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赵缑用的心思(1/2)
第128章 赵缑用的心思
终于杀死了一个人。
两世为人,唐清安终于手上沾染了血。
没有第二次机会了,万三等人疯狂的冲向蛮兵,赶来的金州兵蜂拥而至。
作为主将,是不应该行此危举的,万一他有个好歹,金州可能功亏一篑。
哪怕连刘承敏也是心有余悸,埋怨道,“大哥,你鲁莽了。”
唐清安拍了拍刘承敏的肩膀,并没有解释。
他想起来了。
想到了英雄的辽民。
因为那些叛逆,导致了这些本该和浙江兵,川兵一样受人尊重的辽民,在历史上没有笔墨。
鸣金了。
最后,蛮人们开始威逼奴隶们。
根据镇江赵缑用传来的信息,镇江每日投奔人口不下千人,且逐日上涨。
宁远之战。
老奴大军没有来打镇江堡,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也越发的活跃了起来。
雨点落在土地上,消融在土地中,新的雨点又重新落下,干涸的土地渐渐变成泥土。
他还记得当初自己骑着最心爱的骏马,骑在马上飞奔,甩开了追兵,不过仍然还有几名强悍的蛮族骑兵紧盯着他。
洗刷了这片天空,终于寂静下来。
因为金州一样如此。
他的目光长远,却仍然拘束于历史之内,不能超越历史的长河,无法看透未来。
他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蛮军大帐。
老奴忍不住睁开眼睛,他对金州的将军越来越好奇了。
“在海州,他有两万兵可以北上,联合北镇军和我一决雌雄,只需要拖延我三五日,我就败了。”
这种伤亡毫无意义。
暴雨断断续续下了整整一夜,早上看过去,满地的弹坑里都是浑浊的积水。
“哈哈。”
沿途坚壁清野,老奴劫掠不到粮草,蒙古各部同样也损失惨重。
撤退前,带走了几万尸体。
汉人罗伊巨被奴役在金波乙大家里,杀其妻子逃亡。
汉人汪仲武,被掳转卖李豆里家为奴,改名斜往;他以斧并击杀李豆里及其子胡赤,夤夜逃奔。
大周帝国虽然大,国内却千疮百孔。
他的记忆中,后金在北镇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后,缓了三年才开始宁远之战。
皇台吉坐在札凳,脸上露出了关心,他印象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父汗露出疲惫之态。
赵缑用带着亲卫们,从各处巡视而回,站在城墙上眺望四方,心中豪情万丈。
有蛮族的,也有蒙古的,还有汉军的。
几日后,老奴的大军静静的撤军了。
老奴这趟失败而归,至少两年内不会大动兵戈。
父汗竟然说此人乃奸邪之人,委实有些不敢相信。
“哗啦啦。”
哪怕事已至此,皇台吉还是忍不住把心底的想法说出来,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埋怨。
“林丹小儿不足惧,他那狭小的心胸,成不了气候。”
对于父皇的话,皇台吉转不过弯来。
汉人孙良卖与豆尚介家为奴,趁着主家不在,杀其主母逃亡。
“父汗,不应该撤军的。”
每一步的前进,都是用血肉铸成。
……
他有所明悟,战场上终归靠的是人,起码这个时代是这样的。
老奴没有错。
这三年里,就是老奴开始绝杀令的时候,大量的辽民被屠戮殆尽,收刮了三年才攒到了所需要的物资。
攻城输了不可怕,而如果对金州的恐惧的种子埋在了八旗兵的心里,才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一步步走到今天,金州将军的一些举动,他认为自己已经看穿了。
根据走私商人们带回来京城的信息,都说此人对大周忠心耿耿,传言犹如南宋之岳飞在世。
为什么要等待三年,因为粮饷。
后来他的同伴们俘虏了这名差点要了他的命的敌人,每个人都愤怒的要杀了他。
三年。
皇台吉不可置信,听到父汗的分析,完全超乎了他的预料。
我一直纳闷,我原来以为这金州的将军只会打顺仗,这回在金州,我才确认了一件事。”
他的爱马终于因为伤势摔倒了,危机之中他跃马落地,以一对三骑。
细雨变成了暴雨。
镇江堡各地,如今投奔而来的辽民,合计超过了十万,这才多久的功夫。
努尔哈赤把事情交给了八固山额真,固山额真又派给了所属牛录额真,牛录额真再派给了旗兵。
年龄大了。
当他看见八旗勇士畏惧金州城墙而驻足,需要靠将领们鞭打催促才能前进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场仗输了。
赵缑用终于知道将军为何跨海千里之远,也要冒险来收服镇江,明知道老奴亲率大军攻打金州,仍然不愿放弃镇江堡。
新募的辽民们,就是在袁崇焕亲自的带领下,用性命把城墙的缺口堵住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