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一鼓作气(1/2)

第222章 一鼓作气

各方都有骑兵,且骑兵都不少。

从盖州到榆林铺,周边五十里都有各自的骑哨小队突入,双方的动静瞒不了人。

老奴大军刚一动。

金江骑兵就带回来了消息。

盖州到榆林铺只有半日的路程。

“我要老奴的性命。”

唐清安大手一挥,严肃的看向众将。

不提朝鲜将领,金江军各将都信心十足。

“朱秀负责大军左翼,武震孟负责大军右翼,我亲领中军,领刘承敏,陈凯武,权申旭,吴宏,王纯,王凤,常栋.”

整个战场一片肃杀之气。

因此之利,左翼蒙古因为数百年物资的缺乏,只剩下了轻骑兵,当然无法对抗蛮族的重骑兵,屡战屡败。

阿吉嘎的部队的确到了清河,但是并没有盲目,而是把自己的探马全部放了出去。

不等大汗下令。

脑海里无数的念头一转二过。

虽然没有发现敌人的大部队,但是阿吉嘎仍然等到大军至,才开始过河。

绝大多数都是从辽沈获得的战利品。

然后就是中军。

还用俘虏的工匠,重新修补打造出来一批。

……

士兵纷纷吓得变色。

没多久就到了榆林铺,追赶的最前面的蒙古轻骑兵,纷纷掉头逃回。

数千的蒙古轻骑兵,到右翼进攻和袭扰金江军军阵。

就算拉上战场的朝鲜军和国内援军,也是布置在战线品字形的稍后方。

唐将军常对人言他军事不足,只会打呆仗。

这些话广为流传,蛮族也渐渐得知,常以此笑话此人,实在是愚笨,不过有些运气罢了。

哪怕他们身后留下了一路的尸体。

朝鲜义军三营一万兵,原驻守镇江朝鲜五千兵,然后就是骑兵营陈玉。

身在清河边的章毅,得到各骑将带来蛮族大军的动向,得知蛮族前锋大将不是旁人,正是阿吉嘎率领的三千兵。

不论如何。

防都就是蛮族击破他们,影响大军阵营。

老奴没有给金江军骑兵一丝占便宜的机会。

有金江军正营支援和防护。

乱而不乱。

不光如此。

同时。

章毅不敢停下来纠缠,只让手下们埋头往前冲。

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等。

……

看到河对岸黑压压一片,章毅叹了口气,不敢继续停留,领着本部打马回了后方。

至于能不能瞒过蛮族的骑兵,就看留在外面各骑兵小队的本事了,同时把蛮族先锋部队即将过河的军情,传回了榆林铺。

金江军看到了天际线出现的蛮族大军。

……

可他倒是觉得,此人打呆仗端的是厉害,让他无计可施。

蛮兵用血肉之躯,趟平了道路,直扑朝鲜军。

此时。

前线的彭大海,同样没有迟疑,让人点燃了栅栏等物,延缓蛮兵的脚步。

身后的蛮兵随后涌入,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朝鲜军阵。

“节度使有令,各部不得浪战,严守阵地……”

听到将军的布置,众人没有意见。

数千,数万,十数万。

下令骑兵营营总陈玉率部出击,挡住蛮族重骑兵。

中军里头,竖起了好几长高的旗杆,上面挂着白旗,写着硕大的字体。

见到蛮族重骑兵冲阵,各小营火铳声连绵不绝,发巨炮,炸弹爆发,血肉横飞。

五万余大军,顺着平原的驰道,延绵二十余里。

金江军附近的军兵都看到了,惊讶了一番。

骑兵则不让对方骑兵窜入各阵势外的空白地中。

朱秀没有迟疑。

他身旁的蛮将,蒙古将领,汉人将领紧张的忘记了呼吸一般,目不转睛的看在战场。

依托城池为品字形。

而蛮族大军一路行军,对比金江军又少了一利。

金江军中,彭大海一营一万余兵,分成五个小营,战车环阵,挖堑树栅,外列火器,旗鼓壮威。

哪怕是行军。

在中午时分。

也扫清敌人的骑兵骚扰。

榆林铺城外犹如黑云一般的阵势,让蒙古轻骑兵胆寒。

蛮族从蒙古获得了无数的马匹,挑选了高大强壮的健马作为战马。

蛮族骑兵带着精铁制头盔,身着厚薄适中,精铁制成的铠甲,佩戴着精铁打造的护膝。

距离蛮族大军五里的红夷大炮,弗朗机,虎蹲炮,灭蛮炮等各色火炮齐放炮弹,火箭。

蛮族骑兵就冲了出来,赶跑了金江军骑兵。

哪怕你如何遮挡伱的薄弱处,我则皆不顾及,只击你此处。

他们突击的方向,真是朝鲜军阵。

蛮族大军严阵以待,金江军大军同样严阵以待。

唐清安的中军大台,因为太远,看不清具体,号令兵远远不断传来各处的军报。

他营地的铳炮打死打伤了不可计数的蛮兵,万木染红,可对方没有丝毫的顿足。

甚至除了朝鲜三部义军,五千原镇江朝鲜军,其余两万朝鲜军并没有拉上战场。

大战起兮。

弓箭也无用,反而只有火器才能破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