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胜利(1/2)
莽古尔岱带领正蓝旗开道。
杜度和阿济格带领正白旗掩护大军侧翼。
皇台吉带领两黄旗,镶白旗,巴牙喇,蛮丁,汉军合计六万大军,依次离开营地,往海州退却。
代善的两红旗,驻守海州,以退辽西军和蒙古军。
塔拜,济尔哈朗,穆隆额,带领镶蓝旗和蛮丁,以及部份汉军留下断后。
这么大的动静根本掩饰不了,并且掩饰凭白浪费精力。
真正能起到让大军撤回的作用,唯独穆隆额的断后之军,是否能抗下金江军的进攻,为大军赢得时间。
穆隆额坚守直面,最重要的塔山铺防线。
塔拜,济尔哈朗两人,则分别负责左右两翼,协守塔山铺,形成一条断后之线。
其实形势并没有变化。
所以六千金江军骑兵出现在了战场。
双方的士兵们列阵而对持,众多的长枪兵方阵,承受对方的火炮不断的轰击,却并没有引起军阵的溃乱。
普通人哪里分到清楚这么多旗帜的作用,倒是认为里胡哨的,就连谢友成都无法一时分辨,需要仔细的回想。
……
人和马配合娴熟,让整个行军入列,没有丝毫的困顿,流利的让人认为就该如此一般。
“眼,听说你戒酒了?”
唐清安清楚的知道,蛮族是强大的,是这个时空下,苦难之地走出来的精兵。
至于汉军。
“戒酒难,不过战事之中,是不能喝酒的,你能发誓戒酒,也算令我欣慰。”
唐清安高兴的看向骑兵们。
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唐清安。
至于蛮军所建立的炮兵,早已败北,退出了战场,整个战场上,金江军的炮兵都在逞威。
只有帮助蛮族赢得生机,他们才有活路。
从清晨一直发射到晌午,然后停了一阵,又开始继续发射,下午的射速才越来越缓慢,中间是不是停歇片刻。
金江军各营,屡次准备合围时,蛮军则骑马撤退,寻找金江军新的薄弱处。
听到将军突然的问话,一向大大咧咧的眼,竟然不好意思了起来。他前番在军中饮酒,被军司的巡视官发现立刻上报。
……
已经到了无法做出应对的时刻,只能陷入被动的挨打局面。
数十门红夷大炮,运到了阵地之上。
不光是步兵,金江军的骑兵,训练自名将戚继光的兵法,从战场上壮大。
牛承敏让各营保持高强度的作战,同时又尽量不让出现太多的伤亡。
以及持青,赤,黄,白,黑五色旗帜,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五方旗旗帜的骑手。
金江军中,养出了能和蛮族巴牙喇抗衡的六千精骑,是众人引以为傲的事情。
不光是蛮族如此。
以此延缓金江军对蛮军阵地的攻击,拖延时间。
穆隆额的阵地,汉军大多早已奔溃,剩余的蛮兵,围在穆隆额身边,根据他的指挥,逐步后退,步步抵抗。
所以留下的断后的必须是精锐,整个镶蓝旗都留了下来,以及挑选出来精壮的蛮丁。
“将军所言的战场之王啊,就是费让人咋舌。”
十几年后的罗克鲁瓦战役,法国军队击溃了西班牙军队,终结了西班牙在欧洲历史上的大陆战术优势。
鼓点声终于停了下来。
他们的身后,各自有六名旗牌官,三名号手,两名举着门旗的骑手,和用以引导金鼓的旗帜的两名骑手。
眼,章毅,陈玉,三营,从蛮军阵地旁插入他们的后方,清扫周围的蛮族探马。
唐清安和军司,以及其余的将领,在高台观望几千骑兵,专门赶来送他们出战。
逐渐彻底困死了塔山铺一带的蛮军。
眼想要解释自己是战前喝酒,不过想到将军如何又不会知道呢,因此没有解释。
穆隆额看着战场外的金江军骑兵,不敢继续派出自己的骑马步兵。
穆隆额手中兵少,面对的金江军实力又不弱于他,前番的骚扰战又失利。
中军,后军都要撤,等两部撤完,大军的侧翼再撤。
穷极生变,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此战中,双方的军队中有大量的长枪兵,火枪兵,以及和金江军骑兵一样使用火器的龙骑兵,且运用了各式野战炮。
积蓄了多日的金江军,又一次恢复了刚开始大战时,高强度的作战程度。
如此才能用更多的旗帜,来指挥士兵做出更多的军事动作,应对战场上,瞬息之间,千变万化的形势。
金江军接受投降。
十七世纪的炮火和火绳枪,可以击溃弱兵,但是无法击败强军,记录下来的战争,面对强军,还需要白刃战来决定最终的胜负。
从小寻找出路,渐渐的成为无数的小行商,慢慢的抱团强大,吞噬其他地方的商人。
“必胜!”
眼,章毅,陈玉,先后骑着马,来到点将台前,领取军司的作战计划。
当六千名骑兵,渐渐覆盖了整个平地,马匹的喘息声,和骑兵们的桀骜神情,让现场极其的压抑。
穆隆额深知金江军的火炮之利,因此并没有全军坚守阵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必胜!”
前军还是原来的前军,阵地还是原来的阵地,唯一的变化,就是他们没有了援兵。
“哗哗哗。”
穆隆额想要以命换命,给金江军造成重大的伤亡,而金江镇却不会如他的意愿。
而是靠着富裕的战马,虽然也不少步兵,但却是骑马步兵,以优越金江军步兵的机动力,抢先发动进攻。
至于他们,很难再撤,需要更加的代价。
一时之间,竟然真的达成了他的目的,令金江军前军各营,陷入困顿之境,不敢冒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