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败退前夕(1/2)

成群的辽民,带着自己的家当,要离开蛮族的统治,投奔到获得民心的金江镇。

但是对于家当的归属,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几名蛮人挡在辽民面前,不让他们把牛羊牵走,还有他们带上的农具等等。

这就把这帮辽民给气坏了。

牛羊代代都是他们养的,农具也是他们打造的。

合着这伙强盗一来,说句话就都是他们的了,就都变了?

如果是大战之前。

武力可以替代道理。

而现在大战,他们没了武力能压伏人,明白人看得明白,因此龟缩了起来。

还有一些人看不明白,习惯了往日的作威作福,只以为辽民不敢反抗。

有些辽民同样也习惯了畏惧,的确不敢反抗。

精壮的骑士们,被放开了军令,立马就变味了。

沈阳,辽阳两城的留守官员,共同协商后,终于抽出各地兵力,合计数千人。

罕孛罗势带领数千蒙古骑手,以及跟着后面,想要一路占便宜的蒙古部落们。

为了蛮国,穆隆额不惧死亡。

他的军队还能打。

同时,沈阳,辽阳的官员,还要组织运送物资到海州,以供应前线大军。

不是因为短缺物资,更不是因为士气,而是因为众多敌人的骚扰,让他首尾不能兼顾。

但是罕孛罗势却没有料到一件事。

他能打。

“撤军。”

“就这么办。”

这数千人并不是八旗兵,而是蛮族的蛮丁。

那么海州陷落之时,就是敌人分裂之时。

老将是蛮族的定海神针,而穆隆额则是这些老将中,最有名望和能力的。

对于义军之事不可怠慢,否则任其壮大,会有危害后方统治的危险。

他知道这些人对自己并无意见,哪怕当初他想要争夺大汗之位,这些人也不会反对。

因此他们的机动力不如罕孛罗势的骑手们,所以一路来都被蒙古骑手们压着打。

这些蛮将不在乎谁是大汗,只在乎蛮国的存在。

因此当他认真起来的时候,很快就想到了蛮族如今的短板,并因此发挥了蒙古骑手的优势。

穆隆额同样有信心,带领孤军牵制住金江军,用血的代价,蛮族勇士必定能成功。

阿克敦能做到以数千兵,牵制三倍之敌。

没办了。

作为察哈尔仅有的还在东部的蒙古大部落,罕孛罗势是有头脑和本事的。

代善从海州赶来,沉吟道。

现在阿克敦已经战死,如果穆隆额也留下断后,最后战死,谁也无法想象,接连失去两人的蛮军,以后该怎么办。

“难道科尔沁也要和我们翻脸?”闻讯的官员,立刻派人去科尔沁询问。

皇台吉听到代善的话,终于感动了。

呼塔布,阿骨两人纷纷说道。

呼塔布,阿骨等撤回来的蛮将,都看向代善。

整个村落中,剩余的蛮人妇孺满脸愁色。

前番受到小辈多尔衮的挑衅,他压住了内心的愤怒,放弃了在不利的地形战斗。

后方没办法了。

那就是朝鲜军突破到了辽阳附近,因此带动了大量的辽民逃离,这些辽民带走了牛羊猪家禽,以及粮食和农具等物资。

皇台吉也彻底放下内心的政治思动,卸去了伪装,上前拉起穆隆额的手,一时说不出话来。

急报第一时间送到了皇台吉手上。

“放弃前线阵地,以海州城为核心,塔山铺为桥头堡,坚守到敌人退军。”

他们就算继续坚持,但是万一后方被攻破,那么他们在这里的所有努力,都将毫无作用。

代善露出苦笑。

其他人也不同意。

虽然代善是主动要求的,但是众人的态度,还是令代善不豫,感到窝心。

数千骑士满载而归,他们身后本来想要跟着沾点便宜的部落,也跟着大丰收。

数千蛮丁抵不过罕孛罗势,最后败逃回沈阳城。

“撤军可以撤,我们还有海州,辽阳,沈阳,抚顺,铁岭,开原昌图各地,还有无边无际的奴儿干司。

这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皇台吉和他一起商议,根据对各方的了解,而做出的推断。

劫掠变成屠戮,变成俘获。

最后。

皇台吉不同意。

否则不提蛮族,就喀尔喀各部都不会让他好过。

“我来吧。”

在杂棚中,看着连农具都被搬走的场景,一名妇女牵着少儿哭泣了起来。

以代善的威望和能力,是最适合,且最能稳定随他留下断后的蛮军军心,甚至有可能做到哀军必胜的局面。

在场的都是蛮族的核心将领。

他们不用阻挡辽民的奔逃,以免激怒无路可退的辽民加入义军,反而得不偿失。

代价是死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