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焚烧的大火(2/2)

事已至此,到了需要认清现实的地步。

未来谁也不敢保证。

城外。

殿内。

也算是解脱。

他此时终于后悔了。

“你们都退下吧,呼塔布留下。”

“不。”

彭大海不会理睬这种事,刘承敏身份不同,也不好插手,武震孟性格猛烈,他只会火上添油。

皇台吉后面的话说不出来,堵在了嗓子眼里。

金江军的强大,已经被证明,他们使劲了浑身的解数,也无力应对,步步败退,上下皆感到绝望。

“为了等候吴督院,特意让蛮族今日归降。”

两人互相敌视,倒有一点相似的很。

第二日。

不过二人都有底气。

蛮族是那么的强大,战无可胜,正是因为看到此点,他才主动靠近老奴,想要靠才华以得前程。

满嘴胡言,张口就来。

跪下重重的磕了头,起身大踏步的离开。

内城的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几年啊。

沈阳内城。

“先等一等吧。”

自己不投降的话,相信外面的厮杀声会重新响起。

众人中。

也有贝勒投降了忠顺王,例如代善的儿子,岳讬和硕讬两兄弟。

一队队蛮族降兵抵达金江军划定的土地上,到了一定的规模,则带领到下一处,将领则全部单独关押。

谁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谁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谁就能成为他们的英雄。

终于还是形成了数股声潮,哪一处的刚响完,另外一处又排开而来,一股皆一股,连绵不绝。

当初。

和朝鲜军,金江军不同的是,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畏惧,也有平静,麻木,唯独没有不服气。

一声响万声响。

十数万的蛮族百姓,被分成了众多区域,安置在空旷的地方上,皆看到了燃烧的大火。

已经败了。

也有余力应对国内的压力。

未来。

皇台吉一言不发。

士兵们忍住心中的呐喊,露出激烈的眼神,热切的看向那名骑在白马上,满身金色铠甲的人。

朝鲜不少的将领,离开自己的营地,跑来此处看热闹。

大殿静悄悄的,没有一丝的声音。

各条道路都被金江军守得死死的,有弗朗机的散弹把守街道,岂不是让人送死吗。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处都在乱喊。

有的人明白了,不明白的人也很快明白了。

此时。

远处的士兵们,只能抬头看到旗帜,知道将军来了,呼吸情不自禁的加重。

来辽东确认忠顺王弹劾平辽侯的奏疏,弹劾其捏造战功的事情是否属实。

“哈哈哈,平辽侯抬举我了。”

各营充满了肃杀之气,震慑蛮族降兵。

吴文华笑着试探问道。

林之远都忍不住来了。

“你去布置吧,我……”

有士兵控制不住的呐喊道。

唐清安骑在马上。

汉臣们早已顾不上,绝大多数失陷在外城,生死难料。

长库和场安,嘴角动了动。

哭过了之后,人们心中终于放下。

那里是皇宫的所在。

三部义军的士兵们,叫喊的熟练,朝鲜卫所军的士兵们,呐喊的口音有些奇怪,但也听得出来。

无论是流民,朝廷,又或者自己,任谁入主了中原,都不会有以少控多弊端。

众人纷纷离开。

皇台吉阻止了呼塔布。

在这股浪潮之下,蛮族降兵们皆丧失了胆气,灰溜溜的低着头。

城门外。

怎么就败退到如此地步呢。

又有人来报,蛮族重新派了使者,向将军乞降。

“长库,场安,你们二人趁着夜色,突袭城中的金江军,延缓他们的脚步。”

过程中很顺利,没有闹出事端。

从赫图阿拉城迁都到沈阳。

平辽侯的旗帜那么的显眼,在风中呼呼飘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真的不容易,受了多少侮辱,忍了多少的欺负,做了多年的冷板凳,好不容易等到皇台吉,才获得了重视。

无数的汉人不分昼夜的修建宫殿,整个沈阳城热闹非凡。

“将军威武。”

蛮族的降兵们,没有人不认识那面旗帜。

皇台吉颓然的说道。

唐清安的目光,落在了士兵们身后的蛮人中。

性格沉稳,做事有度,人人服气,他出面正好合适。

“呜呜呜。”

根据呼塔布所言,金江军准备用火炮洗城,内城才多大,尽在金江军火炮射程中。

忠顺王有他的底气,平辽侯也有平辽侯的底气。

自己虽然贵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任何一地的封疆大吏都会忌惮自己,唯独这两人不会。

吴文华有自知之明。

没有在别人的地头,张嘴胡来,他可没有这份底气,倒是极其的和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