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拨云见日(1/2)

第83章 拨云见日

朝野之间,对于天德帝诸皇子,有一个近乎公论的说法:

楚王最贤,齐王最狡,燕王最烈,蜀王最仁,代王最庸,卫王最勇。

当然,从对齐王这个评价,就知道这般“公论”大概出自谁的手笔。

不过之所以能在朝野之中流行,也是因为除开对直接竞争对手齐王的暗贬,对其余几位皇子的评价可谓精准。

卫王的勇,不仅体现在他是诸皇子中唯一真的在沙场真刀真枪历练过的体力之勇坚刚之志,更体现在他的魄力与决断。

就比如现在,在知晓事情真相之后,再结合之前的接触,很快便在心头确认了一个事实:

齐政是真的有东西。

哪怕没有像程硕、陆十安、沈千钟所形容的那般天才,但能同时得到三个人的认可,至少是个全能型的人才。

自己若能求得他倾力辅佐的话,绝对不亏!

于是,他毫不扭捏地将自己心头的野望和盘托出,寻求齐政的辅佐。

面对这一幕,即使心头有些预料的齐政也有些吃惊。

他真没想到卫王这么有魄力,直接将底牌掀给他看了。

他连忙起身,伸手扶住卫王的双臂,苦笑道:“殿下,咱们坐下说好吧,你这一礼,在下如何受得起。”

卫王看着他,目光灼灼,“我与先生,先是萍水相逢便极为投缘,而后又有三位先生的共同举荐,这等离奇之事只能说是天意,既然天意如此,我便没有任何隐瞒,既然天意如此,也请先生不吝相助!”

齐政知道,卫王此刻当是诚心。

他更知道,当卫王这番话说出来,自己不答应怕是都走不出这个房间。

好在,他心头也对此没什么抗拒,卫王已经是他目前能够接触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了。

他叹了口气,“殿下别叫先生,咱们也别这么客套,坐下来,慢慢说可好?”

卫王点头,双方落座,齐政缓缓道:“殿下之意,我已经明了。在这之前,我有三个问题想问问殿下。”

“先生请讲。”

卫王目光之中,带着浓浓的期待。

虽然江南的局势,是朝中许多大人物甚至于他的父皇都头疼的,水深得根本看不见底,而齐政年纪尚幼,见识多半不够,可他的才华是自己亲眼见过的,陆十安和沈千钟也亲口称赞过,若是能说出个一二三,对自己有所启发,那也算得上大收获了。

“你先别叫先生,咱们就以正常相处,不然我实在扛不住这一声声的先生。”

卫王点头,“好的先生。”

齐政:.

“我想问殿下的第一个问题是,朝局如何?”

卫王听着一愣,难不成你连朝局都不知道?

齐政平静地看了他一眼,“事实一旦经过人的思想和语言的塑造,往往会不自觉地发生扭曲,你的讲述,便包含了你对朝堂的认知和理解。”

卫王登时心神一肃,认真道:“父皇在位二十余年,对朝堂的掌控还是颇强的,但是如今一看,朝堂中的江南势力着实有些过强了。政事堂五位相公,一位出自关中,一位来自河北,其余皆是南人,且都与江南集团瓜葛颇深。”

“其次,太子王兄意外离世之后,朝堂中的储位之争已经开始,目前势力最大的是有江南势力支持的楚王,和有着关中世家支持的齐王。我这些年并不受宠,实力与他们相比,相距悬殊。”

“后宫之中,齐王是皇后娘娘的养子,而贤贵妃则是楚王的生母。我的母妃,在宫中不算得宠,只是普通的妃子。”

“至于军方,这应该是我唯一有胜算一些的地方,并不是有多少支持,眼下勋贵武臣们暂时没有明确而统一地支持哪一位,只因我是诸皇子中,唯一有过沙场经验的,或许在势力相当的关键时刻,能够赢得几分亲近。”

齐政默默听完,并没有急着给出什么结论,而是立刻问了第二个问题,“殿下是如何接下的这个任务?朝中反应如何?陛下和宁妃娘娘有何交代?”

卫王稍作沉吟,回忆道:“这个任务来得颇为急切,事先并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太子王兄薨了不到十日,忽然朝堂起了议论,当晚就定下来由我出任这个钦差巡抚。”

“因为不是楚王和齐王当中的任何一位,我又一直不受恩宠,所以,朝臣们也没有对此表示什么反对。”

“临走之前,楚王设宴款待了我;齐王没有说什么,但是听我母妃说,那几日皇后娘娘对她多有亲近,还帮了些忙。父皇召见我时,只是常规地说了几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让我记得去给母妃请安。”

“母妃见我,第一次明确与我提出了,要好好想想自己在储位之争中的立场,是自己争,还是站在哪一头,这种时候,自己又肩负这样的任务,任谁都不会允许自己再骑墙观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