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西进、西进、西进!(2/2)

舍列梅捷夫深吸一口气,將目光投向最后一行小字注释之后那片刺目的空白。他仿佛看到在那片空白中,浮现数十万明军铁甲森严的阵列!

他似乎看到尼布楚、雅克萨城头飘扬的日月旗,看到乌拉尔山口可能再次燃起的烽烟…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疲惫与决然。

“请转告贵国皇帝陛下,”舍列梅捷夫的声音异常平静,“罗剎国…接受这份契约。”

谈判细节的拉锯持续了近一个月,围绕著援助物资的数量、种类、交付时间,以及“西进”范围的具体界定,尤其是乌克兰黑土地的归属。

大明帝国展现出惊人的“慷慨”与“效率”,在核心利益得到满足后,在“助力西进”的条款上显得颇为“大方”。

最终,一份用汉、俄双语书写,盖有朱慈炯玉璽和费奥多尔三世沙皇金印的《乌拉尔密约》,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悄然诞生。

......

明军大营开始了有序的撤离,士兵们沉默地拆卸营帐,整理武备和后勤,没有胜利的喧囂,只有一种任务达成后的肃穆与归心似箭的急切。

九龙金顶大帐前,朱慈炯一身戎装,亲自为即將先行回京报捷的袁礼等人送行,目光异常明亮。

“袁卿,此间事了,速至京师。太子监国,虽沉稳,然京畿空虚日久,魑魅魍魎恐有异动。”

“你持朕手諭,亲手交给太子,配合他的一切行动!”朱慈炯將密封的玉匣交给袁礼,语气中满是凝重和决断。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託!”袁礼等人单膝跪地,他双手接过玉匣,如同接过千钧重担。

袁礼一行人的队伍,隨即急匆匆的踏上了回乡的归途,亦背负著皇帝陛下嘱咐的重大使命。

在他们离开的之后,还有十数支或大或小的队伍,带著不同內容的旨意,先后匆匆往帝国境內赶回。

三日之后,“起驾,回京嘍!”雄浑的號令传遍全郡,庞大的大明帝国军队,如同一条甦醒的赤龙,开始缓缓向东移动。

他们终於踏上了日思夜想的归乡之途,輜重车轮的吱呀声,战马的嘶鸣,甲冑的碰撞,匯成一股低沉而雄壮的旋律,迴荡在寂静的荒原上。

而在遥远的西方,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內,费奥多尔三世和东方帝国签订《乌拉尔密约》和那张写著“攘外必先安內!全力向西看!”的御札,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良久,沙皇抬起布满血丝却异常平静的眼睛,看向御座下神色各异的群臣,他的声音嘶哑,却带著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传朕旨意:秘密逮捕射击军叛乱头目!调近卫军入城,镇压一切暴乱!所有资源,都须向西部边境集中!”

他猛地站起身,指向墙上那幅巨大的欧洲地图,手指重重戳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的疆域上,“神圣罗斯的未来——在西方!”

“从今日始,帝国將拋弃那蛮荒、寒冷、贫瘠的远东!从今日起,帝国將全力西进,冲向繁荣、温暖、富庶的欧洲。”

“吾皇英明!”费奥多尔三世的话音未落,朝堂上无论哪方势力,尽皆喜笑顏开的讚颂起来。

“西进!西进!西进!乌拉、乌拉、乌拉!”朝堂上甚至陷入了疯狂的庆贺之中,愉快的氛围令沙皇唏嘘不已。

费奥多尔三世终於笑了,阴鬱已久的心情开朗了很多,迷惘彷徨的心绪不再困扰,雄心壮志也再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