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双方结盟(2/2)
种种令人感到怪异的举动,引起了西方军队将领们的嘲笑。
敢说皇帝不好的,自个全家先不好。
哪怕方法不同,但都会如此的。
俺答汗深明大义,选择国家统一,成为大周的忠义王,右翼蒙古的台吉们,皆封世袭指挥佥事或同知。
奥巴随后起身。
哪怕是图美台吉,也不得不动容,感动平辽侯的真诚。
“只要科尔沁不背叛大周,我当众向天承诺,对待科尔沁草原,必定如对待自家人。如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永世不得翻身。”
直到俺答汗,作为黄金血脉,他带头承诺,不在攻打大周,为数百年来,双方的百姓,带来了曙光。
众台吉见到鼎鼎大名的平辽侯,皆心中升起了感叹。
百姓受苦遭灾,必定是大臣们贪腐,欺瞒皇帝,最后被皇帝派的钦差发现。
蓝色代表天空,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红色是护法神,黄色是大地。
“谢谢巴图鲁汗。”
既然他来到这个时代,自然也承担起民族的重任。
因为他是以寡制众,必定会采用压制占绝对人口的汉族。
枪,炮,船都会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几何等知识也被借鉴吸收,获得传播。
念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唐清安不禁笑了笑。
如今有了自己的支持,他还会不会有后年的大劫呢?
共饮一杯。
他死后。
明亡后,哪怕换一个汉人的政权,同样摆脱不了文明落后的结局,这种洗白的说法,唐清安嗤之以鼻。
八年间立下如此丰功伟业,虽然听闻平辽侯不到三十岁,但是当亲见后,还是让人下意识的惊叹。
皇帝做的不好,大臣们敢骂,碰到狠人,犹如嘉靖这种,那就回老家去骂,留下文字。
我希望科尔沁草原,同样如此,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
有一种说法。
任何经历过义务教育的人穿越到这个时代。
他也看过这份捷报,见将军突然念到多尔衮这个名字,又露出奇怪的笑容,所以感到好奇。
他初习历史的时候,经常感到纳闷。
“我们去亲自迎接巴图鲁汗。”
大周和右翼蒙古开放互市,再也没有战事,消除了争端,随着发展,关系越发的和睦。
乃至西教教皇严禁大明百姓祭祖,引起了最激烈的对抗时,也没有杜绝西教。
唐清安因为沈阳战事的顺利而兴奋,虽然妻妾成群,但是也有使命感。
如此形势,已经保持了数十年。
营地的空地上。
而军事体系中加入鸟铳,形成稳固的供应,则难上加难,唐清安并不担忧科尔沁能仿制出来。
他是自称的大汗。
双方都很重视这场见面,人人脸上露出微笑。
皇室是知道西方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也从来不让国内接触,反而严格控制,使得全方面退步。
台吉们中的图美,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布达齐的话。
布达齐举出金江军比蛮族强大的优势中,其中就有平辽侯年轻的优点。
朱秀仍然看好他。
唐清安认为不会。
明清两朝皆摆脱不了封建王朝的弊端,走向了末路,但是两者的结局是不同的。
唐清安放下了手中的捷报。
不光福建,南京,包括直隶都遍布教堂,传教士能在国内到处行走,不禁止交流。
台吉们,官员们,皆安静的看向平辽侯。
但是换了一个汉人的政权,至少不会压制民族的发展,因为没有以少治多的弊端。
可惜。
制作一把鸟铳很简单,但是制作百把,千把,万把却很难。
眼前才四十余岁的奥巴,因为内忧外患,长期的忧虑,如果没有变化,会在后年病逝。
“我最敬佩的是俺答汗。”
明朝终结,但是他遗留下来的文明,仍然屹立于世界,而清朝,数百年的愚民统治,不但没有做到原地踏步,反让文明倒退。
“巴图鲁汗,还有各位台吉们的到来,金江镇上下翘首以盼,欢迎至极。”
在场的台吉们,还有金江镇的官员,皆站了起来。
不过能有这份坚韧,不为利益所动,才是葛世峰啊,多少人都舍不得放弃。
然后。
鸟铳,红夷大炮,大帆船等,先后研制出来,不弱于西方的国家。
读明朝的史料,皇帝昏庸,大臣贪腐,上下皆坏。
他太重恩情,放弃了眼前的机会。
只此一项,就不会让文明落后。
人们身前的矮几上,摆满了美酒与美食。
用五彩哈达,也无人能指责。
李如靖犹如一把出鞘的宝剑,葛世峰则如一把隐藏在剑鞘中的大剑,悄然的磨练。
读清朝的史料,皇帝贤明,大臣贪腐,皇帝是好的,都是大臣欺上瞒下。
“多尔衮。”
台吉们纷纷送上他们带来的礼物。
曾随叔父对抗过后金,后来战败归降,但也没有参与过后金对外的战事,甚至向大周通风报信。
导致国家犹如美洲的印加帝国,各族都成为了愚昧的民族,脱节了世界,被西方国家半殖民。
奥巴看向唐清安,他已经休妻,把老奴强配给他的,老奴的养女废掉了,用养女来逼迫自己,奥巴深以为耻。
光盟誓不够。
他想要和平辽侯结下姻亲。
今天有事耽误了,第二章上午十点发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