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万人坑(1/2)
第165章 万人坑
“统计出来了吗?”
“回海寧王、张部堂,末將已派人彻查各处聚落,初步查明岛上原有汉人约有七万,先前多为荷兰僱工与苦力。”,久在吕宋的林归鹤自是知道在这爪哇岛上有不少汉人,但没想到居然有如此至多。
不过这汉人的地位,比他们之前在西班牙治下也好不到哪去。
林归鹤本不是带兵打仗出身,如今自称“末將”,倒也非是好大喜功。实则是因为身为海寧郡王的陈安尚未开府建牙,手头的权力有限,不得不以军职暂时委任林归鹤,以便其名正言顺地留守此地。更何况眼下张煌言尚在,自是要守几分礼法。
“这原有七万是何意?眼下人还有多少?”,陈安和张煌言自是听出了林归鹤话中的玄机。
林归鹤迟疑片刻,不知如何开口,只好先搬出个“好消息”缓衝:“末將在靖海卫南百余里外,发现了一处矿脉,其中似有金银。”
听到林归鹤岔开话题,陈安心中已有了不祥的预感:“先说人口的事。”
“末將在那金矿附近——发现了一个万人坑。户骨多为我辈汉人,身份衣著皆可辨认。恐是先前荷兰人所为。”
“我他妈!”,陈安胸腔里翻涌的愤怒如烈焰骤燃,脱口而出了一句脏话。
至於张煌言,则是面色微变,长嘆一声,毕竟满清入关以来,汉人已经遭受了太多无故的屠杀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若舟已倾覆,那水,又岂能独善其身?
此时的陈安胸中的恨意却难以发泄,他终於明白,为何梅苏伊克会在献城后仅两日便急急乘船逃往安汶。当时的他还沉浸在南洋初定的喜悦中,心软放了对方一马,如今回想,才知那人早有预谋,怕的正是这场血债报应到头上。
不过他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交战也有些时日了,这些荷兰人难免不会对城中的汉人痛下条手。
“那活下来的还有多少?”
林归鹤低头將一本厚重的名册递了上来,神色里带著几分难以言表的愧意与沉重:“多半藏匿於雨林、荒野。如今已寻得近五万人,迁徙安置在靖海卫附近,正在陆续清点编籍。”
陈安低头翻了翻名册,然后递给了张煌言。他粗略一算,心里却越发发沉。加上白文选带来的那一万部眾、永历朝隨从的两千余人,吕宋岛上的三万,以及这爪哇岛的五万,还有因迁界禁海逃来的数万流民这浩浩南洋,不过才堆出区区十万汉人而已。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著自语:“人,还是不够啊。”
“而且眼下男女失衡尤甚。”,张煌言在一旁也默然点头,语气中带著忧虑。这南洋,终究难以久居。
“先编户齐民吧,留下两万人驻守此处,其余的,隨我迁往马六甲,以拱卫陛下。”
林归鹤也明白陈安的意思,他想要打散这里的族群和势力,斩断过去的恩怨。这也是林归鹤想要做的,若非如此,他在此处的执政也会受到当地势力的肘。
待林归鹤退出堂外,厅內的气氛反而越发凝重。张煌言向陈安问道:“殿下此番调度人口、可是欲將陛下行在迁於马六甲?”
陈安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是陛下欲將行在迁至马六甲。南蛮不可信,需寻一净土以筑汉城。而且此地亦利於聚拢中原南下之民。”
“此意是將筑新城?”
陈安没有迴避,直接拈起案头一支鹅毛笔,在总督府留下的旧地图上圈画了两个圆圈,指著后世吉隆坡所在之地:“我已和巩昌王商议,在此地依山筑城。此地距海尚有段距离,不易被岛夷海寇所扰。”
张煌言细细听著,目光深处却始终流露出一丝疑虑。他见识了陈安的海军,也见识了海军对陈安的言听计从。若將天子迁至海上,定是如入其囚笼。
“那依殿下之意,该如何护陛下行在安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