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表忠(1/2)

第245章 表忠

唐清安巡视到盖州时,来人通传各将从锦州归来,已至金州,请问将军如何安置。

“这番长途跋涉,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吧。”

于是。

刘承敏等人各归各家。

这些大将都不在军中,而各军却都调动了起来,开展大练兵。

金江镇的武将们不提, 吴宏,王纯,王凤,常栋等国内将领,大为震动。

犹如当头一棒,令他们清醒。

内心情不自禁的感叹, 平辽候威望之高, 无人可动摇。

等唐清安回到金州, 已经过了半个月。

而他的第二个儿子已经出生,这一回他又不在府中。

“开个玩笑罢了,瞧你们吓得。”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不知不觉的影响所有人。

这也是人心。

宁愿选择困守一隅,也没有想到过去攻打京城。

“大哥,伱可不是习惯受气的人,为何这般能忍耐的住?按照你以往的脾性,我还以为你会派大军去锦州给魏毅一个下马威。”

刘承敏没有隐瞒,不是说他担心大哥会猜忌,他从小跟随大哥,无需太多忌讳。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

人们不愿意去往这方面想。

第二日。

不然的话,没放开海禁,以往每年十数万乃至数十万两的贸易量,虽然也不少,可是也没到让人心惊动魄的地步。

心思千变万化,但总归逃不了大局。

打京城?

他们想都没有想过,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应。

他在观望。

“是我们想的简单了,不过将军心里有什么主意,可告知我等,必然奉将军为主。”

所以他对众将在锦州的处境有所了解,知道遇到几番挫折。

这是好事。

唐清安看着两人面色一阵红一阵白。

“将军,朝廷无视我们金江镇,不顾局势视我们为敌人,将军请下令。”

“总不是升官发财这一套,还能有奇特的不成,老套路罢了。”

唐清安忍不住笑出声。

他想要的是垄断这股贸易,如果成功,那将是能让金江镇十万大军不愁军饷的财富。

朝廷打压他,想要制衡他是人之常情,是应有的惯例。

总归对自己是帮了大忙,至少让自己很快的接受了当时的处境。

愿不愿意屈服朝廷,归于朝廷管理。

然后导致的每年高峰时,达到数百万两白银的贸易体量,可就算二十税一。

唐清安只要不选择旗帜鲜明的造反,引起金江镇人心慌乱,朝廷就奈何他不得,谁让金江镇孤悬海外呢。

刘承敏龇牙咧嘴,面露苦笑。

这就是人心。

而如果像毛文龙这种,不愿放权,当然逐渐成为朝廷敌视的对手。

一个正好货通全球,一个正好有全球所需要的奢侈品,两则力量合起来。

那么哪怕海贸之事他并没看出厉害,却误打误撞,最终耽误了我的大事。”

不过有一段情节令他记忆深刻,至今难忘。

各种手段的确让他惊叹。

唐清安好笑的看向两人。

如果是太平时节,他面对此人的手段,除了强硬的反抗,的确没有太多的方法。

刘承敏纳闷的问道。

现在他还不知道,就怕他急了起来,在国内乱搞,只要是我的事就抓住不放。

他们前番还真不畏惧魏毅翻脸。

朱秀,武震孟等先后而来拜见。

人不是机器。

唐清安既然选择海贸,肯定不会只做甩手掌柜,从中收取税赋,这才能得到多少。

唐清安摆了摆手。

但是比起一方势力来说,则是锦上添罢了。

“这……这……”

如果放在五代十国等这种人心不在的时代,军队作乱了,有机会当然只取京城。

他不确定。

“来自国内的那几部军队,大哥还是小心处置的好。”

刘承敏见大哥早已有应对手段,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也只是十几万二十几万两银子的税,才算是值得一个国家重视。

朝廷是天。

“不过在叙职的时候,魏毅经常单独召见各人谈话,其中谈了哪些细节,做了什么承诺,令我有些担忧。”

“魏毅此人手段极为厉害,不好应付,反正我觉得跟他打交道,比和蛮族打仗还要费神费力。”

所以接下来大周局势才是关键,是不是周末呢。

有大军在侧,背后还有大哥的支持。

他对规矩不太在意,可是秦可卿等人却不行,他无法留在秦可卿的屋子里。

“我还以为你们要让我下令,直取京城呢。”

京城最开始可没有防备他们,而且京营也没什么战斗力。

唐清安纳闷问道。

谁也不想白白送死。

“下什么令?”

最重要的是还不至于如此。

只要他不死,就没人能取代他。

否则也不会发生江南桑农之争。

能想通此点,因此唐清安没有太过在意。

刘承敏当初想到的是,大哥会派大军和他们一同去。

毕竟关系自己的小命,当时碍于形势必须迎头而上,不过能留住肯定是留住的好。

区别就是将领的野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