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双方结盟(1/2)
第412章 双方结盟
多尔衮很兴奋,以为用对了战术,当失去了阿骨的信息,就知道自己又犯了错。
没有继续观望,连蒲河所,新城堡都不敢久留,一路退回了铁岭,干脆利落。
“虽然吃了败仗,但是懂进退,这个新的蛮族贝勒,是值得重视的对手,你们以后遇到他,不可大意。”
听到捷报的朱秀,告诫了李如靖他们一番。
李如靖,徐聚费等人,闻言后,满脸的不服气,如果不是因为面前的是朱秀总兵,他们定然要争论一番。
他们可是打败了阿骨,能和彭大海总兵打成平手的蛮族老将。
见他们的神色,就知道这些军中子弟,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朱秀叹了口气。
将军雄才伟略,他的谋划下,金江军这些年太顺,没有吃过败仗。
连连的胜利。
让军心旺盛是好事,但是换个角度,这些兴起的军中子弟,太过得意也不是好事。
“将军为何发笑?”
“自前元时起,汉人和蒙古人厮杀了数百年,这是不对的。”
鸟铳的优势,是性价比高,量大管饱,适合汉族。
他有些想念朝鲜的葛世峰。
唐清安的话有条有理,有根据有前例,不恭不卑,很多台吉听得都很满意。
朱秀的捷报送到了中军,交到了唐清安手中。
前方的战事激烈,在隐隐传来的炮火声中,唐清安第一次见到了奥巴。
从那时起。
现在。
“轰隆隆。”
秦汉唐宋明。
他们这一代人都死去,而平辽侯还在。
到了清末期,军队遇到西方国家的火炮,竟然会认为是邪物,官员和将领,愚昧到用狗血,妇女的月经带去阵前破邪。
大周和草原,虽然为两个民族,实乃渊源极深,礼法上为一国之同胞。
唐清安和巴图鲁汗并列而坐,下方一边坐着台吉们,一边坐着金江镇的官员们。
唐清安低下头,奥巴亲自为平辽侯戴上,口中说道:“祝平辽侯身体健康,犹如天空的鹰一般,展翅高飞。”
唐清安领着谢友成等金江镇的高官,迎接奥巴他们,从科尔沁草原而来的盟友们。
没有音乐和歌舞,只有极远处传来的隐隐的厮杀声,犹如在现场伴奏。
数千年已经证明了的道理,任何想以莫须有为由,来否认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唐清安需要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也需要金江镇。
其子无奈跟随后金作战大明,但阵前突然退缩,可惜明军作战不利,浪费了他的用心,牵连其被后金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这小子够沉稳。
清朝的文字狱,不只是抠字眼,而是包含了方方面面。
唐清安说完,让人送来礼盒,里面装了老人参,价值不菲。
每个字都不会没有意义。
清朝的风气。
谢友成好奇的问道。
“我向长生天发誓,科尔沁草原,永远是大周的草原,绝对不会背叛,否则永世不得归入长生天的怀抱。”
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一直存在,经久不衰。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有的送上马匹,有的送来牛羊,有的送来弯刀等。
唐清安回以丝绸,宝剑,鸟铳,小镜等礼物。
唐清安看向奥巴。
奥巴从旁边的人手中,接过五彩丝绸的长条丝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
明朝的风气。
不少女性感动的称他为痴情种子,拉开了清宫剧大幕。
其实。
前来的半道上。
身旁的巴图鲁汗,同样放下了酒杯,认真的听平辽侯所言,如此重要的场合。
如此重誓,诚意满满。
唐清安放下酒杯,开始说起话来。
等将军回礼完后,谢友成等官员,一一上前向巴图鲁汗行礼,然后和众台吉们见礼。
很多西方的书籍,被大明的官员翻译,甚至不少的官员为了学习西方的知识,接受了洗礼。
平辽侯是雄才大略的人,而他还年轻,在他的带领下,金江镇会越来越辉煌。
明朝同样做不到。
形成了良好的气氛,是一个好的开端。
“这是我们科尔沁草原,为平辽侯准备的哈达。”
后来才醒悟。
奥巴带着台吉们,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身,主动向平辽侯行礼,唐清安热情的上前,一一拥抱众人。
多尔衮这个名字,在他穿越前,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一部电视剧闹得老少皆知。
看了一圈众人的神色,唐清安站了起来。
明朝的政策保守,但是不会压制民族的发展,明末时期国内的教堂就很多。
平辽侯友善的态度,引起了众人的好感。
“好年轻。”
清朝做不到。
“从前明到大周,战争从未停歇,不光草原的百姓,还有大周的百姓,皆深受其苦。
历史上奥巴人不错。
不过巴图鲁汗为了以示重视,所以用了五彩哈达。
“没什么。”
俺答汗年轻的时候,攻打过大周,对大周造成了很多的伤亡,但是他最后带来了和平,主动归顺了大周。
唐清安认真的说道。
这个场合并不适用五彩哈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