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新时代,新战图!(2/2)
他冷静地问道:“戴院长,与之配套的仿织机器、矿山抽水机、以及你们设想的『蒸汽机车』、新式『蒸汽轮船』,进展如何?”
“回殿下!”戴梓满怀信心,“仿织机已有多台样机在苏州织造局试运行,效率远超人力飞梭!”
“矿山抽水机模型也已成功,正在河北煤矿实地改造旧式设备。至於蒸汽机车和轮船……”他顿了顿,略显惭愧:
“尚在理论设计和小型实验阶段,主要是密封、传动和材料强度问题还需攻克,但方向已然明確!预计再有三五年,必有实用之物出现!”
朱和塳看向父亲,朱慈炯微微頷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要怕钱,不要怕失败。
需要什么材料,需要什么人才,直接向內阁和朕申报。此事,关乎国运,乃第一等要务!”
“臣等遵旨!”科学院的眾人激动得满脸通红。
君臣又商议了许久,如何保密,如何选拔培养更多理工人才,如何筹建专门的蒸汽机工厂等等。
朱和塳听得极其认真,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其思路之清晰,考虑之周全,令朱慈炯倍感欣慰。
会后,眾人退去。偏殿內只剩下父子二人,以及那台依旧在噗嗤作响、象徵著未来的机器。
朱慈炯走到殿內那面巨大的、覆盖了整面墙壁的世界地图前。他的目光掠过已在大明实际控制下的东亚、东南亚......
“塳儿,”他指著那片被称为“澳洲”和“北美”的辽阔土地,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你父皇我啊,这辈子是没机会亲眼去看看这些地方了。”
“那里土地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得嚇人,金矿、银矿、露天煤矿、铁矿……几乎遍地都是!”
“而且,上面只有些还处在石器时代的土著,数量稀少,不堪一击。但需善待,又传说是上古殷商后裔。”
朱和塳的目光也隨之投去,眼神变得炽热而贪婪。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年轻,更有野心,也更缺乏对“原著民”那点微不足道的心理负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尽的土地、数不清的资源、以及大明子民在那片新大陆上繁衍生息的壮观景象。
“父皇放心,”朱和塳的声音平静,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儿臣已令海军衙门秘密研製更適合远洋航行的大型战舰。”
“科学院也在根据您提供的思路,研究如何解决长期航海的补给和防病问题。待蒸汽机真正实用,装上铁甲舰……
“这些宝地,迟早都是我大明之子民的新家园!有句老话说的极好,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朱慈炯看著好大儿眼中燃烧起来的野心,笑了笑,没有多说。他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將长得比他期望的更加茂盛。
......
共和元年,夏日炎炎。时光荏苒,又是五年飞逝。
大明烈武帝朱慈炯,已然六十岁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髮几乎全白,精力也大不如前。他知道,是时候彻底放下了。
儘管三十二岁的皇太子朱和塳极力反对,但朱慈炯心意已决,坚持在烈武二十七年秋,將皇位传给了完全成熟的朱和塳。
新皇登基,改元“共和”,寓意“四海昇平,万民协和”。但熟悉新皇性格的臣子们都明白,这位年轻陛下的“共和”。
禪位后的朱慈炯,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鬆了许多。他拒绝了儿子在北京修建太上皇宫的提议,而是带著相伴多年的皇后杨婈,轻车简从,回到了他帝王生涯起点的地方——南京。
他没有入住宏伟的南京皇宫,而是在秦淮河畔选择了一处清幽雅致的园林宅院住下。
深秋时节,他时常独自一人,乘坐马车,来到定远县那个偏僻的、承载著他最大秘密和最初恐慌的山谷。
山谷依旧寂静,秋叶飘零。他坐在那块熟悉的石头上,望著曾经雷电交加、空间扭曲的地方,一坐就是大半天。
他多么希望,能再有一次奇蹟,出现一个虫洞,將他带回那个熟悉的、现代化的世界。哪怕只是回去看一眼也好。
然而,没有。每一次期待,都换来更深的失落。奇蹟没有出现第二次。他终究,要在这个时代终老......
而在北京,新登基的共和帝朱和塳,正以惊人的精力和魄力,推动著父亲未竟的事业。
大明的工业革命,终於在他手中迎来了真正轰轰烈烈的爆发!蒸汽机经过无数次改进,终於达到了可以大规模实用和推广的水平
!一座座採用蒸汽动力的纺织厂、炼铁厂、机械厂等拔地而起,黑烟囱开始成为城市的新景观。
第一条实验性的蒸汽机车铁路在北京郊区建成,虽然只是短短数里,但那冒著白烟、轰鸣前进的钢铁巨兽,震撼了所有目睹者。
更大的钢铁蒸汽轮船也在船坞中铺设龙骨,预示著大洋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膨胀,科技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在相对和平富足的环境下,大明的人口也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根据户部最新统计,帝国在籍人口已然突破了两亿两千万!
庞大的人口既是负担,也是无穷的潜力和市场,更是帝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基石。
这一日,共和帝朱和塳在养心殿西暖阁,再次站到了那面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与父亲不同,他手中的笔,更加犀利,目光也更加炽热和贪婪。
他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过那些被父亲称为“宝地”的空白区域——澳洲、北美、南美……
“宝地……都是宝地啊……”他低声自语,手指缓缓划过那片广袤的南方大陆,“听说那里草原无边无际,最適合放牧,若是迁我大明百姓千万前去,不出二十年,那里便將是我大明最大的肉库和粮仓!”
他的手指又移向北美洲,“这里,父皇说矿產极丰,森林密布……西夷似乎已有几个据点在东岸?无妨,待朕的铁甲舰成军,自西岸登陆,自东向西,横扫便是!”
“嘿嘿,澳洲倒是近在咫尺,据说岛上只有一些西夷的罪犯、流氓和下三滥在岛上,派兵扫了便是......”
还有非洲、中亚……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眼中闪烁著的是比其父朱慈炯更加直接、更加不加掩饰的扩张欲望。
父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扫清了內外的障碍,甚至指明了方向。
而现在,轮到他来挥笔,在这张广阔的世界地图上,涂抹上属於大明的、最浓墨重彩的朱红!
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殖民时代,即將在这位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大明共和皇帝手中,缓缓拉开序幕。
帝国的战车,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即將驶向父亲未曾想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