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破(1/2)

第227章 大破

北镇城破了。

破得很突然,但又顺理成章。

和以往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普通的一天上午。

隶属于镶白旗汉军的石廷柱,张士彦等降将,率领汉兵攻城的时候,喊了几句投降免死。

守卫这一段的北镇兵投降了。

或者说这些军士饿的两眼冒绿。

石廷柱原是奴儿干司建州左卫指挥的后代,从小随父亲移家辽东,改为汉人石姓。

一家人都受到大周的优待,并让石廷柱兄弟都做了大周的军官,他并且还是守备,任职于北镇。

当数年前老奴入侵北镇时,他率先投降,为蛮族出了大力,威逼劝降了众多的汉将,功不可没。

此人本来就是蛮族,因此深受蛮族的信任。

蛮族抽丁之后的战斗力竟然下滑。

前方断后汉军反了的军情,一个又一个的骑兵带了回来。

见如今状况,立马带领本部人马冲入城内,一路见熟人,都先叫对方名字,随后劝降对方。

代表了他们祖辈的荣光,随着李达祖的自刎,同样烟消云散。

不管是耿炳远,还是孙德功,都是忠心耿耿的汉将,手中积攒了不少汉人的血。

因此,皇台吉十分重视汉人。

“汉军反了。”

刘兴祚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见到金江节度使。

他们以前的作为,哪怕反了,复降了大周,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是谁反了?”

皇台吉听闻,大喊一声。

爱塔。

换成其余人,将领士兵早就自相残杀的抢敌首的头颅。

投降蛮族的汉军,同样也是如此。

有老将落泪,拔剑自刎,放心的追随李达祖而去。

听到金江节度使的话,他心里的担忧也落地。

“爱塔素来精明,如何这种时刻犯错?”

汉军中。

这条军令。

阿敏满脸不可置信,看着应该和自己互为犄角的汉军营寨大乱,又看到金江军顺利的收服汉军营。

范文程,宁完我等一众汉儒,被蛮族欺负辱骂,却都被皇台吉出手保护。

收复了义州,北镇,大大小小城镇村屯数百,哪怕还有零星的例如镇远堡之类的顽固势力。

而北镇。

刘兴祚不是旁人。

镶蓝旗大营。

数十万军民,连绵近百里。

对北镇他并不陌生。

辽东各地的军中将领,多是跟随他祖辈的世袭武官,哪怕原来辽东都司夺权,调走的将领或多或少都跟北镇有渊源。

皇台吉急匆匆的赶来。

这些汉儒对皇台吉感恩戴德,认定其是明主。

“放屁!”

所以老奴对汉人十分的有戒心。

前方正大战。

“我本想要请李达祖回沈阳,和我等共富贵,他如何就这般轻易离去,难道还怕我害他不成,痛刹吾心。”

因此。

特别是随着老一代蛮人或老去,或死去,新一代在辽左富裕之地长大的蛮族。

北镇节度府墙外,汇聚了一部又一部的汉军,却无人攻打北镇节度府。

至少现在绝对不能倒下。

这些金江军的后代们,大多同样也会止步于金江节度府。

只要蛮族不破坏李达祖的尸首,他们就愿意放弃抵抗。

李达祖拔剑自杀。

皇台吉却不敢匆匆归去。

老奴吐血。

虽然他还在打压汉人,但是大量的汉将,汉儒,都被他充任到了镶白旗。

很多汉军中的将官掉下了眼泪。

“都说是爱塔将军反了。”

面对铁一般的现实,老奴终于说不出话来了。

果然如传闻一般年轻。

“大贝勒正率军攻打盖州,让大汗赶紧渡河,不要再和金江军恋战。”

此人在汉军中威望甚高。

“大汗。”

老奴知道自己不能倒。

老奴面露不快。

面对这位百年来的强敌,也敬畏其将门威严,不愿意轻易冒犯。

北镇义州各地,俘虏人口十余万,兵士五万余。

见状,那骑兵才语气不坚的说道。

就是蒙古军将们。

“尔等还不让开?我要亲见李达祖,厚葬于他。”

北镇节度府外,围了一层又一层的汉军,蛮军。

李达祖一门,世代镇守边地北镇,为国守疆百年。

“噗。”

老奴愣了愣。

准备以命相搏。

留下这句话。

而汉军却随着衣甲齐备,军粮不缺,以及多年来的征战,战斗力却直线上升。

“大汗,盖州……盖州被金江军所得。”

而皆指向爱塔。

蛮将领着蛮兵来了。

换成耿炳远,或者孙德功,或者张忠等汉将造反,他都不惧怕。

大多要么祖辈是北镇世袭武官出身,要么和北镇系武将有关系,或族或姻。

“尔等可降。”

没有老一代在深山老林磨练出来的本事,新一代的蛮族反而因为成为了奴隶主,开始贪图享受。

至于其他张士彦等汉将,更不用提。

蛮族境内,随着汉军的数量越来越多,汉军的地位在蛮族中越来越重要。

和历史中一般无二。

老奴不等那骑兵说完,大怒。

蛮族攻破城池。

他们没有多余的要求。

站起来激动的指着那骑兵,喝骂不止,责怪骑兵身负重任,却打探消息不实。

没有其他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