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一统理论(1/2)
第333章 大一统理论
在钱老一连串的质问下,会议室沉默下来,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陈辉这些年对华夏的贡献,他们自然都是知道的,但现实不是这么算的,他们不能只考虑陈辉对华夏的贡献,他们也要考虑华夏的未来。这混沌环工程光是前期预算就需要100到200万亿,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并且根据之前这种大型工程的经验,真正到实施时必定是会超预算的。
想到经验,王文英看向会议室中的杨振宁,“杨老,您怎么看?”
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杨振宁出席了这场会议,他早在永生一号进行临床试验时就申请成为志愿者,本人更是特意找陈辉长聊了许久。
最后陈辉同意了他的申请,现在的他早已不复老态,看起来像是五六十岁的人,精神抖擞。
可惜他终究已经脱离前沿科学许多年,现在想要再回到当年的科研状态恐怕是没希望了。
杨振宁是当年反对华夏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中坚人物,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杨振宁会支持他。
“我支持陈教授的混沌环计划!”
然而,杨振宁给出的答案却让他措手不及。
“为什么?”
他很是不解。
“此一时,彼一时。”
杨振宁摇了摇头,“当时我阻止,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在高能物理上的水平距离国际领先还有很远的距离,那个时候即便我们建成了粒子对撞机,最后的实验结果也只是给别人做嫁衣。”
“最重要的是,当时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并不支持我们去做这件事。”
“但现在,整个蓝星,想必不会有哪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我们还高了吧?想必也不会有哪个国家在高能物理上的研究能比陈教授还高。”
“虽然不能好高骛远,但既然已经解决了眼前的苟且,如果不去追寻一下诗和远方,那就太没意思了。”
“都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了,我们应该做点有大国担当的事情!”
王文英坐回位置,不再发言。
他并不是被说服了,只是知道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了,虽然他也有一堆拥护者,可毕竟只占少数,现在大多数人都因为陈辉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陷入了狂热,他也很无奈。
杨振宁说的道理他都懂,可想要让他改变原本的看法同样是很困难的。
“好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了,现在开始分配任务吧。”
钱老言归正传。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其他人即便有不同看法,也都很快的融入进来,开始出谋划策,有条不紊的讨论起来。
陈辉坐在一旁并没有说话,很多话杨振宁和钱老都已经说过了,也无需他多说。
但他建造行星级粒子对撞机其实是有自己的私心的,除了之前那一串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还想通过对这个世界真实的探索,去揭开一直跟随自己的数据面板的秘密!
不过他也坚信,混沌环能够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好处,绝对要远远超过建造它需要的资源,他也坚信自己能够从中窥见真实!
大方向敲定,接下来混沌环计划便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当工业克苏鲁全力去做一件事情时,爆发出来的恐怖力量,不仅让西方人震惊,就连华夏自己人都目瞪口呆。
尤其是如今华夏能够调动的资源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次不仅是华夏,赤道周围的国家和人民都被调动了起来。
其他地方的人或许还对这项工程颇有微词,但赤道周边的人民却早已满脸笑容,混沌环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工资水平远超他们平日的工作,他们恨不得混沌环能够一直建设下去。
当然,建设工作一直在进行,但围绕着混沌环的争议从没有停止过。
【泪目!这才是大国担当!当别的国家还在为一点蝇头小利争吵时,我们已经在为全人类的未来探索终极真理了!支持陈教授,支持混沌环计划!】
【从技术角度看,盘古计划将极大拉动我超导材料、量子计算、空间运输等所有尖端产业链的升级,这不仅是科学投资,更是对未来一百年科技主导权的战略投资。】
【支持是支持,就是最近装修,听说某种特种钢材价格涨了三倍,说是都供不应应……算了,为了大局,我忍了。】
【抛开情怀,混沌环计划是否透支了我们的民生福利?】
华夏国内平台主流是民族自豪感、技术乐观主义和对权威的信任,虽有对民生影响的细微抱怨,但迅速被大局观所淹没,整体上大家还是支持的,这是陈辉这么多年来在华夏树立的绝对权威。
大家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对他们到底有什么用,但他们相信,陈教授研究的东西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这已经无数次的被证明了。
但西方平台上,大家对于这个庞然大物充满了恐惧、质疑和无力感,焦点集中在伦理风险、环境代价和资源不公上,夹杂着对华夏和陈辉个人动机的深刻不信任。
【你们真以为那只是个对撞机?那是轨道武器!是能量发射平台!华夏要用它来控制全球的天气和通信!醒醒吧!】
【回复楼上,证据呢?又是你那套阴谋论。】
【要什么证据?等你有证据的时候,你已经变成烤鸡了。或者被奇异物质变成一摊烂泥。】
【内部消息,莫里斯教授的研究所上周被切断了高端液氦供应,理由是战略资源管制,他们在系统性地消灭反对声音。】
爱德华·莫里斯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粒子物理学前辈,曾是诺贝尔奖得主,如今是人类生存守护联盟的精神领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