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此乃国宝啊!(1/2)

第406章 此乃国宝啊!

“这座城里有一百个唐括部。”

听著他爹的解释,国晏煜久久不能说出话来。

国晏煜是听说过契丹人的都城是何等的气派。

人口有多多,所以他们怎么反抗也无法一直胜利,反倒是失败居多。

现在宋人光是这座大城就有一百个唐括部。

国晏煜无法想像大宋到底有多少人,会出现多少士兵。

他们的城池也高大,完全不像部落里只是树木矗立搭建,用绳子套进去,费些力气就能给弄出断口,方便攻进去。

契丹人还会用马拽。

就宋人的城池如此高大,梯子都够不到头。

若是打起仗来,宋人怕不是直接能淹没自己的部落?

待到宋煊头一个进城后,国晏煜瞧著左右路过之人,都会向著前面那个宋使行礼。

这种情况持续到,进了班荆馆才停歇。

国晏煜不敢想像,他发现这名宋使的身份当真是无比高贵。

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认识他的。

宋煊这才下了马,让他们父子跟隨自己进去。

一壶茶泡上,杨怀敏在一旁倒茶。

段少连作为陪侍,闭著嘴站在身后。

国晏端瞧见宋煊如此模样,依旧是有些拘谨的。

“你远道而来,旅途劳累,今日就先在此处歇息。”

宋煊指了指外面:“若是生病了可以叫郎中,他们会为你们医治。”

国晏煜却是想著果然,他们大宋也有巫医这种身份高贵之人。

他们虽然是熟女真,可在医术方面主要还是靠巫,作战前也要靠巫。

巫在部落的地位极高,甚至能够影响一场战事的胜败。

国晏端连忙道谢。

他不是第一次来大宋,如今牙齿都开始掉了,跑到大宋来,也是实属无奈。

“宋大官人,不知我们是否会被皇帝接见?”

“天子忙碌,待到辽国以及其余藩属的使者一起到东京,他会抽出时间统一接见你们。”

宋煊公事公办,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请宋大官人替我转达对皇帝的敬意,我们是真心来投靠大宋,绝无二心。”

“嗯,我一定传达。”

宋煊乾巴巴的应了一声:

“容我多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背井离乡,投靠我大宋?”

“契丹人进攻高丽,我们虽然贏了两次,但是终究是抵挡不住,强大的大宋也一直不派出援军,我们势力一直减弱。”

“如今有人想要投降契丹人,有人想要继续抵抗,发生了分歧,所以我才带著我部落的人冒险投靠大宋。”

这个理由宋煊听过了。

如今听他再说一次,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不过契丹人对这些少数民族,那手段还是极为强硬的。

韃靼(蒙古人)这些年一直都在藉机叛乱,被契丹人消灭一波还来一波。

宋煊也不知道反抗契丹人的这些势力,他们之间是否有勾连,相互结盟之类的。

契丹人自认是大唐的继承者,他们对於这些狄夷那自是用大唐那种审视的眼光。

他们瞧不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茹毛饮血的狄夷。

契丹人是“正统狄夷”,属於皈依者狂热,对其余狄夷处置颇为狠辣。

要不是西夏党项人击败五十万契丹人大军,打出了统战价值,辽国对党项人也是极尽剥削之举。

其实宋人也一样,开始就想要用这些狄夷去消耗契丹人。

甚至连契丹人,在宋人眼里也都是狄夷。

只不过因为两家结为兄弟之盟,大臣们也不好明面上骂他们的皇帝。

宋人出使契丹,使者都是要坐在最靠前的首位。

可是宋人在给外国使者排座位上,契丹作为与宋国相等的兄弟大国,位置还不如一些小势力,直接给排在后面。

搞得契丹人几次抗议,但都抗议无效。

“现在契丹人的军事实力如何?”

“很强。”

国晏端眼里露出惧怕之色:“契丹人的骑兵铺天盖地,一眼都望不到头。”

“我们守城也守不住,契丹人手下的汉军士卒善於拔寨。”

“若是在外野战,契丹人的骑兵常常是从四面实施连续突击,到那时並不拼命作战,他们更善於骑射,而不是贴身肉搏。”

宋煊点点头。

二十多年前澶渊之盟签订时,契丹人的主力就接近二十万骑兵,擅长野战以及突袭战术。

这套战法一直延续下来,並没有做出改变。

至於战马的数量,大宋当真是比不过的,甚至都不如女真人多。

野战来如风去如影,耗也能耗死你大宋的步卒。

宋煊是参观过枢密使的军械库的,那步人甲非身强力壮士卒不能穿搭。

就算平日里赶路鎧甲放在车上,一旦遇到骑兵突袭,根本就没机会穿甲。

现在燕云十六州在人家手里,这块地的百姓对於宋辽而言都很有统战价值。

如今辽国占著地利徵召一批人进入大辽军队,那也实属正常。

契丹人是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

“那些臣服於契丹人的女真人,他们需要上供什么?”

“回宋大官人的话,战马、海东青、羊皮、还有提供女人,每当有使者来部落收东西,都要找几个女人陪著。”

“若是伺候的稍有不顺心,便会直接杀死她们,把脑袋割下来,戳在柱子上警告我们。”

“还有在打仗的时候,会让女真人冲在前头去拼命,让我们自相残杀。”

国晏端脸上露出愁苦之色,这些事情他们全都经歷过。

从最开始的隱忍到反抗,最终被打的苟延残喘,內部开始出现分歧。

契丹人的强大,在女真人眼里是切切实实的用刀剑展现出来的。

宋煊对於辽朝周边和境內的非契丹、非汉人群体的统治手法,並不了解。

“那据你了解,契丹人都是怎么管理你们的?”

“宋大官人,他们是会按照强弱给我们分等级的。”

国晏端从外面观摩到宋煊如此受人尊重,连宦官都给他陪侍,又姓宋,兴许是公主的夫君之类,地位必然十分尊崇。

他来过大宋,对宋朝的制度並不了解,还是根据自己认知的辽国人对比的。

诸如被宋朝射死的駙马萧挞凛,他攻打女真人的时候,直接献俘十多万,打得女真人崩溃了。

要不然国晏端也不会对萧挞凛印象深刻。

投奔宋朝的动机,也是因为强大的萧挞凛被宋人给杀死!

那说明宋人还是有实力的,只是他们不帮助女真人。

但是萧挞凛攻克女真人的第二年,与宋对战当中,直接俘虏了大刀杨业。

辽国周遭部落势力大多都是被他给打服的,连高丽被迫称臣纳贡,也是出自他手。

“哦?”宋煊应了一声:“具体讲讲。”

国晏端也不敢有所隱瞒:

“排在第一的是藩属国,诸如西夏、高丽、回鶻,这些都是接受了契丹人的册封,他们可以內部自理,只需要按时朝贡,在发生战事时派兵跟隨。”

宋煊頷首。

这种属於控制距离较远,还有一定实力的势力。

这些年,隨著宋辽两国出现长久的和平,双方军事实力也慢慢变得菜了。

辽国人在西北方面,先败於西夏人,又败於回鶻,他们对於西北的控制和影响力直线下降。

反倒是西夏党项人的实力和名声在不断的崛起。

高丽先驱赶女真人,占据了他们的地盘,引得辽国大怒。

这才有契丹人三次攻打高丽的举动,第二次直接占据了高丽的都城。

那个时候高丽王硬气的拒绝入朝契丹,重新使用大宋年號,恢復和大宋的宗藩关係。

待到第三次大战,高丽终於取得胜利,重创契丹军,双方这才恢復宗藩关係。

现在高丽同大宋政治上的名义还有藩属关係,但是交往极少,可以说官方上有名无实。

可东京城依旧会出现高丽人,他们属於民间团体,但大多都是有官方背景的。

“剩下的便是女真人、室韦人、奚族、乌古、敌烈,渤海人,我们的首领是辽国人任命的本族酋长,我们上供的更多,出兵跟隨作战损失也最大。”

国晏端不清楚宋大官人为什么要了解这些,看样子也不像是要与契丹人开战的意思啊。

“你们是契丹人的鹰犬爪牙,受到损失就换下一批,那太正常了。”

宋煊端起茶瞥了他一眼:

“这浅显的道理,你应该明白,他们不缺鹰犬爪牙。”

国晏端点点头,给契丹人当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官人说的对,我们这几个外族虽然並列,可是谁都知道奚族才是契丹人最亲的兄弟。”

说到这话的时候,国晏端眼里是又酸又恨!

在大唐时期,奚族与契丹人是北方最强的两个外族势力,磨刀霍霍的想来幽州打草谷。

然后这好哥俩被晚唐时期卢龙节度使张仲武给一锅烩了,烧毁二十余万帐。

自此北方再无大的外族军事威胁。

直到黄巢起义,再加上五代十国,这哥俩才缓过气来,趁机做大。

奚族分为五部后就依附了契丹人,从上到下与契丹人同婚,现在奚族的数量不断的减少。

待到大辽被女真人所灭,他们的地位越发下降,引起强烈反抗起义。

金朝尽杀其男子,妇女童孺分给诸军。

如此种族灭绝的政策下,金代后期,已经不见有奚人的记载了。

“那你们女真人的处境如何?”

宋煊对於奚人並不了解,反正他们是契丹人的盟友,根本就没机会分裂他们。

“我只晓得有生、熟女真人。”

国晏端他们属於定义上的熟女真:

“好叫宋大官人知晓,我们女真人在契丹人那里分为三六九等。”

“像我们这样的,会被南迁编户,直接统治,徵调兵役,属於头等。”

“生女真,他们是被月月索取贡品,珍珠、各种皮货,马匹,你敢稍有怒色,契丹人就会定期派出军队杀死他们,进行减丁镇压,確保他们是时时刻刻屈服大辽的。”

国晏端活的时间长。

那也是从生女真转化到熟女真的,经歷过一系列事的。

“减丁?”

宋煊对於辽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当真是没有接触过。

但是他们能在一群狄夷当中站稳脚跟,定然是有著独到的本事。

这些族群大多数都有著自己的语言风俗,契丹人强行把他们聚合在一起。

不靠著血腥武力,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面的女真人、蒙古人,全都是有模有样的进行学习,嗜杀更加严重。

特別是蒙古人,动輒屠城。

“对,不等他们成长起来,便会派遣强大的军队攻击,杀死我的族人,避免我们强大起来。”

“其中地位最低的便是韃靼(蒙古人),他们经常反叛,失败了就往漠北那边跑,契丹人追不上去。”

“他们的马耐力不行。”

宋煊再次点头,车轮斩应该是减丁政策的强化版。

朝贡体系的建立,是一种政治臣服的象徵,同时也是经济剥削。

让他们失去反抗的意图。

稍有苗头,便会立即杀死这群有反抗意图的人。

剩下的便多是温顺的绵羊了。

杨怀敏坐在一旁,他不明白宋煊为什么会对辽国人的这种事感兴趣。

这不该是他一个文臣需要了解的。

“那渤海人呢?”

国晏端没想到宋大官人还知道渤海国。

“他们被契丹灭亡后,许多人依旧不愿意接受契丹人的统治。”

“一部分进入女真人的地盘,一部分进入高丽,一部分进入燕云,剩下的留在原地,总是有反叛之意。”

宋煊点点头,目前能拉扯辽国后方的,那也就是女真人、韃靼人、还有这渤海国的遗民。

高丽属於两头討好,夹缝里求生存的。

其余势力大多都不好搞。

至於契丹人內部有什么矛盾,宋煊还没有得到什么有用信息进行分析,等契丹人的使者来了之后,再好好聊一聊。

兴许能找出什么破绽来,並且加速给契丹人推行下去。

“对了,这里过阵子也会住进来契丹人的使者,你怕不怕?”

面对宋煊的询问,国晏端明显一愣。

他以为这个使馆只会居住自己等人。

“大宋其余地方没有使馆了吗?”

更为年轻的国晏煜面露不解。

他能从外面的城池以及庞大的人口看出来大宋的实力强横。

人家动輒就搞出一百个唐括部的兵力,当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此处是我大宋统一安排各国使者的地方。”

宋煊指了指外面的人:

“只要你们不主动去招惹辽国的使者,我们的士卒会確保你们的安全。”

“这位叫做段少连,他是本地人,负责你们与我之间的沟通,有什么事可以跟他说。”

二人看向段少连,连忙行礼。

宋煊再次解释道:

“你们不用担心,东京城也藏著契丹人的探子,你们入城后,想必他们就知道了,所以大大方方的住在这里,契丹人不敢隨意动你们的。”

国晏煜显然有些不敢置信,探子是足可以毁灭部落的存在。

大宋就这么明晃晃的允许他们存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宋煊站起来:

“你们先在这里休息,我回去忙其余事了。”

“多谢大官人招待。”

国晏端正正经经的给行礼,若是被大宋皇帝召见,还会有宋臣培训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

宋煊给了段少连一个眼神,让他留在使馆內。

国晏端对段少连十分客气,一旦遇到麻烦,还需要求助此人。

等出了使馆门,宋煊打量了一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宋状元,方才问那么多,可是试探出来了?”

“没有。”

宋煊摇摇头:

“这种事也不是头一次见面就能打保票的,看以后什么情况再说吧。”

“也是。”杨怀敏连连笑道:

“兴许等契丹人住进来之后,我们才能有好戏看了。”

待到宋使走后,国晏煜面露不解:“爹,那个宋使问东问西做什么?”

“我估摸他会出使辽国,所以提前侧面打探一下。”

国晏端觉得宋辽之间的盟约签订这么多年,定然不会轻易发动战事的。

“原来如此。”

国晏煜直接把这件事拋之脑后:“我们什么时候能去东京城逛一逛?”

“没钱你逛什么逛?”

“宋人不给钱吗?”

国晏煜眼里露出震惊之色:

“我听说天下最富的便是宋人了。”

“我们是来投靠他们的,哪里带了那么多的银钱,等赏赐下来之后,你再出去逛吧。”

“那咱们能不能给那个人说一说,请他给咱们点钱?”

啪。

老子打了当儿子的地中海:

“別那么没出息,平白让人瞧不起,真以为咱们是来要饭的。”

国晏煜嘟囔著咱们就是来要饭的之类的。

他们这些女真人在登州下船,也是饿著肚子的。

那地方官府也是经过请示,才同意给他们提供些米粮,不至於让他们一群人饿死。

至於其余赏赐,什么都没有。

想要换钱,自己去捕鱼换一换吧。

国晏煜是迫切的想要逛东京城,奈何手里没钱,他只能待在使馆內闷著。

杨怀敏则是回去与刘娥仔细匯报了宋煊与女真人之间的谈话。

刘娥也搞不清楚宋煊问那些不著边际的话是做什么,顶多只能认为他是在让女真人放鬆警惕。

本来头一次见面,也没想著能够立马就试探出来。

“既然宋状元感兴趣,待到契丹人来了,便让他跟著他岳父一起去接待这些契丹人。”

往年都是曹利用作为正使的,契丹人对老曹也是有些畏惧。

“明白,臣这就去与宋状元说一声。”

杨怀敏估摸著契丹人的团队明日怕是也该到了。

正好不耽误后天的摸鱼大赛的决赛,方便宋状元去忙活收尾。

此番辽国带队的正使是耶律狗儿,南府宰相。

他们路过滑州的时候,瞧著官府在救灾。

“这黄河若是早些年能够决口,兴许还能帮了我们大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