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苏州赠礼,中京风起(二(1/2)

第138章 苏州赠礼,中京风起(二合一)

孟夫子和那些文章道尽天下事,不肯俯首见众生的儒士不同,他一贯是持仁爱之心,站在百姓这头的。

但即使是他,也很难想象,能有这样一个角度来解读世道的根基。

让被整个天下的权贵鄙夷和无视,甚至自己都视自己若草芥蝼蚁的平民百姓,变成决定天下兴亡的根本。

但慢慢他也懂了,齐政口中的百姓,是一个统称,是一种虚指。

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依旧只是艰难求活的蝼蚁;

但当蝼蚁们都走投无路之际,聚集起来,便能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力量。

他想到了蚂蚁,想到了蝗虫,想到了大泽乡的怒吼,想到了黄巾旗下的呐喊,想到了那年秋天里的我开后百杀

正当孟夫子震惊之际,一个身影默默走了过来,蹲下身子,将一个软垫放到了孟夫子的面前。

孟青筠只是平静地看了孟夫子一眼,孟夫子就连忙老实地将垫子放在了屁股下。

而后孟青筠将另一个垫子递给了齐政,齐政微微一怔,旋即点头致谢,笑着接过。

孟青筠也没有多说,微微欠身,转身离去。

孟夫子得意道:“我孙女,怎么样,漂亮吧?”

齐政点了点头。

孟夫子却又叹了口气,“只可惜跟着我这个老头子,荆钗布裙,却误了她的年华啊!”

齐政摇头道:“老先生这就错了,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多少粉黛都买不来的。”

孟青筠离去的脚步悄然一顿,旋即快步走进了船舱。

关上房门,她背靠着门上,下意识地摸了摸脸,怎么好像有点烫呢!

她的心中,仿佛有个小人在不屑地冷哼:孟青筠啊孟青筠,枉你自诩饱读诗书,有经天纬地之才,若非是女儿身,定能不输天下豪杰,没想到别人随口一句诗就把你撩拨成这样,你也太没定力太没骨气了!

但同时,又有个刚刚冒头的小人弱弱地争辩:可是,那句诗真的写得很好啊,而且夸到我的心坎儿里去了。

夸夸夸,夸你两句,你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吗?你忘了你的志向和抱负了吗?

强壮小人跳起来,一巴掌将刚冒头的小人拍死在地上。

孟青筠也深吸一口气,缓缓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心绪。

来到临窗的椅子上坐下,借着最后一点残阳,为她爷爷缝补起破了的衣衫。

甲板上,孟夫子越看齐政越顺眼,“小友多大了啊?”

“马上十六了。”

“哎呀,小了点。”

“嗯?”

“咳咳,老夫的意思是说,本以为你已经年过弱冠,有此才学已是不俗,没想到还要更小。”

齐政讪笑两声,“老先生过誉了。”

“小友此行,欲往何处?”

“苏州。”

“以你之才学年纪,可曾过了乡试?”

齐政苦笑一声,“小子惭愧,连府院试都未曾考过。”

“你有一颗爱民之心,又兼如此之才,不入朝为官实在是可惜了,若要入朝为官,最好的还是走科举之道。”

齐政点了点头,“晚辈省得,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那就好。”

孟夫子并没有多说什么,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别的,待到天黑风渐起,便返回了船舱。

回到房间,孟夫子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女,笑着端详一番,“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不错。”

孟青筠平静地看了他一眼,“我去给你端饭。”

看着孙女的背影,孟夫子眉头一挑,咦?这么平静?不应该啊?

他旋即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计较这点小插曲,在椅子上坐下,望着窗外的河水,脸上的笑容悄然收敛,目光渐渐发直,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齐政和孟夫子不时会聊聊天,周坚闲着无聊也打算凑凑趣,然后发现自己完全插不进嘴。

不过,当他偶尔开口,都能让孟夫子和齐政,感受到他的纯真,那种未被知识污染的清澈眼神和质朴语言,倒也给这趟旅途平添了几分乐趣。

当逆流的船终于遥望见了苏州码头,站在甲板上的齐政看着身边的老头儿,笑着道:“老先生,趁着停船装卸之际,不如下去走走,晚辈知道一个地方,就在码头上,是个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孟夫子摆了摆手,正要拒绝,周坚伸手搂着他的肩膀,“诶,老先生,来都来了,不说贪慕繁华,能不见识一番吗?下次再来这儿,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孟夫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点头,“好啊,那就下去走走,待会老夫就去叫叫我那孙女。”

“这就对了嘛!”周坚满意地拍了拍孟夫子的肩膀。

这动作,看得远处的百骑司副统领嘴角直抽抽。

你他娘的是真虎啊!

陛下都不敢做这事儿!

当船靠在了阊门码头,孟青筠戴上轻纱帷帽,也从船舱出来,扶着孟夫子,和齐政周坚一道,走下了船舱。

百骑司几个人聚在一起,嘀咕道:“头儿,怎么说,咱们要不要下去?”

“这不废话吗?”

“但苏州这种地方,保不齐就有认识咱们的人啊!”

“这样,我不下去,你们下去,戴好遮阳斗笠,远远跟着就行。这会儿有这小子的护卫跟着的。”

众人随着看去,果然瞧见了一队护卫悄然将齐政等人保护住了,顺带着也保护了孟夫子和孟青筠。

如今才七月下旬,天气就像一个内燥上火的人,还未能凉快下来。

置身在阊门码头往来如织的人潮中,众人仿佛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只消走出几步,汗便从肌肤中渗出,顺着脊背流向腰间。

也正因为如此,当推开清凉居的大门,感受着那铺面而来的凉意时,众人心头那种舒爽和愉悦才来得如此强烈。

好在毕竟清凉居内只是冰鉴,而且人满为患,所以只是凉爽还不至于产生剧烈的冷热温差,否则齐政也不敢带这么大岁数的老头儿来这儿。

瞧见齐政的身影,跑堂的立刻上来迎接,很快掌柜的也凑了上来,毕恭毕敬地问候。

清凉居再满,属于齐政的那个雅间也是空着的。

将一行人请进去,掌柜的亲自奉上最好的茶与点心,而后识趣地退下。

“小友,看这个情形,你似乎是此间的主人?”

孟夫子活到这个份儿上,心思自然同样通透,他并未猜测齐政是什么贵客,而是一眼就看明白了齐政的身份。

周坚竖起大拇指,“嘿,老先生还没老眼昏啊!”

齐政看了周坚一眼,然后笑着对孟夫子和取下帷帽的孟青筠道:“二位旅途劳顿,在此稍作歇息,尝尝这个酸梅汤,消消暑热,也算感念老先生一路上的指点与教诲了。”

“言重了,互相探讨罢了,老夫亦有所得。”

孟夫子笑了笑,而后看着面前这杯黑乎乎如中药一般的东西,面露疑惑,“这便是你说的酸梅汤?”

齐政点头,“此汤去腥解腻,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实乃消暑之佳品。”

孟夫子和孟青筠都将信将疑地端起杯子,浅尝了一口,而后眼前一亮。

孟夫子笑着道:“果然清爽,一口下肚,沁人心脾。听闻前朝有一物,名曰缩脾饮,以乌梅、砂仁等煎汤代茶,想来不及此汤远矣!”

齐政点头,“稍后晚辈让他们包上一些材料,老先生可以带上,只需以水熬制,便能饮用,此去中京,暑热仍旧,路途劳顿,聊作缓解。”

孟夫子闻言对齐政愈发满意。

他若亮明身份,前来谄媚于他,做得比齐政夸张无数的人都有;

但此番他刻意回避了身份问题,连姓氏都未曾透露,齐政却仍能待他如此,不管是尊重学识还是敬老尊老,都让孟夫子对齐政多了几分喜爱。

他笑着环顾一圈,“此间消费恐怕不便宜吧?”

齐政坦然点头,“开门做生意,各取所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倒也是。”

孟夫子点了点头,学问高到他这个程度,人自然并不迂腐,不会觉得什么做生意挣钱就有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