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不是一伙人(1/2)
第321章 不是一伙人
五具尸体,五只尸袋。
省厅来了,市局来了,小山村外停满了警车。
京城更是来了不少人,法医、痕检、技检、现场……各部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王齐志百无聊赖,四处打量。当看着一道熟悉的的身影,眼皮止不住的跳了两下:“那是唐家的姑娘吧,她怎么来了?”
林思成瞅了一眼:“老师,警察办案,不很正常?”
“扯蛋,这是凶杀案,来也来的是法医、她在技检科,凑什么热闹?”
林思成没吱声: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林思成,你别装死!”王齐志捅了他一下,“叶安宁贼自信,不会说什么。但你师娘神经过敏,担心的要命。她要是知道了,能把我烦死。”
“老师,我问心无愧!”
“废话,我问的是你有没有愧吗?”王齐志瞪着他,“你要有愧,我反倒不担心了。”
这是什么逻辑?
正奇怪着,法医科的负责人过来汇报:“五名死者均为男性,三名锐器伤,两名枪伤。子弹为7.62x25mm手枪弹,凶器为五一式手枪…………
五人的胃部容物均有有机磷毒物残留,初步预测,中毒后抵抗伤失血过多而死。死亡时间预测:四个月到半年……”
京城来的还好,早有心理准备。一群当地文物局、公安局的领导被惊的头顶冒汗。
法医只是客观性的描述,推测性的东西不好说太多,但领导们自己会脑补。而且不需要多缜密的逻辑,更不需要多专业的推理能力。
先下毒,然后火拼:这不就是林思成所说的,分赃不均导致内讧,然后杀人灭口?
李志杰眼皮直跳:“其中有没有张孝?”
“有,经家属辩认,衣物、身高均符合。埋尸地为盗洞最底层,头部中枪,预测死亡时间最早……”
“好,麻烦了!”
客气了一句,何从安和李志杰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被围起来的现场。
圏棚早被拆了个干净,地上露出一个宽有十米,深足七八米的大坑。
泓着半坑水,底下的墓有多大还不太清楚,但看捞出来的丝织物上的鸾鸟就知道:墓主人级别很高,至少也是妃一级,陪葬品肯定不少。
再想想林思成之前的推断:红鸾天喜,玉镜梳妆,卯戌互见,子午对冲……妃!
他们已经没空想,为什么妃子不埋在陵园内,却埋了在这里。而是这么大的墓,地下水位这么高,盗掘的难度这么大,竟然在陵园管委会的眼皮子底下被盗了不说,还死了这么多的人?
甚至于,这么大的村子,知情的竟然没几个?
那陵管会平时的管理、巡防、调查、走访工作都是怎么做的?
如果是本地部门发现的也就罢了,问题是,是远在省外的京城公安查到的线索?
关键还在于,刚来的时候,京城的公安也是两眼一抹黑,只知道被盗的是慕陵的陪墓,却不知道是哪一座。甚至于,只是推猜,而非肯定。
想想之前:什么,盗墓案?不可能。
陵区二十四小时监控,陵外不定时巡逻,周边定期走访,并深入群众宣传。如果发生盗墓案,陵管委不可能不知道。
再想想当时:小伙子拿个罗盘,在那里拔了转,转了掐,跟道士做法似的,就觉得既滑稽又可笑。
然后这会再看看,看看这个坑,看看捞上来的珐琅瓷片,鸾鸟凤袍,再看看拉走的那五个尸袋。
是不是特大盗墓案,还笑不笑了?
一群人既震憾,又古怪,盯着不远处的林思成。
罗盘算卦,阴阳先生?
这当然是扯淡。
但从头再想,就觉得太不可思议,甚至没办法用常理解释。
用罗盘找到墓,还能用风水学来解释。但他准确的推断出盗墓团伙内讧,墓道里埋了死人,乃至于推断出至亲反目,兄弟阋墙,而这怎么解释?
其它不说:两兄弟都不在家,就只有老父老母,两个儿媳。为什么不能是弟弟杀了哥哥,而是哥哥杀了弟弟?
李志杰想了好久:“应该是察颜观色,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推断:比如两个老人,就为挪一堆苞米,老人竟然不惜拿全家的性命威胁。又比如两个女人,大嫂装模做样,弟媳伤心欲绝……”
“也可能,他之前就了解过什么信息,比如知道盗墓团伙火拼死了人,更可能猜到杀人后埋到了盗洞里。然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关键还在于,他是真的懂风水学,更懂心理学……”
李志杰叹了口气:“两个老人来的晚,没看到,但两个儿媳来的早,见过他拿着罗盘,在牛圈四周转来转去。关键的是,咱们这么多人,都对他恭恭敬敬,客客气气……”
废话,他又是耍罗盘,又是掐又是算,装神弄鬼似的在图上标了十二个点,却找出来了十一座墓,谁不震惊?
先不说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就这个专业性,谁不佩服?
其他人不认识,但两个女人肯定认识陵管处和镇上的领导,一看对他这么客气,人却这么年轻,派头却极大,自然而然就先入为主。
之后他再装什么阴阳先生,女人既便不全信,也会信个五六成。更关键的是,他的那些推断:准之又准,不差分毫。
再加刚死了男人,眼看男人的赔命钱也留不住了,那个弟媳过于激动,心神激荡之下,感性更大于理性。
索性破罐子破摔。
一群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诈,不就是唬?
正怔愣着,有人喃喃自语:“感觉,也不是很难?”
不难?
来,给你个罗盘你试试?
何从安皱起眉头,往后看了看,随即释然。
是个年轻的同志,差不多三十岁,想来工作没几年,没什么阅历和经验,可以理解。
何从安暗暗转念,目光在林思成的脸上转了几圈:“吴司长,这位,真的是文研院的专家?我怎么看着,更像公安……”
还真别说?
“他这段时间确实在给公安帮忙。但别怀疑,正儿八经的考古和文遗研究专家,还是有名的鉴定专家……”
吴晖指了指眼睛:“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何从安怔了一下,想起李志杰刚说的那句“察颜观色”:怪不得?
没几分眼力,不可能从细微的面部表情当中观察到关键的信息。
“这么年轻,之前怎么没听过?”
“临时从地方借调来的!”
吴晖模棱两可的回了一句,没提从哪借的,也没提叫什么。
何从安很知趣,没有追问,他也顾不上。
稍一转念,他左右瞅瞅,压低声音:“吴司长,这个案子,还得请你帮帮忙?”
吴晖叹了口气:怎么帮?
“何局长,我说实话:我们不过是跟着打酱油,关键不在文物局,而在公安局!”
说着,他看了看李志杰,“不信,你问李主任!”
不说还好,一说,李志杰的心就直往下沉。
之前就觉得,京城的同行手伸的太长,部里也管得太宽:就一个文物案子,哪需要这么大的阵仗?
现在再看:五条人命,涉毒涉枪,部里真就他娘的有先见之明,就跟会算卦似的?
一说算卦,眼珠子不受控制似的一转,又落在了林思成的脸上。李志杰叹了口气:“何局长你别担心,就算天塌下来,咱们公安先顶着!”
何从安愣了一下,哭笑不得。
话糙理不糙,光是这五条人命,就够省厅和市局喝一壶。
与之相比,盗空了一座妃子墓,只是小巫见大巫。
不行,得想个办法。不说推卸责任,至少得掌握侦办的主导权。至不济,也得和京城市局联合侦办。
不然挨批吃挂落不说,还丢人。
问题是,光京城同行同意没用,必然要通过部里,得找关系疏通。
暗暗踌躇着,李志杰左右扫了一圈,看了看市局的陈主任,又看了看孙副总队。
正想着先找谁套套口风,他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眯了眯眼睛。
看了好久,李志杰一脸狐疑:“吴司长,那个女同志叫什么,就站陈主任和孙副总队旁边那位?”
真是新鲜,我又不是警察,你问我一个女警察叫什么?
暗暗狐疑,吴晖瞅了瞅,又是一怔愣:别说,他还真知道。
上次去医院看林思成,这姑娘站在病房外,哭得稀里哗啦,梨带雨。
后来才知道,林思成挨那几刀,有一半是替她挨的。更知道,姑娘家里不简单:大伯在警卫单位,父亲在部委。
但这都是其次。
都是过来人,活了半辈子,眼力还是有几分的。
不管是吴晖还是单国强,更或是吕呈龙、老院长,甚至于脑子里只有研究,智商和情商成反比的马副院长,都能看得出来:这姑娘看林思成的眼神,不大对劲。
就像现在。
暗暗转念,吴晖摇了摇头:“我不认识!”
只以为他真不认识,李志杰再没追问,近似于自言自语:“感觉这姑娘我见过,好像姓唐?”
唐定平在部委,李志杰在省厅,负责的又是办公室,说不定就去过唐南雁家里。
但吴晖没吱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