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子弟(1/2)
第115章 子弟
贾政终于晓得了秦家人离开贾府私学的原因了,可笑自己原来还怀疑陈德言。
贾府的脸面,已经丢到外面,被人踩在了地上。
“把他的嘴堵起来。”
只一句话,宝玉就面如土色,众下人小厮都知道事情不好了,但是老爷那面色吓人,没人敢违拗。
“打,狠狠的打,往死里打。”
众人将宝玉按在凳子上,举起大板子在贾政的呵斥声中,用力的打下来,皆不敢留手。
如此这般,贾政仍然不满,竟然一脚踢开打人的下人,和往常君子风度完全变了个人。
那人被一脚踢开,一声不吭,老爷今日的样子,委实吓人。
贾政亲自抄起板子打,咬着牙打,用着命再打。
众门客见状,这要打死人的节奏,皆不敢继续观望,纷纷上去劝慰,有人还要夺下贾政手里的大板子。
金州城里。
因此大动干戈,从金陵请来了先生,何等的尊重先不提。
贾政哭着跪下,把原委解释了一番。
陈德言仔细辩了贾政的神色,是夹枪带棒还是真心话。
像贾雨村原来从知县被罢官,虽然如此,有进士的功名在身,衣食并无太大的忧愁,不然也没有底气去有游山历水。
而正字一道,又是大道。
加上后金的推波助澜,朝廷最后甚至不信任东江镇,派了官员去皮岛清查军士,当然查出来不对。
“银子足够使用,可是金州却买不到粮食,我有将军发的户贴,能购粮但有限额,还请夫人帮助一二。”
如今她有了孩子,女子为母则刚,原来与世无争的性子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将军重儒生不重礼,因此秦可卿也没有隔着帘子,而是当着众家眷的面。
正哭诉的时候,李纨,王熙凤,并迎春等年轻腿快先赶了过来,李纨听到王夫人的话里提到了亡夫,忍不住放声的哭了出来。
他带着妹妹,在长行岛求人上船到金州,一路乞讨到旅顺,城市里富裕,才能靠着乞讨养活人。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就盼着金州军能大放光彩,缓解辽西的压力,辽西前番损兵失地,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见王夫人护着宝玉,板子落不下去,贾政索性丢开,去取来绳索,要来套到宝玉的脖子上。
王夫人径直走到宝玉处,摸了摸他的脸,感受到气息,心里才恢复了清明。
王丰肃检查完,笑着宽慰了夫人,说胎儿极好。
“那姓葛的小子出来了。”
“老太太来了。”外面有丫鬟说道,一句未了,窗外就传来颤巍巍的声音。
我就问你一句,当初你父亲是这般教你的?”
陈德言听闻后,亲自登门道歉。
清官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封建制度。
贾政听到声音不对,连忙跑了出来,见到贾母的气色,吓得连忙上去搀扶。
种种这般,导致东江镇最后力有未逮,给了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底气。
这等人教书,不过是人生中短暂的旅途,而真正去教书的,又多是科举无望之人。
话音一落,众人就欢笑起来。
“这是夫人的福报,当应在公子的身上。”
贾母委实走的急了,气息不匀。
听完后,陈德言才松了口气。
宝玉算是逃过了一命。
金州军北上,朝堂上人人关注。
因为正字一道,实属难行。
秦可卿肚子大了起来,不敢在出门了。
后来在扬州遇到林如海,受他相邀在府里教书,也不过是落个脚罢了。
红楼里,唯有贾政能从皇权的碾压中独善其身,护住了家人,靠的也是这个正字。
“周吉,老和尚说的事你听到了?”
因此上报朝廷东江镇有十几万兵,向朝廷索要兵饷,实则用来养民。
在他看来能力不足,和书呆子无异。
王丰肃出面主持,金州妇人们慷慨解囊,新修的大院子里,一名少年才出来,闻言皱起眉头。
唐清安决定北上,一则收容辽左北部的坚韧之民,二则就是应对这些质疑。
这等话说下来,众门客也不敢再劝,知道贾政已经迷了心窍,正左右为难的时候。
历史上毛文龙前期兵力不厚,几十万辽民的生存就是老大难题,朝廷又不管,如何能募军。
贾政也关心的问起,金州方面可有信息传来。
连自己读书都没读明白,又能把别人的子弟教出来什么模样。
贾母又气又急。
贾政露出担忧。
王夫人一把抱住,终于哭了出来。
秦氏点点头。
而这一行为,也缓解了朝廷对金州的担忧,到底金州有了几十万民,且孤悬海外不受朝廷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