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文武歧路(2/2)

“陛下,微臣觉得,对於新疆和西藏的征伐,不必急於一时,可以从长计议。”张煌言趁机諫言,试图改变大明的先军战略。

总理大臣一言既出,就是代表著整个文官系统的態度,大殿內顿时安静了下来,眾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等待结果。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武將们的反应尤其剧烈,董军、姜光军、金俊等青壮派几度欲出言反驳,但碍於张煌言的身份以及朱慈炯的眼神,只能无奈等待。

“张爱卿,你继续向眾卿说说吧!”朱慈炯研製了青壮將军们的反弹,这才温言对著张煌言说道。

眾人此时才有所醒悟,惊觉这位一贯沉醉於征伐的帝王,或许改变了想法,大明的国策或將因此剧变。

张煌言深深吸了口气,趁著这次极其难得的时机,把握朱慈炯思想转变的机会,沉声讲述自己的认知:

“陛下,诸位同僚,大明自甲申以来岁岁征战,华夏大地已饱经战乱摧残,天下確需休养生息了,百姓也要略微喘口气了。”

“诸位再想一想,放眼当今天下,大明的军事是不是已冠绝天下,加上科学院的加成,更是胜各国远矣。”

“而这一切,都植根於大明的强大国力,都植根於大明亿万百姓的富足!没有这些,一切都將成为无根之木。”

“陛下、诸位同僚,以为在下所言然否?”

文臣们自然重重点头,表达了对本派大佬的最诚心的支持;武將们也不得不轻轻頷首,承认张煌言所言不虚。

皇太子朱和塳也是颇为赞同,开始更加频繁的观察眾人的脸色和反应,尤其是朱慈炯的反应,试图从中找出一些答案。

朱慈炯则不动声色,只等待张煌言继续述说最终的諫言,想必会给眾人一个大大的“震撼”。

张煌言略观察眾人反应后,声调继续拔高了三分继续说道:“诸位还应知道一事,大明能支撑几次大规模征战,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国力。”

“最大的依仗,则是全赖陛下英明,领军完成了对缅甸和安南的征伐,將两国数百年积累的財富尽数取来,方才最终支撑了大军所需。”

“如果排除了这些財富,大明自身的国力,可远远无法支撑海陆大军所需,財政恐早已入不敷出。”

“到了今年,海陆数十万万军四处征战,但取回的財富却日益减少,財政的困窘已迫在眉睫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要提醒陛下和各位同僚,日前朝廷完成了对全国人口的统计,全华夏不过七千一百五十余万人。”

“如此情况下,大军就算横扫天下,便当真能够长治久安么,便当真能够將之化为华夏的一部分么。”

“因此,老臣斗胆諫言,恳请陛下偃武修文,將资源投入到內政发展上,让大明国力和人口更快积累,也让百姓过几天富足的日子吧。”

武將们闻言后豁然抬头,姜光军更是猛地往前一步,拱手为礼后便急不可待的想要开口。

朱和塳顿时兴致勃勃起来,大眼睛里精光四射,想要看看姜叔叔说出何等道理,如何反驳偃武修文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