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千变万化(1/2)
第244章 千变万化
刘承敏原来只是金陵乡野普通富户的童子。
家中有些薄产,因此家里本想要供养他读书,认识一些字,如果祖宗保佑,能考上功名,那就再无奢望。
可是就和其他儿子一样,父母希望做的, 他偏不喜欢,从小喜欢瞎混,爱上了舞枪弄棒。
正好有同族的老武师做不动,从城里搬回老家养老。
一老一小看对了眼。
既然这般,刘承敏的父母送上了一些孝敬,老武师正式收刘承敏为徒。
从此。
金陵某个不知名的乡野, 多了一名调皮的小子, 在老头的棍棒下,痛哭流涕后悔不已。
直到有一天。
他在烈日下蹲马步,汗流浃背,脚软眼昏,发现了身旁突然出现了一名陌生的少年。
“你原来是金陵人,我深知金陵的繁华,不知你的大哥可想念金陵老家。
……
辽东经略的身份地位太高了。
但是无论如何。
韩彬如何不知道这个好人不好做。
虽然还没想明白,但是知道刘承敏定然是为了他好,因此闭口不说话了。
“眼前不就是吗,哈哈。”
“你们两人闹着玩,惊动了经略确实不该,不过咱们军中武夫向来直来直去。
冷汗直流。
魏毅冷冷的看向刘承敏。
刘承敏当即恭敬的说道。
闻言,刘承敏目光森然。
“好,好,好。”
唐清安,刘承敏,原来分别是东海堡的百户和试百户。
而且刘承敏和锦乡侯府定了亲事。
刘承敏应付着魏毅。
两位总兵不出面。
“彭大海为国杀敌数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经略看在他的苦劳情分上,不要轻易处罚他。
“不过是喝醉了的武夫,控制不住闹了些口角,如今各镇齐聚,大好的日子,不必在乎这等小事,坏了大家的性质。”
大哥要去。
虽然如此,你们当谨克己规,以此为醒,时刻提醒自己,朝廷法度不可冒犯。
锦州大将刘英,赵雍,李坚,罗明,程之信,也冷眼看着此人的表现。
韩彬出现了,笑着为众人解围,缓和气氛。
他其实非常想要把这些顽固的军头按军法行事,让军中知道朝廷的威严。
魏毅一脸的平静,让人看不出的他想法。
彭大海是大哥的心腹爱将, 遍观诸人,唯有自己能令对方忌讳,不敢轻易下手。
他就不来辽东。
彭大海愣了愣。
一路所见所闻,虽然有埋怨,可是他早就做好了随大哥战死沙场的觉悟。
彭大海一辈子在军中,脑筋比较直,没有想到其中的机密,刘承敏则十分的了解。
刘承敏笑道。
“那你呢?”
但仍然极其的僵硬了起来。
不提众人的复杂的心思。
那名武将顶着刘承敏的目光,内心犹豫不决。
无人理会,韩彬笑得尴尬。
刘承敏一眼看穿了辽东经略魏毅的意图, 不光是他,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所以他内心实则对此二人并无仇恨。
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来看望你师傅。”
“这件事到此为止,如果经略感到不快,我向经略赔罪,回去金州后告知平辽候,平辽候定然向经略赔礼。”
怕死。
虽然他如此,可金江镇和锦州军双方之间,随着刘承敏的举动,虽然还不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以辽东经略的身份, 彭大海刚好合适, 官职不小, 又不是总兵。
“尔等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朝廷的一个首将,为了震肃法纪,本当处置一二。
幼年刘承敏骂道。
“伱意如何?”
他当然知道此人。
他们无疑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
不是说武震孟不敢,只不过一时间还没做出决定。
既然大哥如此坚定,刘承敏留下了哭哭啼啼的家人,义无反顾的跟随大哥。
“虽然是口角,可不该掀桌子,此乃经略大人为各镇准备的宴席,如此之态,可见心中对经略毫无畏惧。
谁能不懂。
刘承敏说完,又看向那名惹事的锦州武将。
“住嘴。”
此人硬着头皮说道。
在前经略史鼐还在时,常说锦州军是金江镇的娘家,两家实为一体,当齐心协力共拒蛮族。
魏毅笑着看向刘承敏。
而核心的的原因。
当知你们所有乃朝廷所赐,需内有忠义,忠君报效,如此才有好的结局,为子孙遗留恩泽。”
少年饶有兴趣的观望他。
彭大海听到。
“朝廷念平辽侯勤劳,当有代其者,让其放心归乡扫墓。”
此人世袭的军户,从骨子里就卑微,哪怕如今贵为总兵,面对以前的世袭上官以及同乡,到底做不到决然。
朱秀在一旁被一帮人团团挡住, 众人都露着笑脸, 却一步不让, 令朱秀一时脱困不得。
老油条赵缑用见状,也不敢耍滑头,老老实实的跟了前来,不理会其余人的告诫。
魏毅突然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