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西洋教士(1/2)

第109章 西洋教士

玉米和番薯不同。

在早先的资料中,美洲的农作物都被学者们公认,属于哥布伦发现后传入说。

也就是说很多美洲的农作物,都是通过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传入中国的。

例如番薯就是被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到吕宋,后来被番薯之父陈振龙,冒死于万历二十一年偷带回福建。

中国因为大明的战神皇帝,导致陷入了几十年的战乱,大周取明而代之,早已物是人非。

虽然环境气候没变,国家制度小小变动,而人却都变了。

没有陈振龙,就没有人从吕宋带回番薯,这一点唐清安并没有太过意外。

西班牙人在吕宋种植了几十年的番薯,直到出现陈振龙,才带回大明。

没有陈振龙,历史不会有王振龙,李振龙去带回番薯。

玉米和其他美洲农作物不同的是,经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此物是在哥布伦发现新大陆之前,就已经传入了中国。

那商人当然不是空船而来,不但要去找红毛官员查验物资单报税,还要找人卸货,找合作的商家把东西售出去。

哪怕产量低,唐清安也准备推广玉米。

贾琏又从其余红毛经过此人身边时,都会做出一种好像是行礼的举动,可见这老者身份不低。

贾琏通过粤海将军的关系,牵桥搭线找到了一名懂红夷话的商人,坐着他的船。

听完将军的想法,李成贤这才露出笑容。

对这些农事,他虽然不懂,但是却有资料可以借鉴。

李成贤来到总兵府,见到了将军的叔叔,几人寒暄一番,才见到将军说的奇物。

“是不是叫做王丰肃,此人在红毛人里面,相当于咱们的儒生,地位十分之高,对我们周人也都很好。”

清朝末年东北的大豆和蜀黍落为二线,主要种植玉米,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冷子兴在一旁,兴致勃勃的介绍此物如何育种,如何播种,如何收获云云。

也不对,登莱的码头听说又扩建了,还有漕河。

在元代至明中叶以前,西番是指云南与西藏缅甸交接的地区。

既然如此,李成贤心里的负担放下,对此物有了期待之感,从总兵府离开,去找来一些老农,专门划了田地,用来试种此物。

没想到那老者竟然笑着点点头,不但没有生气,还关心的问贾琏从哪里来,来澳门做生意吗,需不需要什么帮助?

十分的热情。

离开了铺子,信步走了小半天,这个码头竟然是这般的大,大周从来没有看过。

一个奇怪的声音在贾琏耳边响起,回头望去,看到一个祥和的五十余岁的红毛老者。

贾琏先是怔了怔,随后笑着说自己去逛逛。

“你说的对。”

下地就要开始忙,没有太多的精力招待贾琏,因此先让他自便,等过两日他找机会和红夷沟通一番,有了眉目再去谈贾琏的正事。

“你会说大周话?”

“贾兄,你是跟我先回去,还是到这里先逛逛?”商人到了自家的铺子,气质就变了。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竟然偷偷在澳门落了脚,两边打了一场,没有胜负。

还有许多果然如传说中一样的红毛人,身材高大,毛孔粗狂,嘴里说些叽里咕噜的怪话。

先从培育开始,一步步找到合适的种植方式,而不是没看到成果就要强制推广,这才是老成之见。

而且广东的粤海将军为人本分,也是重视传统的人,禁海之策历经两朝,在他看来乃是国策。

大周无力再出海对抗他们的坚船利炮,索性当做没看见,当做借给他们居住。

“贾兄,这里可是与内地不同吧?”

不像之前在内地那般唯唯诺诺,一股凶悍之气飙升。

不过这才一袋子玉米,培育育种都不够,想要大规模扩产,不是两三年之功可成。

“是的,我叫王丰肃,是一名教士,你很陌生,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吗?”

“这些红毛人治理的港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这里只讲生意,不讲人情。

这些房子又是铺子又是仓库。

贾琏大着胆子说完就后悔了,自己如今到底在别人手里,万一惹恼了对方,把自己关起来,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贾琏随着那商人下了船,不时的打量码头上的红毛人,那些红毛人也不以为怪,知道此人肯定是新来的周人。

所以玉米是一定能在国内找到的,只不过从金陵到福安,再从福建去云南,一路万里之遥,以如今的交通条件,属实遭了大罪。

李成贤点点头,看向了将军。

缺少了这个关键的中转环节,贸易量就做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