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绝对不是将军的授意(2/2)
将军的肚量令人佩服。
赵学颜和潘驯,两名年轻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在一旁小声的喊道。
随着地盘和人口越来越充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已经越来越有了大气象。
背着自己左右勾连,跳的最欢的就是陈凯武。
两名年轻将领。
当时连军校都未建立的金州,徐辉还只是普通的官员,军司也还没有成立。
周围的人竖起了耳朵。
章毅把机会送给了李如靖和徐聚费。
金江镇的统治者,将军他从来不言独竖一帜,而是高举大周的旗帜,那么意义又不同了。
数十年后。
已经有了自己气场的金江镇,像眼前的三人,他们已经和关内格格不入。
金江军就是周军。
他的态度更坚定一些,眼他们,会不会真的和自己翻脸?毕竟自己身后有朝廷的支持。
得到这个分析,徐辉心里很激动。
他带领的小营,只射伤了两人,见对方有退却的意思,放水下,让对方顺利带走了伤兵。
但是在辽东。
听到父亲“义父”的打趣,两名年轻人,已经二十出头,都要当父亲的人了,竟然不好意思起来。
根据地方汇报。
因为他在金江镇,已经有了一番气度。
不过听了刘承敏的说法,如果打完一仗,就能让众人和睦起来,那倒是不错。
刘承敏也不在客气,径直走向案几后,回过身看向朱文和徐辉,然后抬起手,请他们先坐。
除了刘承敏,以及他的属官,还有朱文,徐辉。
随着金州的胜利,打败了蛮族的攻击,自己又很快被镇江的将领们孤立。
需要一名有声望,有才能,有经验的老将,临危受命驻守此地。
特别是金江军中,将领们认为只有四大总兵,朝廷提拔的那位,没有人认可,已经遗忘在了很多人的视线中。
满院子的圃中,赵缑用仿佛普通的匠一般,精心的为他多年种植的浇水。
新合军入营后。
潘驯的父亲就是牺牲在沈阳,为围困后,亲手杀了五名蛮人的悍将,是自己最得力的老部下。
徐辉抚掌而笑。
所以将军安排了赵缑用。
不必要的情况下,切勿对鄂博的兵马赶尽杀绝。
朱文笑呵呵的说道。
徐聚费也不客气,上前向众人诉说战情与战况。
“看来派去奴儿干司作战,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可以说那时候的徐辉,心理是很着急的。
众人眼光看向徐辉,是他的亲侄儿。
徐聚费看向李如靖,李如靖让徐聚费说。
例如当年的安南。
金江镇新升的气场,经历了时间的积累与质变,会和大周越发格格不入,更难以融合。
根本不会因为我,而猜忌你们,你们不够格。”
“原来是五虎将啊。”
章毅带着将领们,来到总兵府,向刘承敏汇报详细的战事经过。
犹如他当年在镇江。
事情当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简单。
在朝廷的记录里,金江镇有五大总兵。
他原来的职位最高,比将军升为总兵前都要高。
换句话说。
徐辉的朋友认为,将军此言论,听上去忠心耿耿,实乃所图甚大,不满足偏安一隅。
刘承敏请朱文坐上主位。
鄂博的兵马才多少人,不够金江军塞牙缝的,但是目前还不到消灭对方的时候。
赵缑用早就听到了脚步声。
熟悉的脚步声,让他知道是谁回来了。
不然以后用什么去“说服”,那些进入奴儿干司的把他伴部落?
徐聚费。
金江镇强大,军资充足,军纪严明,打了胜仗等等许多条件,都是需要符合的。
听完军事汇报,接下来就不关刘承敏的事情了,刘承敏稍稍往后一靠,表示了他的态度。
赵学颜和潘驯点头回复,匆匆的进入府中。
那时候金州刚收复了镇江,连东岸都还在蛮族的手中。
他虽然不知道将军能不能办成,但是这份期许,让他心甘情愿的等待与追随。
无论是金州军还是镇江军中,都有他以前的老部下。
比起金州,镇江是被放弃的位置。
刘承敏没有继续多言。
各处的战斗进行下来,虽然声势浩大,却只击杀击伤对方十几人。
作为之前朝廷唯一的高级将领,无论是哪一方面,都符合当时担任守卫镇江的需求。
不过和安南不同的是。
说到最后,赵缑用一脸轻松的带上玩笑的语气,笑话两名小辈不够格。
他已经释怀了。
家族不就是一代代延续吗,他的遗憾,有他的后辈帮他补上,那他就没有遗憾了。
“军司拒绝你们去新合军的申请,绝对不是出自将军的授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