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公判(1/2)
第390章 公判
“李骐,跟我们走一趟。”
知府衙门。
督查队闯了进来,差役们不敢阻拦。
人们纷纷看向典史。
典史李骐三十来岁,穿着一身长袍,披着一件绸褂,惊疑不定的看向四名穿着黑色长衣裤的督查员,保持镇定道:“本官凭什么跟你们走。”
“有证据确定你贪污,以及指使差役杀人。”
带队队长严肃道。
“姑且我有没有做。”李骐反问道:“你有什么权利要我跟你走?这里是衙门重地,生人勿进,谁让你们进来的?”
“对啊,滚出去。”
“杀人放火,那也是官府来定罪,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老夫子摇头感叹。
在众人的指责中,带队的队长平静道:“我们督查队分节度府之命”
“节度府只管军事,无权管民事。”李骐大声说道,一副不畏强权的气势。
“说得好。”
“这官司打到京城也不怕。”有人叫好。
李骐反而小声下来,他只想把事情拖过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意与节度府起冲突。
那带队队长充耳不闻,继续道:“据大周律,任何违法犯罪,欺负民间的官吏,民间百姓都有抓捕的权力,我们督查队虽不是官身,但也是大周百姓,有权利抓你,如果你不配合,接下来我们要采取强制手段。”
那队长又向周边看了一眼,提高声音道:“依据大周律,阻碍包庇者同罪!”
众人安静了下来。
李骐脸色苍白,底气不足道:“大周律早就没有这些规矩了,你们凭什么说有。”
“大周开国皇帝宣言,大周承袭明制!”
“大明律有,大周律就有!”
“带走!”队长说完条律和法理依据,不再客气。
众人不敢挡。
“请问。”刚才那老夫子大着胆子问道:“如果属实,典史会怎么样?”
队长打量了下公房里的人,以及公房门口赶来的人们。
“根据大明律六赃中规定,受财枉法和受财不枉法等罪名,超过八十贯绞刑,另外有官员杀害百姓的行为,根据故意、过失、谋杀、伤害及后果,适用不同条款,且罪加一等。”
那队长的眼神,没人敢看,各个低下头。
冷哼一声,那队长沉声道:“他贪污和杀人的程度都到了定格,如果证据确凿,不但会被公审杀头,还会抄家罚没一切不当财物,其余家产巨额赔偿受害百姓之后,还要面临赃款数额的十倍罚款。”
众人惊呆了。
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啊。
老夫子嘴角颤抖,说不出话来。
队长猜到有些人的想法,冷笑道:“包庇者与帮助隐瞒财产者同罪,还是请有些人好自为之,不如早日自首轻判一等。”
仿佛打开了鸡窝门。
一只只手伸入。
一队接一队的督查队来到衙门提人,连判官都被带走了。
到了下午,人们发现知府大人不见了。
“知府跑了?”
知府衙门上下都无语。
菜市场消停了。
但是菜市场又活跃了起来。
一排罪犯跪在高台上,旁边有人念着名字,同时报出此人的罪名,念完之后,列出所有证据,以及请来其同族族老,还有街坊邻居共同画押。
铁证如山后,如果到了杀头的一步,需要邀请族人和街坊邻居来对证,只有一件事,确定证据确凿,除非他们找出证据里的漏洞,否则刑期照旧。
“大同府典史李骐,指使差吏把外地商人谭明抓入牢房,编造罪名图财害命,除了现银六百七十二两七钱,还有字画两副,编造罪名杀害外地商人。”
“包庇差吏打死百姓,伪造罪名污蔑十里庄村民夏牛,哄骗手段拐卖其女.”
一条接一条。
“杀了他!”
“杀了他!”
“儿啊。”有个老乞丐跛着脚,哭天喊地,对着老天大喊大哭道:“老天终于开眼了啊,你的冤屈,今日洗清了啊。”
老乞丐家破人亡,拼着一口气努力的活着,看到今日的场景,他哭的像个孩子。
官吏们做的事。
老百姓们还能不清楚?
老乞丐的情绪,在场的哪个百姓不能感同身受。
平日里之乎者也,圣人语录,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一百个老百姓都讲不过他们,但事实就是事实,老百姓们心里怎么会没有仇恨。
哪怕饿着肚子也要来亲自看着这些人被砍头。
“罪证确凿,公审公示,杀头以正视听,大同节度府批!”台上节度府的文书最后念道。
查案是督查队查。
但是审批需要节度府,节度府只看人证物证。
大同何时砍过这么多脑袋。
但是老百姓们不但不觉得残忍,只觉得心里通透,浑身毛孔像吃了人参果似的舒爽,只觉心里的压抑一扫而空。
李骐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整个人有气无力倒在自己的呕吐物里,已经恐惧的说不出话来,两眼慌张的看着所有人。
“起来。”
“你欺负人的气势呢。”
刽子手鄙视道。
李骐眼泪鼻涕齐流,哀求道:“我错了,我错了,给我个机会,请饶我一命啊,让我做什么都行。”
“原来他们也怕死。”
最前面的百姓把李骐的模样看得一清二楚,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不过如此,一个个又痛恨又鄙视,只觉得恶心。
台上里的人中还有周圭。
他们都被反手束缚,腿上也被捆绑。
周圭喉咙里仿佛塞了一块布似的,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如果不是背后的柱子支撑,早就瘫软在地上了。
“少东家不行啊。”
几名伙计赶来看,他们已经变化了薛唐粮菜行的人,印象里的原少东家本事大得很,向来不变色,没想到轮到自个头上表现的还不如别人呢。
“唉,少东家那么大的家业,为什么还要杀人抢劫放火啊。”一名伙计无法理解,感叹道:“我要是少东家,平平安安享福多好。”
“谁知道呢。”
周圭的罪名已经公布,同样很长。
不久之后。
一个个开始砍头。
血水染红了断头台,但是却点燃了百姓们内心的红火。
看着往日一个个欺负他们的大恶人死了,仿佛就看到了天亮了。
正如王信所想。
杀罪证确凿,人神共愤的恶人们,不光不会影响节度府的名声,只会让百姓们更加看到希望,然后有了希望,才会更加支持节度府。
大同全民缩衣节食,自产自救。
不是一句空话。
节度府在百姓们中的信任,通过一件一件的事情得以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