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京城云涌(1/2)
第129章 京城云涌
镇江堡的形势,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粮食的短缺,很多的投奔而来的辽民,拖家带口,也带上了家当,短期内不愁。
这种大多都是长白山以东的。
像长白山脉以西逃来的辽民,则绝大多数身无一物,需要提供粮食救助。
而长白山以西的辽民,虽然路途更远,更加的艰辛,逃难来的人数却超过了长白山以东的辽民。
陈凯武悄悄找到了李胜虎,武震孟,张薄。
他们四人都是东海营出身的老伙计。
东海营原来八百营兵,队长二十人,走到营总的地位如今只有他们四个。
“将军说会调赵缑用回金州,希望我们有所准备。”
有所准备。
他们这等勋贵,出身的起点,就是绝大多数文官的终点。
现在已经是总兵了,再升下去就是节度使了,虽然节度使后面还可以升,爵位和虚衔多的是,可是此人太年轻了。
从镇江堡的驿道,官道,一万几千水路大军,望风而降的堡寨数以千计。
眼向来唯将军马首是瞻,他是个精明人,肯定不会犯傻。”
“我没有要对付他的意思,何有此言。”
“好了,你们回去后都心里有数,该防备的防备,该准备的准备,我去探探李齐和朱秀。”
听到李胜虎的答复,陈凯武心里落了地。
“我的确没有要对金州将军不利的想法,官员们遵从制度而已,难道威烈将军认为最近朝廷上弹劾之事不实吗。
眼以前虽然是金州的小将,但也常去赵参将府里喝酒,等将军来了金州,他才没有再去赵缑用那里。
听到陈凯武的问话,赵缑用一言不发的看向陈凯武,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
最后还是将军上疏,为他父亲上疏,朝廷才算成了牺牲。
“将军说过,金州诸事完毕,他会亲自来镇江。”
但凡有脑子的人,也知道将军才是靠谱的。
陈凯武摇了摇头,“将军说金州大战损失不少,需要参将回去协助善后。”
张薄老成的说道。
如果不是看在此人是皇上的老师,贾珍早就不愿意对他客气了。
很多事情不用明言,众人心里门清。
李胜虎,武震孟,张薄,眼,朱秀,李齐等人,先后来到陈凯武处,每个人都没有明言。
朱秀,李齐则诚心不想金州内部闹出矛盾。
镇江又不同,此处蛮族势力小,又有长白山脉为依仗,除了东面的朝鲜,其余方向都可以逃难而来。
陈凯武懒得理两人,交代了一番后,先去找了朱秀,再去找了李齐,最后找了眼。
“等水师到镇江,眼,李胜虎,李齐,朱秀你们四部一万二千人,水师三千人,水路并进收复各地。”
金州因为大陆一隅而有地利便,同样因为一隅容易被封锁,在收拢了数百里之地几十万辽民后,如今很少有辽民能迈过重重关卡逃入金州。
“威烈将军是质问我吗?”
武震孟觉得陈凯武太过婆婆妈妈了,直接去问,当面锣对锣,鼓对鼓。
听到张薄的话,武震孟瞪了他一样,张薄没有理他。
这一回,连北静郡王也不敢在维护唐清安了。
陈凯武说完,没人反对。
新的任命才送去金州,新的捷报又传回了京城。
“不敢。”
眼是不期望赵缑用违背军令的,这会让他很为难,虽然他前番表现的很坚定,但是赵缑用在复州做了多年的主将。
金州的调令,终于到了镇江堡。
“刘公意欲何为?”
陈凯武其实最担心的就是李胜虎,对他最没有底气。
刘一儒平静的看着贾珍。
贾珍皱起眉头。
“这算个啥,那汉朝的霍去病十七岁封侯,咱们的唐将军二十岁,封侯又有什么的。”
李胜虎变了,又还没变。
“还得去试探下李齐,朱秀,最重要的是眼,他的骑兵营不可小觑。”
“那就好。”
陈凯武收起了笑容,平静的等待赵缑用的回复。
陈凯武点点头。
且不提李胜虎,武震孟,张薄。
边说边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们就是杞人忧天,那李齐,朱秀是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难道还能有二心不成。
虽然还是一次大胜,京城的百姓们得知是金州将军,皆习以为常,反而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赵缑用突然笑道。
我问你,我是你第几个找的。”
众人闻言点点头。
刘一儒摇了摇头。
这些上疏弹劾唐清安的官员,多半是此人的门生故旧,根据他的打探,委实出自他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