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隆中对后,新汉中对(2/2)

关羽沉吟片刻,抚髯点头:“军师所虑极深,以汉水为盾,护我荆州,此法甚好。”

“其二,主攻方向。”

诸葛亮羽扇指向西北。

“我军北伐之重心,当由宛洛转向关中!”

“先取关中,而非急图直捣中原。”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

“一旦掌控关中,便可与汉中、益州连成一片,形成稳固的经济与战略大后方。”

“在此基础上,积蓄国力,操练兵马,待我大汉实力充盈,再图席捲天下,则事半功倍。”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光芒愈盛。

法正亦是抚须沉吟,显然对这一战略重心的转移深表赞同。

“其三,內部发展。”诸葛亮继续道。

“国之根本在民,民强则国强。”

“当务之急,乃是大力发展民生,提升国力。”

“德远所授格物之道,於农桑、器械、算学等诸多方面,皆有奇效,当大力推广,提升生產力。”

“屯田、盐铁官营等国策,亦需继续深化,务使国库充盈,粮草充足,为长远之计提供坚实之物质基础。”

“更要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使大汉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黄月英闻言,眼中亦闪过一丝期待。

“其四,南中与东吴。”

诸葛亮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南中之地,必须儘快平定,將其真正纳入我大汉版图,使其民心归附,成为我大汉助力而非肘腋之患。”

“此事,翼德將军或可担此重任。”

张飞闻言,豹眼圆睁,跃跃欲试。

诸葛亮微微一笑,继续道:“平定南中,尚有更深远之图谋。”

“待南中安定,我军可徐徐向交州渗透,联合当地山越部族。”

“如此,便可从侧翼,对江东孙权形成巨大之战略牵制。”

“孙权若敢再背盟偷袭荆州,我军便可自交州、南中出兵,直捣其后方腹地,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寢食难安!”

“如此,方能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打消其荆州之心。”

“好!好一个从南面牵制江东!”张飞一拍大腿,兴奋地叫道。

“军师此计大妙!看那孙权小儿还敢不敢猖狂!”

关羽与马超亦是目光闪烁,显然对这一计策的巧妙,深感佩服。

刘备听闻此环环相扣、深谋远虑的汉中对,只觉眼前豁然开朗。

心中鬱结之气一扫而空。

他激动地站起身来,在密室中了几步,最终停在诸葛亮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孔明!孔明真乃吾之子房也!”

“有此良策,何愁大汉不兴,国贼不灭!”

他环视眾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诸位,备意已决!”

“自今日起,这汉中对,便是我大汉光復天下之总方略!”

“云长!”刘备转向关羽。

“末將在!”关羽慨然应诺。

“开春之后,你仍依计攻取襄阳!”

“克復襄阳后,即刻依照军师方略,构筑荆州防线,將荆州打造成铜墙铁壁!”

“羽,遵命!”

“翼德!”

“大哥,俺在!”张飞声如洪钟。

“待你返回巴西,整军备战,隨时听候军师调遣,准备南征之事!”

“但切记,南中之事,剿抚並用,不可一味蛮干!”

“俺晓得了,大哥!定不负军师与大哥所託!”

“孟起!”

“末將在!”马超亦是神情振奋。

“你继续坐镇西凉,安抚羌氏各部,待取关中时,作为一大助力。”

“同时,设法与河西走廊之部族暗通声气,以为后图。”

“超,领命!”

“德远。”刘备看向田信,目光温和而充满期许。

“格物之道,利国利民,你要继续钻研,为我大汉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南中方略之细节,亦需你与军师、孝直多多费心完善。”

田信躬身道:“信定当竭尽所能。”

刘备只觉胸中豪情万丈。

仿佛已看到大汉旗帜重新飘扬於九州上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