並非败於口舌之利,而是败给了自己一直信奉的“经世致用”之道。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

田信的最后一击,如同一柄万钧重锤,不仅击碎了他的所有论点,更彻底击溃了他心中作为汉室老臣最后的防线。

他所担忧的,田信给出了釜底抽薪的答案。

他所坚守的,田信证明了那不过是空中楼阁。

全场死寂。

落针可闻。

许久。

孟光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君以公羊解格物—”

“老夫,服了。”

他抬起头,眼中多了一分如释重负的清明。

他不再看田信,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高台上的汉中王,投向了广场西面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质朴脸庞。

他缓缓躬身,不是对田信,而是对著成都的万千百姓,对著大汉的未来。

“老夫愿入官学,但非为你田信,而是为我大汉百年基业!”

“然,老夫尚有约法三章。”

刘备闻言,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喜悦,他朗声道:“先生请讲,孤无不应允!”

孟光这才缓缓道出:

“一,官学所授,只可为经世济民之学,如农、工、算术,不得涉及玄虚之说。”

“二,入学子弟,无论贫富,必先修《春秋》,明君臣父子之义,晓忠君爱国之道。”

“三,官学所得成果,须先惠及我益州待哺之饥民!”

这三条,是他作为儒生,最后的坚守与风骨。

刘备朗声回应,声震全场:

“先生之言,孤,准了!”

孟光点了点头,转身欲走,却又顿住脚步,用只有田信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

“昔日,老夫因直諫刘璋奢靡,几死於阶下—-只望你这格物新学,真能使財阜民安,令天子垂拱而治—”

说罢,他不再回头,走下台去。

东面,土族家主们个个脸色铁青。

“废物!孟光这个老匹夫!竟然输了!”

“竖子———.竖子欺人太甚!”

他们意识到,这一场他们寄予厚望的辩经,非但没能打压住新学,反而成了田信的垫脚石,为那该死的官学,堂堂正正地打开了通往天下的大门!

高台之上,刘备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朗声大笑!

“好!”

“好一个体用合一!”

“好一个经世致用!”

他快步走到台前,面对全城官民,声音如龙吟般传遍全场。

“孤,即刻宣布!”

“官办学堂,不日开办!”

“以许靖为祭酒,主理学宫礼仪!”

“以孟光为典仪博士,主理经义教务!”

“以田信为劝学从事,总领格物之学,全权负责学堂筹建事宜!”

广场之上,先是片刻的寧静,隨即,西面百姓工匠的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