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房间里怎么开始冒酸气了?(2/2)

他不明白。

萧匹敌与耶律宗福年岁相仿,他瞧著更年轻的宋人副使,同样开口道:

“我发现这个年轻人,好像很受周遭百姓的爱戴。”

“何出此言?”

耶律宗福从打量东京城百姓的目光当中回过神来。

因为他发现东京城外也有灾民。

本以为东京城內的百姓会因为缺粮个个愁眉苦脸。

甚至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的景象。

他回到辽国可以好好跟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宣扬一顿。

毕竟连大宋的都城百姓生活都如此困苦。

你们再叛逃去投奔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的。

这种叛逃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可是让耶律宗福失望了。

他当真没从百姓脸上看到什么愁苦之色。

甚至连街边乞巧都没瞧见几个,是不是因为来了使者,宋人故意把他们给赶走了,免得有碍观瞻?

这种事,耶律宗福是相信大宋官府能做得出来的。

不光如此,有些百姓嘴里还议论著粮价真低。

可惜当时自己没抓住机会狠狠的买上几石,要不然就省出一石粮食的钱了。

还有人在说著,什么摸鱼大赛下注之类的。

总之就没有一个人议论受灾情况的。

这让耶律宗福及其失望。

“因为我发现这些百姓多是向那个年轻的宋知县行礼,而掠过了其余三人。”

萧匹敌警了耶律宗福一眼:

“此人应该著重打探一二,宋人不会简简单单的让一个年轻人来做事的。”

“而且我记得宋朝知县的官服是绿色的,可是他却穿著朱袍,腰间系的是金腰带。”

“他能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吗?”

“嗯!”

耶律宗福也才反应过来,不得不夸讚萧匹敌一句心细如髮。

“確实如此,此人绝不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他必然是隱藏了身份。”

“对。”

萧匹敌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耶律宗福本来就是汉人。

他以为耶律宗福会更早的发现呢。

没想到他总是去看东京城的风景。

这有什么可看的?

大宋即使遇到了黄河决口,可东京城內依旧是如此的繁华。

富贵迷人眼,当真是没有说错。

这种情况在大辽也很常见,那普通的契丹人过的日子,跟契丹贵族能是一样吗?

他们那里阶级更加分明,直接就是在投胎点就比的输贏。

虽然辽国也学习科举,可遍布朝廷的多是契丹贵族,世袭罔替,靠著科举上位的汉人,那在燕云本地也都是世家大族。

寻常百姓想要科举,是不如大宋这边有机会的。

在大辽他们很少有平民能够往上爬的改变家族命运,上升的通道被世袭家族堵的差不多了。

“等到了使馆,我们试探一下他。”

“也好。”

萧匹敌出生一个月父母全死,是被皇后养在宫中,又迎娶了秦普王公主,成为駙马。

他被如今的皇后萧菩萨哥所喜欢,自是代表皇后势力加入使团当中。

作为皇妃萧斤的弟弟,萧孝先自是盯著萧匹敌,听他与耶律宗福絮絮叨叨的,一度翻起了白眼。

萧斤一直想要扳倒萧菩萨哥成为大辽皇后,耶律宗福与萧匹敌关係好,主要是因为耶律宗福(韩涤鲁)也是自幼被皇帝养在宫中,收为养子。

下一任皇帝那也是以兄礼待他,韩家在辽国世代富贵。

整个契丹人使团內部的派系十分复杂。

就算同为萧姓,那也是相互肘,反倒不如与耶律姓以及其余人关係更加亲近。

班荆馆內。

请求內附大宋的女真人国晏端同段少连聊了聊,侧面打听了一下宋煊。

国晏端没想到宋煊的实力如此强横。

他还有背景。

枢密使,大宋武人最高长官是他岳父。

这种地位,可不是他一个女真人能想像到的。

段少连也只是捡一些片段的说,许多事也用不著跟女真人讲。

尤其是他被派来当臥底的,怎么能被对方知晓太多的消息?

他还想听他们之间说女真人的语言,也好发挥自已这个暗探的作用。

可是国晏端父子两个十分谨慎,很少会当著他面说女真人的话。

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

谁知道他们背地里睡一个房间的时候会不会说些什么?

段少连身手又不好。

听墙根这种活,他干不来,反倒容易暴露。

虽然国晏端他儿子国晏煜没钱出不去,但是在使馆周遭,与人说话,还是引起注目了。

大宋百姓总是有爱看热闹的。

尤其是这种头型,还以为他是契丹人呢,纷纷来看猴戏似的凑热闹。

最重要的是这个狄夷还会讲汉话,那就更有意思了。

但东京城臥虎藏龙,认出他是女真人的人还真有。

只不过相信的人不多。

女真人都多少年不来大宋了。

没听说双方再次建交之类的传言。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著宋大官人骑著高头大马来了,后面还跟著契丹人的使团。

这种事东京城百姓都知道,这个时候来,不是来祝寿的,他们是来拿三十万的岁幣来的。

只不过让眾人没想到,今年竟然会有宋太岁也在接待的使团內,著实是让他们搞不懂。

难道是曹侍中干不动了,想要培养他女婿来接替干这差事?

国晏煜听到这话,连忙赶回班荆馆。

“爹,契丹人来了,人数不少,看样子真要住进来了。”

听了儿子的话,国晏端连忙对著段少连说:

“段副使,契丹人对女真人向来跋扈,您可一定要保护我等的安全。”

“放心,只要你们不主动招惹契丹人,他们若是欺辱你,宋大官人会为你们做主的。”

国晏端连连点头。

他若是不知道宋煊的关係,那定然会质疑眼前这个副使。

但现在宋煊的身份特殊,国晏端还是有些自信的,他直接走到一旁,轻微打开窗户的一条缝隙,仔细向外看去。

国晏端想要瞧瞧这次契丹人的使团当中,有没有自己眼熟之人。

“爹,你这是?”

“我看一看这些契丹人。”

映入他眼帘的是三个武將,以及宋大官人率先进来。

这次也没有宦官陪著,在他眼里,定然是以宋大官人为主使。

一帮侍从也跟著进来,契丹人乌压压的闯进来。

一个个嘴上都说著契丹话,他们不想让宋人听他们再说什么。

这也都是出使前特意交代过的。

就算大家都会说官话,也不要主动说。

就应该让宋人也学习契丹话。

在这一方面,契丹人的表现是有些矛盾的。

他们现在越来越离不开宋朝的各种货物以及新奇玩意,甚至连诗词歌赋都要效仿。

嘴上说著这都是从宋朝来的好东西,定然会惹人羡慕。

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要坚持他们的习性,不接受汉化。

曹利用坐在主位上,另一旁坐著耶律狗儿。

契丹人感觉自己被宋人轻视,总想找回场子。

宋人则是认为契丹人贪婪,总想要的更多。

副使等人各自坐开,总归是对面的契丹人需要的椅子太多。

像宋人使团,也就宋煊他们三个人坐在对面喝茶,打量著对面的这些契丹人。

吕德懋见两个主使方才见面相谈甚欢,应该是说累了。

到了使馆內,大家也该心平气和的聊聊天了。

所以他这个副使也是打量起了对面的年轻副使。

“宋副使,我听闻大宋出了个最年轻的连中三元状元郎,也姓宋,你可认识?”

吕德懋是知道上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还姓宋。

“不才,正是在下。”

听到宋煊的回答,吕德懋明显一愣。

现在宋廷用人都如此大胆了吗?

东京城可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就任用一个没什么治理经验之人来治理,他能干好吗?

吕德懋第一个怀疑便是如今的当政之人,大娘娘刘娥有些老糊涂了。

甚至按照猜测,此子是不是刘娥的私生子之类的。

“你是宋十二!”

坐在第二排的耶律庶成大叫一声。

他是知道宋十二的一些诗词的,还有那西游记他也喜欢看的很。

反倒对宋煊的名字並不熟悉,在门口听他自我介绍姓宋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只觉得宋姓是国姓,所以人才辈出一些,就如同韩家一样。

眾人纷纷侧目,契丹贵族也知道耶律庶成十分好学,对他这幅表现有所不解。

宋煊瞧著站起来颇为年轻的契丹人,他歪歪头:

“不错,你怎么知晓我行十二?”

“哈哈哈。”

耶律庶成行了个契丹礼,用汉话自我介绍道:

“宋十二,我叫耶律庶成,字喜隱,小字陈六,你可以叫我刘六,是我的汉名,待到正式会面结束后,我希望能与你详聊。”

“好啊,我是愿意与五湖四海之人交朋友的。”

宋煊应下之后,耶律庶成美滋滋的坐下。

他是知道大宋的一些科举规矩的,本以为像宋十二这样的状元,必然会被外派到地方上歷练。

未曾想竟然会在京师当知县,当真是难得。

萧匹敌与耶律宗福对视一眼,破案了,他是状元郎,穿朱服戴金腰带也正常,是皇帝赐下的。

吕德懋那也是与耶律庶成多次交流过的。

他们对於宋十二的诗赋数次鑑赏过,只觉得写的好。

不光是大宋目前没有找到对手,辽国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们经常会感慨,怎么中原总是会有这样的“人才”冒出来呢?

这种人在大辽是很难见到的,几乎没有什么培养的土壤。

契丹人的反应连曹利用都有些惊讶。

毕竟自己女婿的名声在大宋传播都不够广泛,契丹人怎么能够有人知道呢?

“原来是宋状元,久仰大名。”

吕德懋摸著鬍鬚,打量了一下宋煊。

他越发觉得眼前的宋煊越发的英气逼人,读书人的buff带来的滤镜,“老夫也是大辽的状元,不过与宋状元的诗赋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

宋煊脸上带著笑意:“吕副使,不必如此推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吕德懋瞳孔微微收缩,这位宋状元隨口两句便是未曾听过的诗文,听起来也有道理。

此子怕真是不世出的天才!

中原地带果然是养人之地,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屡屡出现。

耶律庶成更是眼前一亮,他虽然读的书多,但確信这话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宋十二,你方才说的这两句是新作吗?”

听到耶律庶成的询问,宋煊摆摆手:

“不过是隨口说的,並没有特意做什么诗词。”

吕德懋苦苦思索,他这才想起来宋煊所说的观点与南朝梁刘《文心雕龙》“自然会妙”的美学命题相呼应。

“佩服。”

耶律庶成讚嘆了一句:

“宋十二出口成章,当真是让我涨了见识,南人何其聪慧。”

像耶律庶成这样公然夸奖南人的话,倒是让许多契丹贵族觉得有些刺耳。

“怎么能长他人志气呢?”

耶律狗儿呵斥了一声:“你给我坐下。”

耶律庶成是激动的站起来了,虽然被训斥,可內心实在是激动。

人人都说汉人大才,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才。

他在辽国实在是不常见,而且一直都为他的过目不忘感到自傲。

但是听了宋煊的诗词,总想要见一见。

现在见到了,给了耶律庶成极大的惊喜。

他已经提前享受起这趟旅程了,待到明年他还要来。

耶律宗福也在认真打量宋煊,不过他对於诗词並不在意,这等小道,也不过是宋人做官的敲门砖罢了。

像他们这种出身,只要身份够高,就能隨意差遣像宋煊这类人。

大辽又不是没有举办科举。

有些消息他早就知晓,只是没有想到会全都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

他要求收集的多是大宋高官的消息,一个七品官员甚至没当官的人自然不再他的搜集信息哪。

耶律宗福不屑的哼了一声,这些南人也就会推崇这些没什么太大用处的诗词小道。

有本事真能做出一些政绩再说吧。

“宋副使此句极为简练的说出了世人做文章的道理。”

“实在是难得!”

吕德懋也是在感慨一句。

燕云十六州在大辽仕官的家族子弟,当真很难孕育出宋煊这种人才来。

尤其是像宋煊这样的人才。

就算是博学多才,也不能出口成章吧?

他从小到大得读过多少书,才能积累成这样的!

吕德懋都不敢想。

至於读书这种事,在大辽那也不是很待见的,儘管也在大力发展科举,但效果也一般,不如宋人搞得好。

可能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有了吕德懋的解释,这下子连主使耶律狗儿也打量起了宋煊。

因为他知道,像吕德懋这种人,可不会轻易夸奖南朝的宋人。

看样子这个宋十二学问不错!

“呵呵。”

曹利用轻笑一声:

“我女婿宋十二前阵子可是给我做了一首词。”

“你女婿?”

耶律狗儿这下子真的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他可是知道南朝文人对待武人是什么样的態度。

曹利用一个武人怎么可能会拥有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当女婿呢?

这根本就不可能。

当曹利用说完这话后,契丹人也都有些发蒙。

既然来了大宋,他们多是对宋朝的政策有所了解的。

像宋煊这种在科举一途上取得如此成就的文人,怎么可能会娶一个武將的女儿为正妻呢?

他最低也是会成为宰相的女婿。

这就相当於在大辽他们两姓会娶一个平民女子为正妻。

虽然法律没有禁止,但是潜规则就是这样,辽国的耶律、萧两姓一直都互相通婚,而且也不讲究什么辈分限制,近亲结婚那也是常有的事且萧姓是大辽皇后的专属姓,只有姓萧才能当皇后,这是被写进大辽律法的。

据谣传传是耶律阿保机极为崇拜汉高祖刘邦,还为自己取了个汉名刘亿。

而且他还规定耶律翻译必须解释成刘,以前並不是这个释义。

契丹原有八个部落,为了统一,八部首领都被他所杀。

耶律阿保机希望后族能像贤相萧何那样辅佐他,如此才给了不同部落的人赐姓萧。

所以契丹人的萧姓后族祖上很可能来自不同部落,近亲遗传病没有太明显的显现出来。

“不错,便是我女婿。”

曹利用脸上带著得意的笑,看向耶律狗儿,你可没有如此好的后辈子弟。

宋煊也配合的站起身来:“岳父说的是。”

曹利用伸手示意让宋煊坐下,自家人不必如此客到。

耶律狗儿脸上的神色倒是有了几分不解。

他不明白,像宋煊那种南人的英年才俊,为什么会选择与武人家族结亲。

倒是吕德懋脸上一股子凝重之意。

大宋皇帝以及太后都同意他们之间的联姻,是否说明大宋要重用武人,想要再起风波?

今后將不再是口头上的吵闹,或许会真刀真枪的试探一二!

因为真要到打仗的时候,契丹人也不会轻易占到便宜。

此事还需好好探查试探一番。

曹利用说这话的时候,杨崇勛以及夏守赞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恨不能取而代之!

以前是羡慕曹利用单身入辽营,丝毫不惧,反倒是促成了宋辽和谈,从此平步青云。

这一点大家都服气。

但是自从曹利用有了一个状元郎当女婿,而且这个状元郎还对他十分尊敬,写一首词来专门孝顺他。

特別是这首词写的还特別好,足可以名留青史那种。

这便让人真正感觉到牙齿发酸了。

他怎么就运气那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