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便也十日吧(2/2)

在彻底的疯狂和混乱中,图海终究没能倖免,和他的数百心腹亲卫被人屠杀一空,葬身在了乱兵们的飢肠轆轆的腹中。

铁石心肠的杨三水,终於在眾人的期盼中,又在军医们担忧爆发瘟疫的諫言下,终於颁下了清扫战场的命令。

无数的明军將士们,在一队队军医的带领下和教导下,开始进入广大的战场中,有条不紊的俘虏清兵、收敛焚烧尸体、广撒石灰消毒防止疫病。

明军全军將士们,自是每日须饮下医者们熬煮的药汤,以免被可能的疫病所传染,涉及瘟疫总归须小心为上。

清军的俘虏们状若痴呆,毫无反抗的被明军押著进入各处新建的俘虏营,先在医者配置的石灰药水中浸泡洗刷,再饮下防疫药汤。

各处明军整整忙碌了五日,终於將偶落人间的地狱情形抹去了痕跡,也匯总统计出清兵的倖存人数。

八旗兵战力確实彪悍一些,倖存了近七千人,其中索伦兵、察哈尔部之兵居多;绿营兵则悽惨得多,抑或是绝境下廝杀更惨原因,仅倖存不到三万人。

无论是胡人倖存者,还是汉人倖存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四十万大军中最强壮、最聪明、也最凶残的人。

明军在清理残局的过程中,诸般事项尽皆有条不紊又迅捷快速,只有一件事情耗费了他们的巨大精力。

他们按照杨三水的军令,將数万建奴死尸的脑袋全部割下来,硝制一番后便选了一处空地,堆积起一座巨大无比的人头京观来。

杨三水令人用水泥製作了一个巨大石碑,並將之命名为“镇奴碑”,不过他实在想不好石碑上的碑文该写些什么。

他思来想去,便借用了强汉之际的前人风骨和几句传世豪言,便令人將之刻在碑上以警示蛮夷: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自古以来,莫不如是,以建奴下场,为后来者戒。

明清双方决定国运的决战,歷时一年半的漫长鏖战、对峙,终於在此时落下了帷幕,大明彻底斩绝了建奴的现在和未来。

建奴聚集的近五十万大军,被大明以最憋屈、最惨烈的死法,给送去了它们本该早去的地狱中,仅余三万七千残兵投降。

杨三水在整个清理过程中,从未去看哪怕一眼惨烈的地狱景象,他只是平心静气的等待各处军报,掌控全局信息。

他已將所有心思和精力,从山东之地转向了京师之中,那里还有百万建奴等待他的好好炮製一番。

京师却又与此处不同,其中另有数百万汉家子民混居其中,须细细琢磨一番,免得他们遭受池鱼之殃。

杨三水盯著偌大的舆图,反覆翻看著安全局传来的绝密情报,又將之递给叶玄著和董军传看,自己则深深沉思起来。

京师毕竟不同,可不能因为自己的莽撞,影响了皇太子殿下的青史之命,那自己可就罪莫大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