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醒悟与抉择(2/2)
將残余的罗剎势力,像驱赶羊群一样,沿著勒拿河、叶尼塞河…一路向西驱赶!將他们从寒冷的远东,赶回相对温暖的平原,甚至…赶向乌拉尔山以西!
“全力向西看…” 费奥多尔三世猛地想起朱慈炯那封充满羞辱与威胁的“会猎”国书中的只言片语。
当时只觉是狂妄的挑衅,如今细品,却如一道惊雷劈开迷雾!
“来人!立刻召集戈利岑、舍列梅捷夫、还有…大牧首的代表!快!”沙皇的声音嘶哑而急迫,带著一种濒临崩溃的亢奋。
秘密会议在压抑和震惊中进行。將领们带来了前线详细的作战记录和斥候情报分析。
当所有信息被摊开、拼接、反覆审视后,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又豁然开朗的结论浮出水面:
大明帝国的战略意图,根本就不是彻底灭亡罗剎!那位烈武皇帝,像最高明的驯兽师,用最惨烈的流血和最冰冷的克制,耗费半年时间,只为传递一个信息——
东方,是龙之禁臠,触之必死!而留给罗剎的生路,或者说,那位皇帝“恩赐”的方向,是西方!温暖的、富庶的、同样强敌环伺的…欧洲!
“他…他是要把我们变成他插在欧洲腹地的一把刀?!”戈利岑元帅的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颤抖。
“是交易。”年迈而狡猾的权臣舍列梅捷夫公爵,浑浊的眼中闪烁著精光:
“用远东那片冻死狗的荒原,换我们罗剎举国之力西向,去替他搅乱欧洲,牵制波兰人、瑞典人、土耳其人…甚至…日耳曼人?”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陛下,恕臣直言,比起在远东毫无希望地与明国这头巨龙死磕,去西方…未必不是罗剎的出路!”
“黑海的出海口,波罗的海南岸的良港,乌克兰的沃土,富庶的欧洲…哪一个不比西伯利亚的雪原和森林珍贵百倍?”
大牧首的代表则从神权角度给予了微妙的背书:“上帝或许…真的在东方关闭了一扇小小的窗,却在西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为了神圣罗斯的生存与未来,暂时的…策略性妥协,並非不可接受。”
帐內陷入死一般的沉默,屈辱感如同毒液噬咬著每个人的心。向东方低头,接受近乎城下之盟的“指引”?这简直是將罗剎帝国数百年的骄傲踩在脚下!
然而,环顾帐內,將领们疲惫而麻木的脸上,写著对无休止送死的绝望;想到国內即將爆发的火山,权臣们眼中充满了对权力倾覆的恐惧;大牧首代表的沉默,更代表了东正教会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认可。
冰冷的现实,比乌拉尔的寒风更能冷却热血。生存,还是带著整个帝国坠入万劫不復的深渊?费奥多尔三世颓然坐倒在镶著金边的熊皮座椅上,仿佛瞬间被抽乾了所有力气。
他闭上眼睛,眼前闪过卡马河口那片被鲜血浸透的冻土,闪过莫斯科街头可能燃起的暴乱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