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决战(1/2)

日头下。

一辆金州的新式四轮马车,行驶在盖州通往金州,修葺的焕然一新的直道上。

金江镇这些年来,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民政上。

水利工程乃重中之重,是下了最大力气的,用了不可计数的民力。

谢友成从后方赶了过来,还有军司的官员。

众人从营口返回。

他和唐清安共坐此四轮马车,车箱里只有两个人,显得宽敞无比,唐清安几日来的辛劳,斜靠着车厢壁。

“将军此行太鲁莽了。”

从上到下都反对他先前的行为,唐清安欣然接受。

懒洋洋的躺在垫了褥子的厢椅中,透过车厢的窗户,能看到直道两旁黄灿灿的田地。

我想朝廷不会拒绝,反而乐于我金江镇的实力,消耗在蛮族身上。”

谁敢主动说出要和蛮族决战的话?当时的辽东人心慌慌,皆感到穷途末路。

所以只能趁这两年,大周还有口气。

此事交给陶杰,刘兴祚,去和朝鲜国主,以及两班贵族协商,解决了蛮族。

金江镇的确不容易。

见到那人这般为难,陶杰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和刘兴祚归国。

继续等下去。

金江镇节度府。

明年乃至后年,才是最有利的时间,不然越往后,金江镇反而可能会力有未逮。

这般高规格,众人明白肯定是有大事要商议。

谢友成感受着四轮马车,在直道上平缓的让人感受不到晃动,被将军的几句感叹,也勾起了情绪。

这些年来。

将军在这些事情上,向来斤斤计较,必定锱铢必较,十足的小家子气。

谢友成也看到了李如靖,在车厢外对着他做了个鬼脸。

谢友成震惊的回过头。

因为大周会开始打压我们,不如趁现在,如军司所言,以平蛮的理由,让大周暂时支持我们。”

朝鲜国。

修建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哪怕一只蜻蜓在他面前飞过,都能让幼童高兴很久很久。

谢友成被李如靖的举动气笑了。

不论是金江镇还是朝鲜,都能缓口气,恢复民生。”

例如浙江兵,例如川兵,例如山西毛葫芦兵等等。

空有十万大军,只能耗在辽东。

“真好啊。”

唐清安说了一句谢友成没弄明白的话,将军也没有向他详细的解释。

他知道将军一直想要光复辽东,可是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明年朝鲜还是要派出五万军,与金江军合军。

这就越发搞不懂了。

“朝鲜的三部义军,还有驻镇江的五千兵,有些战斗力,其余的卫所军不堪使用。

“是否太早了?”

朝鲜的民生也越来越艰难,国力同样在下滑。

然后又是脚下这条最新的道路,从金州直到营口。

金江镇的文武都充满了自豪。

谢友成是军司的头脑,所以他必须明白明年的计划,以调整军司的规划。

绝密的会议,门外驻守的亲卫,都散开很远。

倒是朝鲜的事不好办成。

大周如何会这般不堪,被民乱拖入沈渊。

武官刘承敏,武震孟,朱秀,彭大海,李伯升,陈凯武,刘兴祚。

金江镇并得不到优势。

不解决身侧的蛮族,唐清安一兵都不敢派出海外。

金江镇军力可以抵抗蛮族旗兵。

金江镇有实力可以和蛮族决战吗?

最后告知众人。

如果形势没有超乎他的预料,大周朝廷将会越来越艰难,不要几年,哪怕双方还留有信任。

“真好啊。”

历史上的大帆船贸易,最高峰时期的年份,一年也才三百万两银子的商贸,不是税银。

顾应时想到的另外一方面,众人觉得这个理由倒成立。

谢友成听到将军的感叹,顺着将军的视线,同样看到了道路两旁的田亩。

以将军在国内的关系和跟脚,敲一下边鼓,极大的可能办成。

而且以他对将军的了解,将军不会把百姓派上战场,用性命却填。

不同于国内世袭将领脸上的跋扈和市侩,他们身上充满了朝气。

情不自禁的露出微笑。

有人担忧道。

“听说好像是将军的要求,到底什么情况我真不知道。”

作为攻方,不同于蛮族以逸待劳,金江镇可以抽出十万精兵,只论两军数量。

金江镇官员的功绩,丝毫不弱于武将。

军司对于刘兴祚的要求,还算说得过去,自己又不归军司管,如何让自己回去叙职呢。

可是他内心却充满了沧桑。

对于一方势力的领袖,他非常的年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