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祥和的老头发怒的时候(1/2)

第469章 祥和的老头发怒的时候

汉城逃离的匆忙。

朝鲜国王,王宫的贵妇,太监,汉城中的大臣,家人们,各色人员数千人。

护送的两支军队分别是千余宫廷卫士,五千余禁军。

路上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上万人的队伍,马车,轿子,骡驴,推车,让道路越发的拥挤。

当叛军的数百骑兵出现时,引发了队伍的崩溃。

其余人不提,宫廷卫士和禁军,数千士兵一哄而散,不知所踪,只有林致远手里还剩下两三百人,护卫在朝鲜国王身边。

如此下去,必定被叛军所趁。

葛世峰见状,骑马来寻,找来朝鲜国王的行驾所在,见长公子安然无言的和公主在一起,才松了一口气。

危机的时刻,主动请命,带领金江军百名精兵留下断后。为逃离的队伍赢得生机。

此次逃亡的狼狈,李倧只觉灰心丧气,多年来的隐忍,旦夕间付诸东流。

“过去的事情,还替他做什么呢。”

“别看全罗道不少人言要和叛军谈判,我仔细观察,皆不过是试探的言论。”

先前那么危急的局势,金江军都没有介入汉城,也没有强迫索要长公子。

谢有成亲自和两班接触,更加确认了此点。

至于平安道,先把看得见的东西,笼在手里在谈嘛。

金自点直接拒绝了谢有成,甚至提出了海岛。

面对如此的局面,李倧实在不知,自己还有何成算。

是朝鲜,日本,中国海上的交汇处,占据重要的海道咽喉。

“叛军必败。”

他也是参与过的功臣,结果利益上抢不过金瑬李贵,离开了汉城回到了全罗道,他对二人如何能有好脸色。

~~~~~~

谢有成抵达全罗道后,除了第一日拜见了朝鲜国主,随后的精力投入在和两班阶层商议中。

最后。

“朝鲜汉城政变多,但主要是两班阶层,在汉城直接发动,主要影响皆控制在两班阶层自己手中。”

甚至流传出,葛世峰乃金江军第一跷勇之将。

谢有成瞅了眼金自点,又看向沈器远,沈器远默不作声。

“我已经让人告诉谢有成,长公子回金州的事情,寡人同意了,而且寡人还提出了一个请求。”

在汉城,金瑬有实力能压服其余人,到了全罗道的时候,就不是他的地盘,由他说的算。

金江军南下,占领了咸镜道,从江原道北方传开的消息,引起了哗然大波。

而清除了平安道的勋臣,那机会就多了,很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如果他的身边能有葛世峰这等人,他一定全身心的支持,把所有的军队都交给他。

李贵闷闷的说道。

各派的勋臣汇聚到了一起。

“不可能。”

各处前来勤王的军队,李倧有自知之明,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这个朝鲜国王,不过和叛军讨价还价罢了。

葛世峰的解释,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没有几人来和自己商讨如何对付叛军了,看着眼前的葛世峰,李倧想到了从镇江抵达全罗道的谢有成。

金自点狂妄的说道。

沈器远,金自点等人出头,和谢有成协商。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数百年来,地方藩镇的军队第一次攻入汉城,虽然占领了汉城,但是士兵心中仍然有畏惧的心理。”

~~~~~~

金瑬,李贵,金自点,申景禛,李曙,李兴立,张晚,沈器远,林庆业,金应铉,郑蘅……

谢有成没有卖关子。

从朝鲜国主李倧的话意中,他听出了托孤的意思。

“平安道可得也。”

“当年蛮族势大,为了支持金江军,李倧把朝鲜海岛借给平辽侯使用,如今蛮族大患已绝,理应归还各海岛。”

陶杰也是灵敏的人,只是身在其中,一叶障目,谢有成一言点醒,遂恍然大悟。

李倧笑了笑。

下面人们的各种试探,各种的言论,逐渐统一,形势越发的明朗,他们这些大佬,将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后来朝鲜事定,他归国组建军司,陶杰还是他向将军举荐的。

两班阶层不和叛军融合,那么必定会引发激烈的对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金州安定,有将军在,就不会有宵小骚扰世子和公主,而且公主和长公子有婚约,殿下勿忧。”

“寡人希望世子和公主,能去金州避难,如果成行,以后还请葛将军帮忙关照一二。”

陶杰佩服,笑道。

“当初我就认为平辽侯不好相与。”

葛世峰看来,并不算多大的事情,当年和蛮族打仗,比先前更要严峻。

李倧看到葛世峰怔了怔,尴尬的露出苦笑。

“此次叛军是藩镇军队攻入汉城,虽然也是两班阶层发动,但是军队的势力水涨船高,已经有摆脱两班阶层控制的苗头。”

陶杰笑道。

“为了防止叛军死灰复燃,暂时由我们金江军代管。”

随时都会被绑缚转交给叛军。

“恐怕平辽侯对平安道有野心。”

上有朝鲜国主李倧的名器,下有三部义军,才是金江镇能在朝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根基。

但是看得见不代表就能正视。

当年他和金瑬等人,在汉城发动政变前,先去镇江拜访还是总兵的唐清安。

“将军的布置越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是让人感到惊悚。”

“试探过后,必定会统一意见,不会放任新生势力脱离两班节阶层的掌控中。”

济州岛很久以前,是一个独立的岛国,土地肥沃,又能养马,又能种田,自给自足,后来被高丽吞并。

此处的人虽多,汇聚起来的势力浩大,人心却不是一团和气。

对于金瑬所提的危险,当然是存在的。

下诏各地尊新王。

他们从南往北攻叛军,金江军入平安道,从北至南断绝叛军后路,南北夹击。

他是不支持清除平安道勋臣的,按照金自点的计划,那么平安道的两班,走投无路下,会投靠平辽侯。

持重的金瑬,先后被人甩脸色,因为汉城的失去,他的势力跟着大减,索性闭上嘴不说话。

为何自己国家不能出如此忠义的猛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