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百年大计,官办学堂(2/2)
“信欲设一—官办学堂!”
“官办学堂?”
法正微微挑眉,眼中露出极大的兴趣。
“正是!”
田信的眼中,仿佛有星辰在闪烁!
“天下门阀士族,垄断学识,致使寒门子弟报国无门。”
“我等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由朝廷出资,遍招天下苦於求学,却家境贫寒的聪慧子弟,为其提供衣食,免其后顾之忧!
“学中不独教授经义文章,更要以『格物之道”为核心,教授算学、物理、农桑、水利、器械之学!”
话音刚落,法正眉头紧锁,立刻反驳道:
“德远此计,固然高远,然则,此举无异於与天下士族为敌!”
“断其学路,毁其根基,必遭疯狂反扑!”
“届时內忧一起,我等北伐大业亦將受挫!此事,不可不慎!”
“且衣食耗费巨大,我大汉如今府库虽有盈余,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孝直所虑,亮早已思之。”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
“然则,孝直只知其危,未知其机。”
“只要我军对外战事能一直得胜,则內部世家便不敢有所异动。”
“盐铁官营如今岁入颇丰,足以支撑此学。”
“至於师资,初期可由德远与月英亲自教导,再从学成者中择优留任。”
“一代传一代,十年之后,我大汉便能拥有数以千计,不依附於任何门阀,只忠於大汉的格物人才!”
他转向刘备。
“主公!此举,是釜底抽薪!是为我大汉,生生造出一股足以抗衡天下门阀的新血!”
“此举,更是为那人人如龙的盛世,铺下第一块基石!”
“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大计!”
刘备听得只觉眼前仿佛有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正在洞开!
他声若洪钟。
“好!”
“就依德远所言,设立“官办学堂”!”
他看向田信,目光灼灼,充满了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倚重!
“此事,便由德远你全权负责!”
“孔明与孝直从旁指导和辅佐,所需人手钱粮,成都府库,任你支取!”
“钱粮之事,皆由府库所出,德远无需顾虑!”
“备所望者,唯德远能为我大汉,开闢一条万世太平之路!”
“谢主公信重!”
田信心中激盪,再次躬身。
但他並未被这巨大的权力冲昏头脑,而是无比冷静地说道:
“主公,军师。信於传统经义文章,所知有限。”
“若要官办学堂能真正吸引天下学子,还需有德高望重之宿儒坐镇,作为学堂的招牌。”
“如此,方能文治与格物並重,不至偏废。此事,还请为德远物色几位合適人选。”
诸葛亮闻言,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讚许。
他知道,此事一旦推行,必將触及益州本土乃至天下士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將面临的,是一场无声的战爭。
但田信此举,却巧妙地將新旧学问捆绑在一起,既给了传统文人顏面,也为格物之道这柄即將顛覆时代的利剑,披上了一层最坚固的保护色。
“德远思虑周全。”诸葛亮微微頜首,应允下来。
“此事,亮会仔细斟酌。”
他心中,已隱隱浮现出几个合適的人选。
为了大汉的未来,即便前方是惊涛骇浪,亦需毅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