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绝对不是将军的授意(1/2)
第445章 绝对不是将军的授意
开原驻军一万,昌图驻军五千,铁岭驻军五千,打着传统的金江军旗帜。
三角形镶红波浪边。
沈阳新成立的新合军骑兵,两千人的队伍,两骑一列,延伸出一道蜿蜒的队伍。
队伍中各色的旗帜,唯独那高举的特立独行的军旗,最是周围的人们感觉新奇。
从奴儿干司打完仗,驱逐了闯入奴儿干司的人,得胜归来的新合军,和以前的气氛不同了。
打量着进城队伍的刘承敏,发现了区别。
前番他去沈阳,巡视新合军,那时候的新合军,虽然训练日久,但是缺少了一股和睦的感觉。
来源太过复杂,草原人,叶赫人,汉人,朝鲜人,苦兀人……
只两千人的规模,竟然高达好几族的人。
浑身散发傲气,面对大佬们的审视,丝毫没有紧张和露出怯意。
那是将军的义子。
例如徐辉。
答应的部落,我们就帮助他们,回去原来的牧地,并且承诺保护他们。”
他欣然上任,带着满腔的信心。
徐聚费不懂为何有这种要求,但是他是军人,收到了命令后,当然严格执行。
“你们没有去成新合军,不要被外面的谣言影响,将军哪里是小肚量的人。
那时候,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父亲。”
赵缑用常常想过,哪怕再有才的后生,换做自己是将军,会放心的提拔使用吗?
自己的儿子和义子,赵缑用当然相信他们是才干卓越的。
“借着目前有利的时机,可以去和把他伴的部落提出要求,让他们归顺金江镇的统治。
圃上的,前后左右都是一条线,仿佛列阵的士兵们一般。
两人从小刻苦,加上优秀的家学,以及军中多年的打磨,当然不是普通的后生能比。
总兵府中。
不到五十岁的赵缑用,已经头发白。
家传的本领不提。
“义父。”
“公子们回来了。”
两人多年的兄弟。
经过刘承敏的提醒,他联想到了正在镇江城,训练的一营新合军。
“以前人心不齐,一起卖过命,有了过命的交情,很多矛盾就不是矛盾了。”
朱文认为时机已到。
可以说金江镇的官场风气越来越强了,哪怕是刘承敏也容纳了其中。
也可以说金江镇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草台班子。
两头作战的金州军和镇江军,面对蛮族未知的攻击目标,将军只能选择主守一方。
平辽侯府院墙外的街道的右边,很多的院落,规模较大的一处,上面挂着赵府的牌坊。
其间的火候恰到好处。
徐聚费的父亲牺牲的早,随着金江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涌了出来。
新生的金州军,镇江军,还没有如今人才济济的现象,都是新兵新将。
徐辉就和关系深厚的同僚分析过。
他的大哥徐寿福战死沙场,得到朝廷的抚恤,他也可以去兵部,领取他的恩职。
~~~~~~
金州。
面对新合军的军力,弱势一方鄂博的兵马,皆没有强硬对抗,而是选择了退却。
徐辉满意的点点头。
继承了其父悍勇之余的潘驯,又学习了自己的家传本领,带了一丝的狡猾。
徐辉好奇。
赵缑用常常在想。
自己本来是推荐他去沈阳立功,谁知道却是害了他,但也没有弱了他们的威风。
如果当时。
在没有确切的要求之前,军司对新合军的要求,以逼退鄂博的兵马为主。
大门外的两名士兵,坐在门口的石墩子上,无精打采的垂着头,直到街道上出现了两名年轻人,听到了动静了,士兵连忙起身上前招呼。
赵缑用至今都记得,陈凯武和一帮将领们,向自己图穷匕见的场景。
“哦?刘总兵有何高见?”
虽然是个戏称,但是光这名号,就足够侄儿在金江军的未来畅通无阻。
刘承敏点点头。
“喧宾夺主的事情我可不干。”
寡嫂也常常忧虑。
李如靖不用说。
将军为何屡次老调重申,多次当众说金江镇永远是大周的金江镇,辽东永远是属于大周的。
将军一封公文,把他召了回去。
朱文微微颔首,徐辉笑而不语,几人不约而同的坐下,其余人在纷纷坐下。
但是又不能轻易的放弃。
“原来如此,是极是极。”
数年过去,侄儿成为了军中的后起之秀,和将军的义子,被军中称为五虎将。
但是他从来不会考虑去效力朝廷,哪怕有一天,朝廷派人联络他,许诺高官厚禄,也无法让他动摇。
五虎将。
所以他建议寡嫂,多去拜访秦夫人,为当时还是少年的侄儿攒下一份人脉。
同样有刘承敏所言的那些弊端,让人担心影响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