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京城弹劾(2/2)

贾敬摇了摇头。

“撤不撤回原不是我们这些妇人能评论的,只不过万一蛮族来进攻咱们金州。

这一回。

这等形势变化的太快,陈德言本不是官员,越发的看不懂了,他知道贾府的人里,精明的人没有,于是去了城外玄真观。

陈德言原来不懂,但是在京城一年来,已经知道了大哥说的大周的劫难在何处。

一番奏疏震惊满堂。

陈德言皱眉。

穿越前,随着科技的提升,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宗族变为家庭为单位,甚至个体的存在。

进了山门,小沙弥就告知,山主早已料到他会来,请直接进去吧。

好一个明面毕恭毕敬,见谁都笑逐颜开的薛家学徒,实则处之泰然,一身傲气的英才。

此举颇为冒失,不但不能算功,乃奇祸也。”

“大哥难道哪里引起太上皇的不满了?”

观里,寂静了下来。

至于怎么安抚那些人,你要仔细斟酌一番,不要引起恐慌。”

只不过比起他的大哥,被他的大哥的光芒彻底掩盖。

一双尖锐的眼睛,射出了一道精光。

如果唐清安在这里,会知道此人如红楼里所隐晦的那般无二,能放弃无数人的狠厉之人。

贾敬盯着陈德言,陈德言熟视无睹。

陈德言也笑了。

偷偷观望贾敬,此人预料到了吗。

熬过去了则是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熬不过去则万事皆休。

贾敬点点头。

隔三差五的来总兵府,见到夫人后,言语中隐晦的提示,是否应该把这些地方的士兵都撤回金州。

在可卿怀孕以前,唐清安是不愿意她太过插手政事的,而现在的话,他又不愿指责秦可卿。

因为换成是他自己也做不到。

夫人干政就干政好了,又有什么的。

按照大哥的规划,未来十年都还要获得朝廷支持,或者说不引起朝廷的敌视。

贾敬突然笑了起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你大哥好本事,你也不赖,我见过的年轻人中,如你这般的屈指可数。”

“的确是祸事。”

如此这般,在弹劾唐清安的事情里,贾府一方仿佛失声一般的沉默了。

汉人的骨子里,是对后代有执念的,自己也不能免俗。

不赏不罚。

陈德言闻言一惊,不知所措的看向贾敬。

这一回,如果蛮族来攻金州,将会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

金州北方各城和兵堡,合计八千余兵,谁不会恐慌?唐清安要忙的事情非常多。

陈德言又奇又不奇。

他虽然信心十足,有些人却十分的慌张。

“我信。”

贾敬看着眼前的金州在京城的奔走,虽然年轻,做事却不差,委实是个人才。

这一回,有了不同的声音,竟然有人指责金州将军,其中一名御史上言。

这些地方守兵多的也才千余人,如何抵御的住呢,不如趁早撤回金州,全力拱卫金州城才是。”

进去后见到了贾敬,恭敬的行了礼,才告知了来意。

果不其然。

“这些事我不懂,你们问我也是白问,不过将军素来爱护下属,肯定有他的考量,你们因而不要太过忧心。”

陈德言也变成了原先不耻下问的后辈。

秦可卿越发的感到幸福,夫君对她越来越好了,只是脸上有些担忧,蛮族的凶名,她有些恐惧。

“你的大哥,到底是个什么人?”

且不提这些,只论其如今的根基,也已经值得他的重视。

至于十年后,大哥说大周自有他的劫难,以后只会求他。

汉族对后代的重视程度,是其他民族不能比的。

众妇人你一言我一样,京城里也一样。

“蛮族是不是要攻打金州了?好些人都偷摸的向我打听,我心里没底,也无法安慰她们。”

贾敬指了指一旁的舆图。

“蛮族如果来打金州,镇江则无碍,如果不来打金州,镇江就有危险,这件事你自己心中有数就行。

上面还有笔墨,把金州和镇江堡一带上千里的沿海平原画了一个圈。

“太上皇虽然昏庸,但是主政这些年,对于弄权却是极为老道的,唐清安才多大?这般赏下去,以后赏无可赏怎么办?”

写了一个数字。

百万。

“父皇打压金州将军,你们暗中出手拉拢他。”

谁知忠顺王,史鼎都摇了摇头,不同意皇上的要求。

“为何?不是你们原先提议拉拢他的吗?”

皇上大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