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未来还是很美好滴(1/2)

第164章 未来还是很美好滴

夜晚,满空繁星。

乡下老家,臥室里。

陆离正在接电话,“老陈,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陈局的声音,“陆先生,您好,您好。”

陆离问道:“有事吗?”

陈局直接说明来由道:“是这样,上回捐赠还剩下两千万,您不是让慈善机构代为捐赠给山村留守儿童吗?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土得知,一起加入了捐赠行列,最终筹得资金六千三百万元,慈善机构按照行业最低比例抽取了百分之五的管理费,共计还剩下五千九百八十五万元,然后他们开闢了一个名为“微心愿』的主题捐赠,面向约二十万山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徵集“微心愿』,每个『微心愿”一般价值不超过三百元,如今已经实施下去,预计明后天该捐赠就会结束了,您到时要来核查一下吗?”

陆离疑惑道:“微心愿?”

陈局道:“对,就是满足每一个山村留守儿童的心愿,比如捐赠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体育器材等,又或者衣服裤子、营养品之类,反正都是三百元以內的合理微心愿。”

噢,懂了。

关爱山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种捐赠。

大多数捐赠活动只知道捐钱,或者生活物资,这种形式的捐赠,有时候钱和生活物资会全都落到了大人的手里,小孩基本上没有享受到。

相比较之下,陆离觉得“微心愿”这种捐赠模式还是很不错的。

许多山村留守儿童虽然能够吃饱饭,但是因为家庭相对而言困难,一般很难获得心仪的物品。

例如有些儿童喜欢体育,可是家里比较穷的原因连个篮球都没。

又比如有些山村留守儿童或者困难儿童,背的书包都是缝缝补补,乃至直接没有书包,平日里可能会遭同学取笑,如今有了一个新书包,心理上也能有所安慰。

这种关爱山村留守、困难儿童心理健康的捐赠,的確是煞费苦心了。

陆离挺满意道:“核查就不用核查了,我相信你出面牵头,慈善机构也不敢从中捞取什么好处。”

陈局受宠若惊道:“谢谢,谢谢陆先生信任,我一定会监督好慈善机构的行为。”

陆离嗯了一声,“这件事麻烦你了,我这还有点事先不和你说了,回头有机会请你吃个饭。”

陈局忙道:“好,不过还是让我请您吧。”

稍微聊几句掛断了电话。

陆离將手机放在一旁,立刻施展了“射覆”神通,根据此前签协议时得知的慈善机构负责人信息,推算这笔钱到底有没有被贪墨分毫。

一旦有,不好意思,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让那些胆敢贪钱的人受到教训!

没错,陆离是相信陈局,但近些年来慈善机构屡屡爆出丑闻,他可信不过,自然要推算下。

片刻后,推算结束了。

陆离很满意点了点头,“果然陈局牵头,那些人没敢有任何小动作。”

確定慈善捐赠无碍,他內心感到很是欣慰。

他这么关心肯定不是因为捐赠结束后能获得功德。

如果是想获得功德,他就不会那么多天从来没询问过捐赠进度如何了。

他真心希望那些山村留守儿童、困难儿童,能够满足微心愿。

三百块钱以內的东西,对於许多正常家庭的小孩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人家一双鞋可能都不止这点钱,但是对於山村留守儿童、困难儿童来说,这也许是人生中的一束光,能够照亮他们以后成长的道路。

因此,陆离才会这么关心,希望那些留守儿童、困难儿童能够满足心愿。

想著,他思绪又不由自主落到了苏沁雪身上。

白天的时候,陆离给苏沁雪煮了一碗麵,对方吃完了以后就离开了。

他因为实在太好奇了,最终还是利用“射覆”推演了一下对方过去,最终看到一个悽惨的童年。

又或者说,在苏沁雪出来工作之前都很悽惨,乃至就算现在工作了,依旧每个月要拿一半工资交给姑姑家里。

就像苏沁雪说的那样,她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然后在懂事之前,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因为年纪衰老而去世,这些她一点都没说谎。

苏沁雪是农村长大的小孩。

她姑姑家是那种老式的“三间房”平房。

这种平房中间一般是灶房和客厅连在一起,东西两间各是一个臥室。

她姑姑、姑父和小孩住在东臥,姑父的父母则是住在西臥。

至於苏沁雪她根本没有住在屋子里,而是睡在圈养牲口、厕所集合的小屋。

那种小屋本来门都没有。

自从她住进去后,她姑父勉勉强强用木板钉了一个简陋的木门。

这就算了,虽然颳风下雨比较难受,但好互有个地方住。

只是这吃的食物当真令人髮指。

她每天只能吃姑姑、姑父一家吃剩的饭菜。

如果没有剩饭剩菜,不好意思,一碗白饭將就吃。

另外,她也不是白吃白住,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要干很多的家务,乃至稍微大一点以后,更是要去农田里帮忙。

本来寄人篱下,吃得不好住得不好以及帮忙干活,也不是说不过去。

问题是,她爸妈死后,她成了孤寡儿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