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2)
闻绛在聚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确定了自己陷入了很麻烦的一种情况。
基于精神干涉的高度不稳定性,本次实践任务的重点不在于多么完美的扮演林巡本人,而在于贴合在场的其他人眼中的林巡形象。
再将这一要点细分,还可以大致分出“旁人印象”和“印象自信”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综合决定了闻绛本轮任务的自由度和麻烦程度。
比方说,如果在场的人都是头一次见“林巡”,过去对其根本没有多少基本认知,那也就无从谈起“你不像他”这件事了。只要不过于离谱,基本上自己怎么演,别人就会怎么信。
与之相对的,如果一个人对“林巡”越了解,脑中印象越立体,那么表演的挑战难度就会越大,但闻绛认为这并不是最麻烦的一种。
他对“林巡”这个基础胚子也是有下功夫去了解的,真碰上林巡的知心好友,肚子里的蛔虫,那也是个检验自己水平的好机会,而且,如果对方真的特别了解林巡——肯定就不会试图叫自己跟明星开房了。
林巡不是什么洁身自好的老实人,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方在这方面挑剔、要求高、看人准,且意外地并不重欲。
他拥有很常见的他可以玩别人,但别人别想玩他的心理,而一些搜集到的例子可以证明,林巡拥有看出别人心思的眼力,端看他想不想戳破,故试图以美色勾引,想着玩弄人心换取好处的行为并不明智。
再加上林巡本人声称已经“从良许久”,且不管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如何,但既然他这么说了,那真正了解他的人便也不会自讨没趣。
这不是为了支持鼓励他,而是因为明白他不是个会“精虫上脑”的人——这场聚会里并没有谁的魅力大到能凭外貌让林巡被“打脸”,无脑怂恿更可能引来不快。若真让林巡恼火了,下场估计并不会好。
而显然,消息的传播需要时间,林巡也没专门对外发表告示,循环广播“本人已改变”,且也不是林巡说一声“我已浪子回头”,天下人便一呼百应,深信不疑,聚会里的人都不是和林巡“同等级”的人,看起来都不知道林巡的决定。
这也是闻绛让林巡在填表时,把很多内容按照“以前喜欢什么”来填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本次任务里最麻烦的一种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眼前这种,对林巡不是完全不了解,但也不算很了解,同时又自认为自己很了解。
对“林巡”的印象和事实情况有不少出入,但同时“印象自信”程度又很高,坚信“他就是我理解里的这种人”。
如果演的不符合他们的想象,他们的第一反应不会是“看来是我过去想错他了”,而是先怀疑对方有问题,林巡本人可以不在乎这事,但这种动摇很可能影响精神干涉,闻绛不能不管。
他不能去维护或表达林巡的真实自我,而是得临场揣摩并迎合这些人的想象,这让聚会氛围看起来宽松,实则闻绛的选择权很小。
在公馆一楼待着时,这种颇为自信的人有四五个,特别是中间插进来的经纪人,和由此坐到自己旁边的一位明星,其姿态之熟稔,自信之程度,都让闻绛怀疑了几秒林巡是否真的和他们做过什么交易。
对方倒是也没觉得林巡是个好拿捏的草包......真这么想的人,估计也进不来这个所谓的公馆吧,同时他又很自信他们已经进入“你懂我懂”的阶段,一旦长时间晾着对方,明星就会开始起疑,闻绛因此在细节上配合对方的一些步调。
就是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后面的房间估计必进不可。闻绛握着明星的手腕想,在对方几次的视线移动后,感受到明星内心升出了些疑虑。
啊,他得表现得更“心动”些。闻绛平静地想着,手指似有似无地轻轻摩擦过对方的腕骨。
通过临时观察,一点点进行表现调整,确保演戏得以顺利,对方的疑虑是消下去了,而显然自己也因此离“开房结局”更近了一步,简直就像在走无形的强制剧本一样。
明星在这个小细节之后,也明显放得更开,随着酒局进行,气氛升温,聚会的游戏内容也变得越来越暧昧,最过头的一次,这位叫“柳年”的明星和自己贴得很近,半张脸都要贴上来,闻绛看着他,感觉看到了自己评级为d的实践成绩单。
任谁看见一个人的脸突然凑近都会下意识想躲——除非是情侣或者在演戏。
“林巡”不可能茫然无措地躲,闻绛便没躲,他和d级评分擦肩而过,但在对方真要完全凑上来前,他伸手掐住了对方的下巴。
柳年的瞳孔缩了一下,和对方漆黑的眼瞳对上,那双眼睛里的清明和探究让人心头一跳,接着他的头被带动着强行偏向一边,拉开了和对方的距离。
闻绛的动作其实谈不上“嫌弃”——这未免和他的“心动”相悖,在松开柳年时,他的指腹还短暂地滑过对方的下颌,但离开得也毫不犹豫。
[之前就没大幅度地做过什么出格的举动,在这里和你接吻,只让人觉得掉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