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出尔反尔(2/2)

苏大河挣扎著从地上翻过身半跪起来,嘴角流血,咬著牙一脸坚定看著素娘道:“孩儿他娘,有些事我虽帮不上忙,但咱是一家人,没道理有啥事都让你一个人扛,不管你干啥我们都跟著你。”

素娘听著丈夫的话,眼眶有些湿润,跟著惨笑了一声,突然就开始蹲在地上放声大哭。

青玉抱著那个孩子,转过头看著那个蹲在灶房门口的可怜女子,面色有些不忍,於是转过头来看向楚元宵,轻声道:“公子?”

楚元宵看了眼青玉,脸色同样也有些不太好看,但他皱眉想了想之后还是轻轻摇了摇头,低声道:“先看看再说,即便要救人也不应该是现在,先看她怎么说。”

青玉听著楚元宵的话,低下头看了眼窝在她怀里又开始哭的孩子,皱著眉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素娘蹲在地上哭了很久,那位掌印太监好像对此並不关心,反而开始饶有兴趣在这间院落之中四处閒逛,隨意走走停停在各处瞧一瞧,也是在等待这个女子的最后选择。

院门外一眾持枪按刀的甲士已经下了马,整整齐齐列阵站在门外,刚刚好堵住了院门,无一人发出声音,静静凝视著院中的眾人。

许久之后,蹲在地上的素娘终於是勉强止住了哭声,泪眼朦朧抬起头看了眼自己的孩子和丈夫,最后才咬著牙看向那位坐在了对面廊檐下的司礼监大太监,缓缓道:“如果我交出东西,再代笔写一封禪让詔书,你们能不能放过荷镇的无辜百姓?”

那大太监此刻就坐在先前未被掀翻的那张八仙桌边上,从桌上挑了一只乾净茶杯给自己倒了杯茶,正端起来凑到鼻尖处细细闻了闻,闻言之后终於笑了笑,轻轻抬起头看了眼那女子,笑道:“这荷镇也同样是昭阳国辖下的子民,公主殿下既然愿意让步,那我等又何必要多造杀孽?陛下仁政爱民,当然也同样不愿做那不合礼制的事情。”

这句陛下当然是指那位曾经的昭阳国大將军,而这位大太监敢说这句话,当然也是因为出宫之前,他已经在那位新登基没几年的皇帝那里得到了某些授意。

素娘轻轻摇了摇头,缓缓道:“我不信你。”

大太监笑了笑,“那殿下觉得,咱家要如何做才能取信於殿下?”

素娘闻言直接转过头看向楚元宵,微微万福之后,有些近似於哀求般轻声道:“小女子可否劳烦小公子为我们做个见证?”

那位面白无须的老人坐在八仙桌边,闻言挑了挑眉,笑看向那个背剑佩刀的少年人,“我昭阳国的家事却要劳烦这位小公子,实在是有些不太有礼数,只是此事確实为难,还请小公子伸个援手,事后我昭阳国主必有重谢。”

楚元宵没有理会那个大太监,而是先看了眼那个目光坚定的女子,嘆了口气轻声道:“你確定想好了?”

素娘面容淒婉,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劳烦公子做个见证,日后若是这荷镇民出了差错,小女子希望世人也能知道他王御安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楚元宵闻言只是笑了笑,对於素娘这句几无威慑力的威胁言辞不置可否,反而笑看向那位掌印太监,道:“先前是你们双方家事,有些事我確实不太好插手,不过既然现在二位都想让我做这个见证,那不知我有几句话能否也与诸位说一说?”

那个面白无须的老人大概是对此有些意外,但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拒绝,笑著点了点头。

楚元宵也跟著笑了笑,缓缓道:“中土临渊学宫的规制不禁绝改朝换代,所以你们之间的有些事我不便置喙,只说眼前事,既然让我来做见证,在下当然就得为这一镇无辜百姓负责。”

大太监笑道:“那是自然。”

楚元宵点了点头,突然在手中变出那件须弥物,刻有“儒”字的玉牌,朝那位掌印太监举了举。

大太监先是眯眼看清了对方掏出来的东西,紧接著就是悚然一惊,他当真没想到隨隨便便遇上一个外乡人,竟然还会身怀这种东西,儒门的东西不是隨隨便便谁都能有的,很多昭阳国境內的读书人自詡儒家门生,但也不可能隨手掏出来这样一件儒门信物。

司礼监掌印太监作为一国中官之首,他不是某些没见过世面的江湖中人,真假自然还是分得清的。

楚元宵看了眼那面色凝重起来的大太监,缓缓道:“既然你们答应了不会事后再追究这一镇百姓,我相信以皇帝和內廷元辅二位的尊位,应当不至於出尔反尔,我只是个江湖中人,必然不能常住在这荷镇,但想来他日再路过此处时,荷镇就还会是曾经的荷镇。”

这个时候的老太监面色已有些凝重,当著儒门中人的面说出口的话,和只是个平常江湖人面前说出的话,那是两回事。对方手里握著一枚儒门信物,这种时候给出的结论如果事后做不到,中土那座一品山门可是有理由找昭阳国麻烦的。

楚元宵看了眼那掌印太监的表情,见他面带犹疑,於是便轻笑著挑了挑眉,“所以公公先前的话,不是很诚心?”

大太监深吸了一口气,笑道:“自然不会,在下既然要与公主殿下谈买卖,又岂能不是怀著一片诚心而来?”

楚元宵笑了笑,“我能不能相信公公这句话能代表你们那位皇帝陛下的意思?”

那位大太监表情微微凝了凝,听懂了少年人这话里的意思,但他转瞬又笑了笑,“以一品山门高位的权势,难道还会在乎这个?”

楚元宵摇著头嘆了口气,“我不喜欢与人扯皮,真要有我想到的那一天,我可能就是直接提著剑进你们京城去讲理了,你们到时候要还是跟我说什么非皇族亲口答应之类的说法,我又要费口舌再爭辩一次,实在是有些无聊。”

那位掌印太监大概是被少年人如此直白的言辞给堵得有些憋气,但又不好说什么,脸色便有些微沉,淡淡道:“这位公子放心便是,只要公主殿下愿意配合,咱家保证事后不会有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那关於他们这一家三口,你们又准备如何?”楚元宵分別看了眼此刻静静等在一旁的素娘一家,看著那位大太监问道。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掌印太监闻言微微眯了眯眼,看著那个少年人道:“那公子以为该如何?”

楚元宵想了想,转过头看了眼那女子素娘,眼含疑问?对方这一次也没有犹豫,轻轻点了点头。

楚元宵看向那个宫中貂寺,道:“从此以后,石磯洲不会再有苏大河一家。”

那大太监这一次並未犹豫,直接摇了摇头道:“国主陛下不会放心的。”

楚元宵笑了笑,“我做保也不行?”

大太监眯眼盯著楚元宵良久,轻声道:“咱家还不知公子姓名是?”

“楚元宵,礼官洲承云帝国人氏。”

这一回,少年人没有报化名,有些事既然要谈买卖,就不能遮遮掩掩,因为那不足以取信於人,也不是谈买卖该有的诚意。

大太监坐在对面廊檐下的八仙桌边上,手中那只茶杯晃来晃去良久,最后才缓缓道:“儒门君子讲礼义廉耻,咱家能信得过楚公子的诚意。”他转过头看了眼门外那边甲士林立的麾下眾人,思虑片刻之后看向楚元宵,道:“希望楚公子不要让咱家失信於皇帝陛下。”

这个买卖其实不该这么做,以皇帝的脾气,他回去多半还要为此事多费许多唇舌,但这同样也是个机会,昭阳国的机会,一位儒家门生的人情,其实还是值得赌一把的。

到了此时,这桩买卖就也算是谈完了,也算是皆大欢喜。

那位亡国公主素娘转身回了身后的灶房,大概是去取什么东西了,院中眾人都没有跟进去。

客栈院外,那群肃穆静立的甲士中,有个年轻武卒微微眯眼环视了一圈院中眾人,沉思一瞬之后,突然拔刀朝著那座灶房一刀挥出!

青霜一直站在院中,反应要比那位司礼监掌印更快一些,瞬间出现在灶房门口,硬生生横挡在那一道刀芒前!

这一刀的出刀之人境界不低,又是蓄意为之,所以即便是金丹境的龙裔青霜,仓促之间也被一刀劈中,直接倒飞撞在了灶房的墙壁上,更是直接撞塌了整面墙壁,连带著那灶房都倒了半边,將那位亡国公主还有龙裔青霜一起,全部埋在了其中。

下一刻,楚元宵瞬间出现在院门口处,一刀横斩那个突兀出现的出刀之人,一声清脆的金铁交击声响彻小镇!

一双漆黑眼瞳的少年人冷冷看著面前那个年轻甲士,冷冷道:“鬼鬼祟祟背后伤人,阁下好脸皮!”

那年轻甲士一脸的不以为意,似笑非笑道:“仗著有一层儒门弟子的身份,就在这里明晃晃仗势欺人,阁下的脸皮也不比我薄多少吧?”

那个走了一半路,又突然停在院子中间的司礼监大太监,此刻同样看著那个与楚元宵对峙的甲士,面色难看至极。

那甲士好像也不太怕这位权柄滔天的宫中貂寺,冷笑一声道:“公公真是好大的官威,都敢替皇帝陛下做主了?”

举刀站在甲士对面的楚元宵终於明白了眼前变故是怎么回事,回过头似笑非笑看了眼那个脸色难看的老太监,隨后直接朝著那个年轻甲士一刀斩了过去。

“原来真正的做主之人是你啊?生意谈得不满意就要用这种办法偷袭杀人,枉我觉得你们这些掌权之人也算讲理,还真是高看你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