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十日(2/2)
“说不定那金州将军舍不得这些物资,没有下令焚烧,只要咱们夺下海州动作快,最后又会回到咱们手里。”
他向来只会算少不会算多。
众人最后说道。
当你弱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碾压过来,一口吃掉你。当你强的时候,他则会在你的身边伺机骚扰,不停的增添你的伤痕。
当初在萨尔浒消失的辽东铁骑,好像复活了。
“嘀……嘀”
枪骑兵大半装备三眼铳,除了腰刀之外,还需要带剪子,药袋,藥管三十箇,藥线五百根,硫磺两片,铅子袋一箇……
这些军中基线的头领,身后紧随他的爪牙,形成一个团体,犹如狼群。
“唉。”
海州是大军粮饷所在,整个大营如今有十五万人,战马驽马骡驴牲口十余万头。
因为他不光会打仗,头脑也更清醒,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天资过人。
老奴终于维持不住笑意,闭上眼睛沉思,脑海里构建如今的形势,盘算成败。
老奴抬起头笑道。
就算如此,整个复州有豆料粮食计百余万石。
赵缑用哭笑不得,对他的率性十分无语。
众将得知一脸的震惊。
手臂上用绸布,,皮革制成的臂缚,勒的胳膊显得线条凸出,孔武有力。
海州的消息传到了老奴处。
皇台吉突然打断了众人的纷争,出声支持大汗。
历史上官渡之战。
“不必小气,这也是他的本事,我原本接到草原盟友的求援,到底不能无视,这回却下了决心,出大漠和那小王子来一场雌雄。”
军中口粮已不足十日。
当然有不喜腰刀的,有的人善使用长刀,有的人喜欢搠杖,有的人力气大,喜欢威力大的狼牙棒。
老奴重新恢复笑容,把帐中各将的神色收入眼底,知道需要他出面维持军心的时候了。
老奴轻声说道。
各处的兵刚抽调去了北镇大汗处,如今他们反而成了受气包,被周兵驱赶。
“好一个金州将军,我到底小瞧他了。”
渡口皆被毁,渡船都被周兵所得。
不然十五万大军就算顺利的夺下了海州,吃什么喝什么。
这些各处的援兵,或散或退,再也不敢停留在这里。
至于宰杀牲口,不到最后一步老奴不会做下这个决定。
他们来的第一天,眼睁睁的看到海州城破。
牲口和军士,结合起来才是战力的保证。
内心的郁闷实在是无以言表。
战线千里支援,所以乌巢为他的中转站,积压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草料。
只每日的粮草豆料等物资,就需要耗费高达七千石。
就像百鸟朝凤一般,骑兵突然散开,各部互相用笛音交流着,或交错,或呈圆。
两千人的骑兵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从城门列队而出。
唐清安被困在了复州城。
不能给他们合兵的机会,趁着群龙无首的时机,在这个节骨点上,骑兵营出动了。
老奴仿佛随意的看了眼皇台吉。
两千名金州骑兵,哨官,队长背上都插着一根旗杆,上面迎风飘着各家的旗帜。
海州城可以不要了,反正就在那里跑不了,而现在如何获得物资和军心才是关键。
不是他们小瞧那金州将军的威名,就算对方是他们的三倍,仍有十分的信心打败他。
原来海州供应前线,每三日一趟,本来已经耽误了三日,所以十天。
可是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点上。
他难道舍得海州的粮资吗。
在萨尔浒之战前,一万对十余万,他不是赌,他是根据形势而做出的应对。
帐内的寂静了下来。
每名骑手戴着头盔,穿着骑铠,用鞓带在腰间束紧,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或垂,或叉腰,或抚马,或摸器……
派了人去查,还没等他查清楚,又闻海州被围。
海州卫的物资他很心疼,痛的心在滴血。
对这些传闻,他笑而不语。
这也是促使老奴出关的重要因素。
皇台吉鼎力支持,加上老奴的威望,留下大贝勒绕路辽河,联合辽沈之兵去夺回海州。
这两千名骑兵就像一把扫帚,扫清了这块土地,最硬的骨头,也顶不过三轮的洗刷。
“对,再携大胜之威夺回海州。”
“好。”
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等到你伤痕累累,露出疲惫之态,则给出致命一击。
海州要供应十五万大军,五万多民夫,十余万牲畜。
唐清安不知道老奴猜到了他的心思,不过老奴有一点猜错了。
派了骑兵去上下游寻找可渡之地,皆无功而返。
他从来不赌。
他向来不赌。
各贝勒你一言我一样,皆不愿放弃眼前的胜利。
海州接手沈阳的物资,供应前线。
“尊大汗旨意。”
战争没有如果。
所以唐清安要搬空海州。
“十日。”
唐清安望向众将。
(本章完)