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学堂风云(2/2)

忽然同桌打断了唐晏桕的臆想,当唐晏桕清醒过来,看向前方的身后,不知何时,老先生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将军对金州的子弟们,做出了充分的规划。

“葛将军虽然年轻,却有举世无双之武勇,不愧是大名鼎鼎的五虎将。”

小小的李虤,已经初见暴躁的性子,比父亲李胜虎和祖父李彪都要悍。

唐晏桕嘟着嘴,不情不愿的走进了启蒙学堂。

不近人情的是,将军会收钱,也不多,够维持建筑的维护,先生的束脩。

有些人心中计较的时候,孩子们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重新玩到了一起。

唐晏桕露出茫然的眼神,自己没有吵闹啊。

看到启蒙先生的模样,唐晏桕心中就凉了一半。

三字经其实也算是故事。

“藟姐姐,你哭了。”

老先生盯着唐晏桕,让他起来背诵课文。

余光扫视了眼堂下虎头虎脑们的孩子们,老者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军校从六岁开始,唐晏桕年龄不够,需要等一年,目前读的是启蒙的学堂。

不过学堂和军校的风气向来如此,孩子们打架们,不能只赢得起输不起。

全罗道益山。

将领子弟和官员子弟,需要交纳全额的学费,士兵子弟只需要交纳一半。

顺着老先生的目光,唐晏桕才发现,自己那错了课本,手忙脚乱的换了三字经。

从来不提此事,是他在家里的“秘密”。

学堂并不远。

同样的气氛,而且来源更多的同学,包含了各个阶层,一样的吃一样的喝,学同样的知识。

“哼。”

“晏桕?晏桕?”

两人骄傲的别过头。

朝鲜国主李倧,带着家人,一路难逃,一直抵达此地,才算是停下了脚步。

但是比起王丰肃写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上,就不够对方有吸引力。

分别是庞大的衙门机构,官员将领的府邸,还有军校,女子学校。

唯独此项开支,仍然被秦可卿抓在手里,并没有交出去的意思,唐清安也没有逼迫。

今天怎么会是他。

“你每从学堂回来,十次倒有七八次挨打,怎么不见你怕先生?”

年龄小,只想到他能想到的。

“把你得意的,我们都离不开你。”金钏儿推着唐晏桕,边说:“赶紧去学堂,迟了先生可是会打手心的。”

心中哀嚎一声,抱怨这个老者来的早了,却不提自己为何喜欢卡点。

不过可笑的。

欺负人就不同了。

金江军小将葛世峰,带领百人,先是打退叛军近千人的追击,后来又从数千追军中全身而退。

如此下去。

葛藟把书袋挂在唐晏桕的肩上,边衬了衬,免得容易滑落下来。

老者年龄大了,哪怕是启蒙先生,资历也就高了。

唐晏桕不服气的说道。

当初引为了金州的笑谈。

平辽侯府和节度府,并列于金州城的西端。围绕着平辽侯府和节度府。

二话不说就抄起戒尺。

说起来。

见唐晏桕越说越过分,葛藟拍了拍唐晏桕的胳膊。

葛藟正要解释,眼睛里进了沙子,来不及说,唐晏桕兴奋的打断了她。

见换了年轻的先生,学堂里的孩子们,发出了欢呼的声音,哪怕是李虤,也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坐在唐晏桕周边的,当然是他的“好朋友”们,与之对应的,是李胜虎的儿子。

小时候记忆好,记住的事情,往往能记一辈子,反而年龄越大,记忆越衰退。

没错,这笔款项,由平辽侯府家眷提供,走的是将军的家产,不动用公库。

她的家人在京城,也是从小远离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如今习惯了,不想再经历一次。

唐晏桕认为金钏儿是女孩子,不懂男儿们的事。

原来如此。

各家的小厮随从们,大汉们在院外等候,小厮们在学堂外等候。唐晏乾来的最晚。

启蒙学堂里,唐晏桕的身份,加上他的调皮,天然的成为了孩子王。

过了几日。

“还有长公子要回来,既然回来,肯定也是要读书的,等你哥哥回来,你也有人作伴,每天两兄弟一起上学。”

李胜虎和他牺牲了的父亲李彪,两人都是暴躁的性子。李胜虎为自己的儿子取名,要不找先生,直接取了个李虤。

样子极像一个长姐,手里不停,嘴中叨唠。

正如将军所言。

“啪啪啪。”

目前来看,是败多赢少,所以唐晏桕没有在家中说,觉得没面子。

屋子外,金钏儿的声音传了进来。

所以老先生来学堂的次数就少了。

唐晏桕越说越肯定。

要让他们从小懂得遵守规矩,烙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等他们长大了,也下意识的遵守规矩。

老先生资格老,忍着精力的不足,竟然直接教了半日的课程,把王丰肃教材的课程,一个字也不准提。

全罗道,忠清道,庆尚道,江原道各地的卫所军,逐渐汇聚到此处。

跟随的汉城官员们,不少人掉队,不知道去了哪里。

“嗯哼。”

等学堂中的学生年龄大了,就会进入军校,和将领子弟,官员子弟,士兵子弟们一起读书。

走出门外。

被嘲笑后,唐晏桕也不哭了,重整旗鼓常常和李虤约架,视李虤为必须打倒的对手。

大哥年龄小,手里不知轻重,谁晓得他会不会把自己打伤了?

只是欺负的定义,很多人的标准不同,可能小孩子之间的推攘,有些人也会定义为欺负。

但是对于其中的意思,可能不大理解,毕竟年龄在那里,掌握熟练的背诵已经很厉害了,至于理解运用是以后的事情。

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以及王丰肃写的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故事等,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熟练的背诵了。

启蒙的先生也不会过分的严厉,让孩子们学会遵守纪律,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多次找将军痛斥,将军笑呵呵的遮掩过去,但并没有取消这门课程。

这种套路上千年来都是如此,很多人这般认为的,直到葛世峰打退叛军的功绩,震惊了许多的人。

“殿下过誉了,外将不过是占了些许的优势。”

“哦?”

朝鲜国主起了性子,好奇的问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