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前路明,难题现(1/2)
第84章 前路明,难题现
就在半个时辰前,卫王还担心齐政的年少,缺少阅历,会让他在这等大事上少了格局,欠了火候,只希望齐政的分析,能够启发自己的思考就足够了。
结果齐政直接以超人一等的视角,将整个局势为他剖析得如此清晰明白,秀了他一脸。
他不禁想着,哪怕是陆十安和沈千钟坐在这儿,也不一定能分析得这般透彻吧?
想到这儿,深感震撼的卫王起身,朝着齐政深深一拜,“多谢先生指点。”
说完他看着正要开口的齐政,“我知道,就这一声,后面我绝不再如此生分。实在是这番分析,让我有如拨云见日,前路立刻清晰了许多。”
齐政面露古怪,“在下的意思是,殿下要真非得叫先生,可以等在下把后面的事情一起说完再叫。”
卫王:.
“我们方才只是说了朝堂层面的东西,殿下就不想知道知道,面对这个庞大的江南集团,具体应该怎么破局吗?”
卫王立刻坐好,“请赐教。”
齐政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感觉比教周坚还累些,毕竟事儿要大出不止一个层次。
“殿下昨日的亮相和言行,其实拿捏得非常准确。”
“如果在下所料不差,殿下昨日之举,应该是为了三点。”
“第一,公开亮相,将钦差抵达的消息,宣扬出去,造出声势,争取那些可能的投靠。”
“第二,借台唱戏,利用文会这个场合,简拔寒门,试图培养一些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班底,比如昨日的优胜者们,和那些同样被埋没于乡野,心有戚戚的寒门才子。”
“第三,表明态度,用这种近乎决绝的姿态,将自己和江南士绅之间的对立挑起来,然后逼迫他们自乱阵脚,你便可从中寻得机会。”
“而且,看这股行事的疯劲儿,可能有沈千钟为你谋划的影子。”
卫王再度震惊地看着齐政,看问题的格局高也就罢了,就连这些具体的事情上,推算都这么精准,这是什么怪物?
他现在终于彻底相信陆十安和沈千钟他们的话了,这的确不是什么裙带关系,人家是真的认可这个人才。
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的确是我与沈先生商量而来。”
齐政缓缓道:“我为什么说这个法子好呢,因为它既彰显了殿下公开与江南集团打擂台的态度,同时,又将斗争的烈度控制在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就是陛下乐意看到的。”
他看向卫王,“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殿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卫王缓缓道:“按照我与沈先生的讨论,下一布,就将要面对他们的反击。而他们的反击,很可能就是流民。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应对这个挑战。”
齐政点头,“殿下和沈千钟还是很有见识的,但只是这么想着,并不够。”
“要想完成这场战斗,我们需要先了解清楚我们的敌人,也就是江南集团。”
他再度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面上画了四个呈菱形排列的圆圈。
“想必陆大人和沈千钟都已经提过,而殿下对这也是心知肚明。江南势大,大在四点。”
“其一,土地和财富。通过贸易和走私,形成巨量商业资本,也就是银钱,而后大肆兼并土地,又利用特权,偷逃税赋,土地和财富两者并举,势力庞大。”
“其二,宗族与乡约。通过以士绅为核心的地方宗族势力,在皇权的薄弱地带,形成宗族私域。朝廷政令不出州县,而乡野自治,有甚者更是拥有家族私兵。”
“其三,政治势力,通过科举培养出大量江南官员,并且利用财富再拉拢一大批其余根脚的官员,在朝堂之上,摇唇鼓舌,为江南地方争取利益。”
“其四,士林舆论,通过书院和结社这两个杀器,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认可这一套的新的科举士子,以民意挟裹朝廷,影响甚至掌控科举风向和朝廷政令。”
“这四者,互相转换,互相助力,把江南打造成了一个极其牢固的利益集团。”
卫王看着桌面上这四个互相连通的圆圈,神色凝重。
“也不用这么紧张,他们并非无懈可击。”
齐政笑着说出的话,瞬间燃起了卫王的希望。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齐政笑着道:“面对你这个挟皇命而来的钦差皇子,他们能打的牌不多,总结起来无非就这几样。”
“流民、商战、倭寇、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