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破阵之兵(1/2)

“多尔衮。”

皇台吉留下在场最年轻的多尔衮。

多尔衮这一次在战场的表现,虽然仍有些急躁,但是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这名年轻的贝勒,已经开始展现他的才能。

虽有还有不少的瑕疵,所欠缺的不过是经验而已。

虽然因为多尔衮的出身,皇台吉多少有些顾忌,但如此国家危亡的时机,令皇台吉放下了所有。

“父汗从无到有建立蛮国,征战八方,压伏一切不服,打出我们蛮族赫赫威名。”

皇台吉向自己的弟弟,讲述这些年蛮族的奋斗史。

多尔衮听过很多次了,从小就在这些故事中长大,虽然如此,重新从皇台吉口中听闻,仍然令他热血沸腾。

他只恨自己出生的晚,不能随父汗征战。

第二日。

皇台吉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长叹了一声。

在两部的攻击下,周军各地联军,并没有胆怯,甚至能反击对方,开始占据上风。

史鼐不同。

正是因为这么顺畅,才让知兵的将领,越发的胆寒。

但是他没有时间,也不敢去赌运气,同样也不想巴牙喇有太多的伤亡,因为还有更硬的骨头等着他们。

担忧影响这里的军心,皇台吉瞒了下来。

蛮族统一奴儿干司各部,先后多次打败大周,威逼收服蒙古各部,所以他们有大量的马匹。

阿骨有把握击溃这里的周军。

万一前线失利,蛮军可能一败涂地。

史鼐被亲卫们架上马,一直逃到了三岔河才停下脚步,开始收拢溃军,很快也得知军情,蛮军撤军了。

反击不但无用,反而常给对方可趁之机。

皇台吉接任大汗之位,国家面对的形势复杂,令代善都不敢应对,可见皇台吉的心性。

他亲眼看到军阵中,突然伸出长长的钩镰,钩向一名蛮族骑手,在即将探到他身上的时候,那人突然一扭,竟然躲了过去。

至于自己的母亲。

骑术精湛的蛮兵,成为军队的骑手,或弓骑,或从大周缴获的铠甲,从而建立重骑。

此人是年轻的贝勒中,能担当大任之人。

本来防守严密,不给对方机会的军阵,那些令人不可思议的蛮骑,靠着自身的本事,硬生生的闯出了战机,并引发了各处的骚乱。

和周围拉开了距离后,才彻底的放开了马蹄。

蛮人善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善骑。

所以面对几个坚守阵地,导致蛮军不能追歼周军,深深的感到了遗憾。

要趁着金江军未发现之前,做到速战速决。

在广阔的天地间,是可以独自存活的存在。

前番,多尔衮在河边多次打败罕孛罗势,气的对方跳脚,这一回仍然是以寡击众。

国内援军不认得巴牙喇,只以为又来了援军,但是不过数千人,心中只看到纳闷。

史鼐大惊失色,奋力厮喊,让各军严阵以待,不得乱了阵型。

“哟呵。”

“一千骑。”

但是战场不以个人而改变形势。

史鼐派兵出战。

在史鼐看来,蛮族这是走投无路做的下策。

“嘚嘚嘚……”

其余的军阵缓慢的赶来策应支援的时候,这些闯入军阵的蛮骑,带着战果已经离开合围。

内外交破之下,很快有的军阵溃败了。

“嘚嘚嘚。”

蛮军如何敢在金江军眼皮子底下分军?竟敢抽出巴牙喇。

但是这支骑兵人人带甲,连战马都皮甲,不惧刀枪弓箭。

但是他心中的愤怒无法平息,而且不能任由罕孛罗势胡作非为,祸害蛮族。

史鼐得到探马的急报,得知有数千蛮军,并不以为意,布置了后军严阵以待。

数千蛮军,一开始还打的周军节节败退,但是很快陷入了焦灼,周围的周军,开始围拢上来。

吓得那处的盾兵慌乱,露出了更多的空档。

士气是军队的一切。

但是虽然如此,皇台吉无力再分兵,前方大将也已不堪用,众贝勒各有重任。

数万周军,和场安,以及蛮族援军,陷入了对抗之中。

根据沈阳的官员送来的急报,罕孛罗势大肆劫掠蛮族,虏获了众多的蛮族妇人。

周军的阵地,同样布置了不少的工事,骑兵并不能犹如入无人之境一般逞威。

骑术不精的蛮兵,则成为骑马步兵,有强悍的机动力,到了战场则下马作战。

包括退让海州,让出大片的土地,甚至还可以继续撤退,让敌人陷入纷乱以熬时机。

“我只能给你一千骑兵,你带领这一千骑兵,赶回去沈阳,打退罕孛罗势。”

蛮族的确做了下策,但是靠着他们的机动能力,有时候并不是下策。

他虽然遗憾和仇恨,但是他心中更多的是蛮国,作为贝勒,他有这个觉悟。

阿骨带领一部巴牙喇,骑马冲入周军的阵中。

“报,有蛮军援军出现。”

每一名巴牙喇,都是勇士。

听到多尔衮的保证,皇台吉并不像多尔衮一样具有信心。

“报。”

随着数千巴牙喇的离去,现在的蛮族前线阵地,是最薄弱的时候,如果此时金江军发动进攻。

一直藏在中军的利器,为大军兜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