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老奴的雏鹰(1/2)
第120章 老奴的雏鹰
“主上,我在宫墙都能看到汉江上的大周战船,无边无际令人惶恐啊。”
内侍走了进来,小声的说道。
李珲一言不发。
只有紧握的手指,能看出他的紧张。
金州的将军,难道敢对他无礼吗。
等自己见到他,该大声斥责他,还是先笑脸相迎稳住他,然后遣使者去上国告状?
悻然,视线扫到宫殿内的卫士全副武装,才有了一丝安全感。
朝鲜也是有可战之军的。
“主上,那金州的将军竟然调船走了,十分的无礼。”
而蛮族一样,当战争受挫后,后患立马就显露出来了。
蒙古以前之所以能维持偌大的疆域,是因为他以战养战,源源不断获得战利品。
“可以告知我是谁吗?”
辽左势力复杂,谁都在头疼,沈阳的老奴也在头疼。
“哈哈哈。”
两人看着最后一艘金州战舰驶离汉城外的汉江,这才告别分离,金瑬有他的事情要急着做。
其实什么都没有出,却捞到了巨量的实惠。
金州将军这次的行为,不但表达了对国主的不满,也打击了国主的威严,也是变相的对他们的承诺。
唐清安刚回金州,就收到北镇送来的消息,侦得辽阳各处动静颇大,请求金州援助。
老奴欣慰的露出笑容。
谢友成笑了笑,也不再追问。
这话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如果有朝鲜帮助协守镇江,恐怕以后攻打时,会增添自身更多的伤亡。
只要能答应将军的那些条件,不管是李倧还是李德仁都无所谓,想到这里,谢友成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些如今还残存的人都是有能力的,在战场上获得了验证,将军希望这些人能被他所用,以此对朝鲜局势掌握的更加深厚。
那金州将军才来金州多久?一年多的功夫就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在给他一年的时间,谁晓得他的势力会发展到哪一步?
汉人太会种田了,而自己这一方,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展竟然远比金州落后。
谢友成问道。
之所以要在朝鲜闹出这般大的动静,不是为了让朝鲜开海禁,而是让朝鲜上下知道。
“唉。”
阿敏也一脸的懊悔。
“走了也好。”
只要上国开始发力,在辽东的实力会比往日更强。
半天吐出一个词,仿佛卸下了千斤的负担,肩膀都矮了一截,再也维持不住刚才端坐的姿态。
“这金州的将军,到底成为了大患,我前几日听那些个商人们说,金州的将军在来辽东之前,就宣扬什么以海治蛮。
原来的时空里,后金打下了北镇,同时也把原来在沈辽获得的物资消耗一空。
现在看来却是自己大错特错,如今悔之晚矣。
如今已经是九月。
其中李倧最有可能,因为此人的优势极大,不但深受朝鲜先王的喜爱,还亲赐小名天胤,已经是变相的指定继承人了。
老奴一锤定音。
唐清安率领船队离开了朝鲜。
再加上身份又是嫡长子一系,立此人为君,乃朝鲜人心所向,阻力最小。
皇台吉愤怒了。
这位因为作战勇猛,赐号古英巴图鲁的蛮族贝勒,再也维持不住表情,露出了狰狞。
其实唐清安形势还算好的,史鼐才是焦头烂额,弹劾他的奏疏不知凡几,为了应对这些弹劾的奏疏,他隔三差五就要上疏自辩。
将军真是天纵英才。
老奴叹了一声。
这一回,他对将军见缝插针,高深的眼光佩服的五体投地。
“父汗,咱们是去打镇江还是金州?”
今年以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趁着自己还打得动,要替自己的雏鸟把巢穴稳固一番。
这一回谢友成也没有再装了。
最主要的是将军才二十岁,真不知道将军未来的终点是在何方啊,太令人期待了。
即是对金瑬等人的承诺,也是对他们的敲打。
将军的威严,这次的效果非常的好。
老奴今年开春以来,身上的疼痛越发的厉害,虽然他还是一如既往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平静,可是晚上睡觉时却彻夜难眠。
谢友成能成为金州的耳目,和冯胜之不同,且和顾应时又有不同,他是完全把将军当做了自己的恩主。
“此人乃是鼠辈,只敢偷袭,从来不敢和我们正面交战,父汗不必忧虑此人,他能躲避一时,还能躲避一世不成。
历史上也是如此,在宁远兵败后,老奴马不停蹄开始征伐右翼蒙古,然后抓紧和蒙古盟友巩固联系,这才给了皇台吉后来扩建蒙古八旗的基础。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从来没有这般的憋屈过。
当初他和皇台吉带领大军去支援金州,后来发现金州已经被此人所夺,本想着金州乃绝地,才选择了用复州来困死他。
“我现在极为后悔,当初顾虑伤亡,没有趁他立足未稳去打败他,才有了今日的后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