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什么药?”(1/2)
十日后,寻真将水利发展规划书给谢漼,谢漼扫了一眼,搁至一旁,交代起半月后的出行安排,寻真时不时嗯一声,点点头。
在州衙里,寻真恪守官场礼制,谢漼说完,她便叉手行礼,准备退下。
谢漼叫住:“等等。”
寻真:“使君还有何吩咐?”
谢漼起身,行至一侧的木架前,取下一个木匣,递给她。
寻真接过:“这是何物?”
谢漼:“用以敷面。每日三次,薄涂即可。”
“可润肌泽肤,养气韵。”
寻真离开后,在回廊边寻了处石凳坐下,打开木匣,内里放着个小巧的玉质圆木盒,跟潘竞给她的那个差不多。
揭开盒盖,淡雅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细细嗅来,还夹杂着若有似无的药香。
半月后,寻真跟着谢漼出差去吴县。
因谢璋同行,马车行得格外缓。
谢璋坐在寻真的马车里,不时地扒着车窗向外张望,小脸上满是雀跃。
心想,这还是头一回与娘一道出远门呢!
踏入吴县地界,寻真望着窗外连绵的青山、潺潺流水,记忆涌来。
那时听谢进说起吴县的山水,寻真颇为向往,如今也是见到了。
也不知,谢进现在怎么样了。
寻真回想起在谢府的五年,隐隐有一种被什么东西束缚的沉重感,让人喘不过气。
若现在再让她回谢府,怕是连一秒都待不下去。
难以想象,她在那儿熬过了五年……
寻真轻轻舒了口气,不再想那些。
到了吴县,当地官员已在城门口候着,一路引着众人到官舍安顿。
寻真迅速投入工作。
整日钻研吴县的地形,反复改良水利工程设计。和在昆山县时一样,她在原有堤坝上增设了水位监测系统,每隔一段距离就立起刻度杆,还安排专人定时巡查、记录。
至于灌溉方案,寻真打算先建小型水车群试点。若效果好,再大规模推广。
此后十日,寻真和当地的水利专家讨论选址,又带着工匠师傅们实地勘察。
从水车的构造设计,到材料选用,再到施工细节,每一个环节她都盯着。
这段时间,她忙得脚不沾地,每晚回到官舍倒头就睡。
功夫不负有心人,水车群的建设很快就顺利开工了。
有刺史坐镇,各项事务推进得格外顺利,人力与物资调配都畅通无阻。
短短一个月,吴淞江畔的水车群便宣告竣工。
午后,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一架架水车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个个水斗依次没入江中,舀起江水,再升起,将水倒入水槽,流向农田。
水车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与潺潺的水声交织着。农民们在田间劳作,不时抬头望一眼水车群,脸上洋溢笑容。
寻真立在高处俯瞰这一切,也不禁露出跟他们同样的笑容。
忙了这么久,终于能歇口气了。
回到官舍,寻真本想小睡一会儿,瞥见桌上的小圆盒。谢漼给的面膏用了一个多月,效果比潘竞的好太多。皮肤明显变得水润,似乎还白了点。
寻真想了想,去向谢漼道谢。
到谢漼房门前,正欲叩门,见一黄衫小厮托着漆盘而来,一股子药味往鼻里钻。
小厮走过来,唤道,“大人”。
寻真问:“这可是给使君的?”
未待小厮回应,门从里面打开,谢漼目光扫过她,道:“进来吧。”
仆人放下药便退下,谢漼一饮而尽,随后在桌前坐下:“怎了,可是又遇阻了?”
寻真:“没……”
平时,她确实只有
碰上棘手问题才会来找谢漼,毕竟谢漼说话比她管用多了,一句令下,卡的关节很快便能通了。
寻真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目光落在空药碗上,像是随口问道:“……你喝的这是什么药?”
谢漼语气平淡:“寻常调理身子的药。”
寻真哦了一声,垂眼看着地,沉默片刻,道:“其实,我是特来道谢的,你上次给我的面膏,很有用,谢谢……”
谢漼:“用完了,便知会我。”
寻真:“嗯……”
寻真看过去,视线定在他脸上。
这才发现,他的脸有些苍白,唇部也失了血色。神色恹恹。
寻真很久没有仔细看过谢漼了,这么一盯,见他身形也清减了不少,浑身透着几分病弱之气。
他生病了?
寻真起身时,谢漼道:“你可记得,后日便是恒哥儿的生辰了。”
寻真一拍脑门,差点把这事忘了!
十日前,谢璋来找她,模样扭扭捏捏,欲言又止,满脸有话要说却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
在她的追问下,谢璋也不肯直说,只是暗示:“……是我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这么一说,寻真就猜到了:“我知道了,是小恒的生辰,我一直记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