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投靠(1/2)

沈阳。

阿克敦率领的一千骑兵,从沈阳北出蒙古,经过巴约特部,扎鲁特部,到达古翁吉喇特。

坡上突然出现了数千蒙古骑兵,挡住了他的去路。

“煖兔台吉,你是何意?”

阿克敦认出了对方所在的部落,看到了前面的几位台吉,心中暗叫不好。

煖兔沉着脸。

他收到其余部落传来的信息,蛮族有近千骑路过他们的部落,不知道何意。

他思来想去,想到最近听闻的,有大周的使者沿路东行,猜到了蛮族骑兵的用意。

“你们违背承诺,我的侄儿宰赛,你们至今没有放他归来,你回去告诉皇台吉。

我二十营已经遵守了约定多年,而老奴到死也没有放我的侄儿归来,是该你们遵守承诺的时候了。”

墙壁上巨大的全辽舆图,所有的地势都清清楚楚。

登莱已经有两万大军,且越来越多的军队即将赶到大营,关于和蛮族的战事。

“呜……”

史公率领国内五万军,沿三岔河北上,直逼海州,我则率领全军,牵制蛮族大军。”

这回作战和萨尔浒是不同的。

哪怕后来后金越来越强大,也是和后金面和心不和,一直到最后后金建立大清,并彻底击败察哈尔林丹汗。

宰赛是煖兔的侄儿,因为宰赛被俘,其部被煖兔接管。

史鼐成为了大军总督,从登莱坐船到了金州。

煖兔认识阿克敦,知道对方是蛮族的老将,作战勇猛,向来刚烈,如今竟然对自己低声下气。仰天大笑一声。

锦州军目前的实力,北镇先在他们手里也没有问题,只要自己想,迟早就是他的。

令蛮族对此人一直都极为头痛。

且多年参加战斗,属同一个军制,才有底气独抗蛮族大军。

如果不想办法改变现在的处境,祖先的荣耀将彻底失去。

听到唐清安的想法,史鼐没有意见。

忠顺王见金江军负责最硬的仗,当然没有意见。

更有好多人的箭矢,甚至用起了骨箭头。

哪怕没有亲见忠顺王,唐清安也知道忠顺王不会反对。

史鼐要听听唐清安的计划。

“蒙古来攻怎么办?”

见吓退了强敌,蒙古骑兵们兴高采烈,在马上耀武扬威,而台吉煖兔却欢喜不起来。

煖兔身后的数千骑散开。

一直争取连明抗金,多次为辽西军官通风报信,甚至想要联合一起攻打后金。

唐清安向众人说道。

蛮族有野战兵,不会空以守城而陷入被动。

史鼐终于回去了登莱,开始整编登莱大营各军。

打退蒙古骑兵不成问题,可是让煖兔等台吉逃走了,必定会重新召集部众,引更多的人马来攻击他。

史鼐没有问题了。

“我要亲自去一趟敖汉部。”

历史上,以煖兔为首的二十四营喀尔喀蒙古部落,向来强硬对抗后金。

而且唐清安也不想和国内军,锦州军合为一路,可能反而会加深溃败的风险。

放不能放,杀不能杀,服不能服。

就算如此,蒙古部落也一直不服气,到康熙年都是大患。

唐清安亲自迎接。

蛮族对于宰赛当然是不会放的。

蒙古骑兵们打着缰绳,嘴里发出呼啸的声音,已经做好了战斗的队形,只等台吉们一声令下。

这等局面,将成为蛮族最大的麻烦,好不容易征服的辽东草原,必定反叛成为大敌。

唐清安内心坚定的认为蒙古会选择大周,但是其他人却没有这个信心。

可是多年来物资困顿,在军备一事上,导致战斗力不够看。

前头败了,后方再多的兵力,也会面临溃败的局面。

蛮族越来越强盛,而蒙古却越来越贫穷,全军连盔甲都凑不出多少,好多人的盔甲,还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已经腐朽不堪用。

“嗬……嗬……嗬……”

分配各自的作战路线,以及如何支援对方,互为犄角。

但是煖兔注重亲情,并没有私心,一直以救回宰赛为目标,多年来都在为此努力。

号角声响起。

他金江镇打最硬的仗,好处却被锦州军所得,他觉得唐清安不是这么大度的人。

“撤。”

两人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且关系深厚,唐清安对于史鼐担任总督,负责联军,两部合力有信心。

“你回去告诉皇台吉,甚么时候放宰赛回来,你们蛮族的人,什么时候再出现草原。

双方合计高达四十万的战兵,民夫百万的战场上,如果只出一路,从营口到海州。

“我这里有很多锦州军将领的书信。”

“哈哈哈。”

史鼐明白了,感叹了一句。

“忠顺王带领锦州军,出击北镇,如顺利的拿下北镇,再过大辽河到辽东,攻击牛庄驿,威胁海州的左翼。

商讨了几日后。

锦州军是残军,士气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