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朝阳炼丹,尚缺机缘(2/2)

他话至此,忽顿了顿,目光缓缓落在肩头那只碧蝗身上。

“……然后,将丹,交予它便是。”

话音未歇,那只碧蝗竟忽地振翅。

碧影一闪,划出一道浅浅弧光,轻盈得似一缕春风。

它并未飞远,只一跃,便稳稳停在姜义的肩上。

那双细长的触须轻轻摆动,仿佛在与他问安,又似在笑。

禅师看着那只碧蝗稳稳立于姜义肩头,唇角微挑,笑意浅淡。

“其余之事,老衲都已交代清楚。”

他语声平平,如山泉滴石,“它自知分寸,居士不必再多费心。”

姜义垂眸,指尖微动。

肩头那只碧蝗极轻,几乎无重,却偏偏让他心中生出几分莫名的沉实。

他也不知这位麻衣老神仙,究竟从自己身上看出了几分。

但看这情形,对方既无恶意,行事又坦荡,这时候若再细究追问,便是愚笨。

他于是上前两步,朝那香桧树上的简陋窝巢深深一揖。

衣袖轻垂,声如低钟:

“既如此,晚辈便代这世间苍生,谢过老神仙慈悲。”

那窝巢边缘,禅师不语,只随意抬手,似在送别,又似在抹去尘世因缘。

“此间事宜,尔等自知便可,就无需四处宣扬了。”

下一瞬,身影便淡若烟岚,化入风中,不见踪迹。

禅师既隐,山林顿时生动起来。

青鸾彩凤盘旋而下,羽光流转;

玄鹤锦鸡引颈清鸣,声穿云海;

白眉老猿捧果行礼,神态恭谨;

那衔着紫芝的白鹿,也在林隙间相送,目光温驯如水。

一时香风拂面,禽鸣兽和,倒比来时更添三分清雅,两分庄严。

姜义与黑熊精对视一眼,皆无言,只是相视一笑。

二人复又朝那乌巢方向再行一礼,然后转身,循着青石小径而下。

下得山来,黑熊精才长出了那口憋在胸里的浊气。

呼声粗重,像是卸下一座山。

他那张糙脸上,神情一松,既有劫后余生的轻快,又掺着几分藏不住的雀跃。

心头的石头虽落了地,眉梢却飞上了天。

不敢多话,他手脚麻利,唤出那片黑云,恭恭敬敬地请姜义登上。

云起如墨,轻卷而升,越过山巅时,风声拂袖,云影铺地。

不多时,山色已退作一抹青黛,村落如棋布于脚下,渐次隐没。

一路上,黑熊精搓着手,眼神时不时往姜义那边飘。

几次张嘴,又几次咽回去。

直到憋不住了,这才悄声凑近,压低嗓子道:

“仙长,此去西海,水族盘根错节,龙宫威仪森严。您看……可要小的随行帮衬一二?”

姜义闻言,笑意淡淡,只摇了摇头,神情从容得很。

他不答,反倒将话头一转,眼角微挑:

“倒是你,这一趟替老神仙奔走,想来收获不浅罢?”

黑熊精一怔,随即嘿嘿笑了起来,挠头连连摆手。

“不多不多……都是为救济苍生嘛。老神仙慈悲,随便指点几句,也够小的受用百年咧。”

嘴上说得谦逊,眉梢眼角却掩不住得意。

姜义闻言,只是含笑,不置可否。

“说起来,”他语声不疾不徐,带着几分随意的探问,“我倒有桩事不解。”

他顿了顿,似真在斟酌,又似随口一叹:

“那浮屠山是何等清修福地,仙禽瑞兽相伴,听经闻法,岂不自在?你怎就没寻个法子留下?”

“便是当个看门的记名弟子,也比在外风餐露宿来得稳妥罢。”

这话听着平常,语气却带了几分真意。

毕竟以姜义的眼光看去,那乌巢禅师既然愿指点旁人修行,收徒之心断不虚无。

前世记忆中,他甚至曾亲赴福陵山,欲点化那头吃人猪妖,却被拒了个灰头土脸。

论悟性心性,眼前这黑熊精虽市侩几分,却也算得上个可造之材。

黑熊精闻言,倒没恼,反而挠了挠脑袋,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嘿,什么都瞒不过仙长您。”

他眨了眨眼,神情里带了几分憨气,几分无奈。

“老黑我啊,刚上浮屠山那日,确是动了心思,趁无人理会,偷偷溜去找老神仙,想叩个头,拜师学艺,侍奉左右。”

姜义闻言,眉梢微扬,目光里隐隐透出一丝笑意。

“哦?那老神仙,可曾理你?”

黑熊精的神情微微一滞,脸上那笑意像被风吹散,只剩三分傻气,七分茫然。

“这可怪了,”他挠了挠脑袋,憨声道,“老神仙什么也没说。”

他眯起眼,像在细细回味那夜的情形。

“就听我说完,老人家伸出手指,在我脑门上……‘梆、梆、梆’,敲了三下。”

“没骂,也没笑,只转身回巢,连个眼神都没再给。”

话音落地,姜义脸上那点淡淡的笑意忽地凝住。

那双眼,只静静看向黑熊精。

黑熊精被他盯得发毛,挠头讪笑道:

“仙长,这么看小的作甚……”

“或许老神仙嫌我这副皮囊太粗笨,根性又钝,让我在外头多磨几年,再候机缘罢。”

他说得坦率,笑得真诚,心里半点波澜也无。

姜义沉默良久,终究只轻轻吐出一口气。

那声叹浅淡得几乎听不真切,却像随风散开的尘,带着一点莫名的意味。

“确实。”

他低声应了一句,又顿了顿,眉间的神色轻轻一暗。

“确是缺了些机缘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